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打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一、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的素材有人曾提出:10岁儿童所经历的生活足可应付小学时代所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师存宝 《现代语文》2007,(4):119-119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将来要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  相似文献   

6.
李宁 《广西教育》2007,(7A):68-68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当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我们老师也感到头痛。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四要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我多年对习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习作或者应付了事等。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要想突破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困难,需要创新作文教学形式,有效搭建平台,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
要求学生把学习语文当作人生的乐趣,确实不是那么现实,因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作文。一提到作文,学生们就头痛,往往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兴趣无从谈起。叶圣陶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一、作文教学也需要爱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感情、需要爱。…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考前让学生背诵范文,考试时将背好的范文改头换尾,以期能达到考试要求。试想这样,学生怎能学会习作,更别说提高习作水平了?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习作,教师应从习作兴趣入手,只有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地去写作,进而爱上习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却视作文如"洪水猛兽"。作为教师,经常和学生的作文打交道,感性的材料接触多了,也就对学生作文水平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文存在的典型案例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讨厌作文!——这不是玩笑。 如果不要考试,你愿意写作文吗?有人曾用这个问题去调查学生,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说不愿意。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都把作文当成了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这是令人感到揪心的。其实,作文是人们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最本真最自然的生活需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讨厌作文呢?  相似文献   

13.
吴欣 《海南教育》2009,(3):76-76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刘艳 《成才之路》2010,(9):44-4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叶圣陶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作文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要是没有作文就好了。”这是学生的心声,也是教师的抱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就害怕,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习作的兴趣无从谈起。而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更是不遗余力、详尽讲解,但学生仍感茫然,只得按教师指导的思路,亦步亦趋逐段写或胡编乱造一番。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作文教学。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生活味,生活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到习作中去了,想写、会写、乐写,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投身大自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下面,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谈小学生获奖作文石文全作文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叶圣陶先生说:“学生所以要学作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为了装得像个文人,而是生活中工作中确实有此需要。文理不通,乱话连篇,简直不能在当今时代做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为什么习作?其实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与人分享”。2022年版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指出,“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第三学段习作目标再次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样的目标定位,明确了习作的“分享”属性。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