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是声音和时间的一种艺术,学习音律,首先应对表现音乐艺术的音有个了解。音是由于发音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乐音、噪音、音的性质、音的振动状态有规则的基音、泛音及由基音和泛音合成的复合音。远在我国公元六世纪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中就记有七弦十三徽的泛音奏法。复合音在物理学上称为分音列,我国南宋琴学家徐理于公元1268年著的《琴统·十则》中就有分音列的记载。律也是音,但音不都是律,只有乐音才有律,律专指乐音的音高标准及乐音有关的  相似文献   

2.
钢琴“音律复合”概说汪子良,李强一、钢琴音律复合的音乐物理学考查人们通常认为,我们听到的钢琴音响是十二平均律的音高关系,这当然没有错。但从音乐物理学视角审视,并将钢琴的基音与倍音看作一个整体音响系统,就会发现以十二平均律为基体的钢琴音响,不但有纯律之...  相似文献   

3.
音乐中所使用的音都是“复合音”,它由振动体全振动所产生的“基音”以及局部振动所产生的“泛音”复合而成。在复合音中,基音只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语言是人类以声音为媒介传达思想和表达感情的行为方式。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单音,然而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决定某个单音的音高涉及到其物理因素、听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它并不是一个定值。根据音的律制以及对音阶中单音唱法的分析后发现,每个音受其前后音的影响有着与标准音高不同的各自的音准,因此同一个音在不同的作品中会发出不同的音高,其表现出最符合人耳审美要求的才是良好的音准。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是“音乐听觉”和“绝对听觉”?答:我们一般把听觉分为物理听觉和音乐听觉。所谓物理听觉,指对声音的“音高”、“音量”、“时值”、“音色”的听辨能力;所谓音乐听觉,俗称“乐感”。是指对音乐作品中各音存在意义的认识,音与音之音微妙关系的感觉,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记忆力、模仿能力等。“绝对听觉”(亦作“绝对音高”)是指在没有任何依据(如音叉、乐器等比较音高)的情况下,凭主观听觉即可确定各音的准确高度。具有  相似文献   

6.
频率与音调——物理与音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培煦 《邯郸师专学报》2000,10(3):22-23,26
从物理与音乐两方面说明了频率与音调及音高的关系,并给出了定量数据。它能使物理专业人员对频率在音乐中的作用增进了解,使音乐工作者对音高的物理意义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往往离不开超音段手段来表达。超音段手段是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等物理属性的表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音高手段,也是最为复杂的。声带振动的基本频率是改变音高的物质表现形式。音高表现在语言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8.
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科尔文手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文手势用七种不同音乐手势语言表现不同的音高位置,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音的高低关系立体地形象地呈现出来。它使完全抽象的音高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各音级之间的位置高低关系,使师生交流音高、音准更加的便捷而有效。本文从科尔文音乐手势的特色和如何实施科尔文手势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和论述,借此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是音乐高考必考科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视唱能力. 一、手势变化,音高概念记心中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手势唱名法教学,将C大调作为练习的基础,七个不同的手势分别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认识了解并熟悉手势,根据老师给出的手势变化唱出准确的唱名和音高,同时,在钢琴上弹出相应的音进行比听.刚开始的速度要慢,要求同学们在脑海里要有自己的音高概念,再把它唱出来,通过和钢琴弹奏出来的音高比较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要再进行模唱,一定要唱准为止,熟悉之后要求要快要准.唱好4和7这两个音很重要,要多练这两个音.  相似文献   

10.
漫谈音色     
如果有人在演奏音乐,我们单凭听觉就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乐器;如果有熟人在唱歌,我们也能辨别出究竟是谁的嗓音。这种区分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就是音色。音色和高低、强弱、长短一起,共同构成乐音的四种性质。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强弱由振幅决定,长短由振动时值决定,而音色则由泛音决定。乐音通常都是“复合音”,它是由“基音”和众多的“泛音”(又称“分音”、“倍音”)共同组  相似文献   

11.
识谱教学是音乐的基础课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技能训练:即听音和视唱。听音训练主要在于音高与节奏的辨别和模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音高的概念是最重要的。音高的准确性与先天的听觉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于后天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的音准训练后,才能使学习者确立准确的音高、长短和强弱等概念,达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目的。音准问题不是一、二天就能解决的,“五音不全”有其一定的顽固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音乐情感鉴赏分类精度,提出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音乐情感鉴赏分类方法。在分析音乐情感特征参数类别的基础上,采用相位残差算法提取音乐中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基音频率、共振峰和频带能量分布4种音乐情感多模态特征后,输入注意力网络模块,由此获取多模态特征中的隐藏信息;由多模态融合模块融合多模态特征,形成全局综合特征;利用分类器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拼接并输出分类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能量的分布范围在0 Hz~8225 Hz之间;基音频率特征结果变化范围在80.45 Hz~505.9 Hz之间,每种类别分类的正确概率均在0.988以上。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完成音乐情感多模态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     
黑洞宇宙中超低音“歌手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黑洞也会“唱歌。不过,黑洞发出的天籁之音凡人的耳朵根本无法欣赏。它过于低沉,频率只有人耳所能听到的最低声音的上千万亿分之一,是人类迄今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低沉的声音。如果用音乐术语来表述,这个黑洞发出的是降B音,它与钢琴上比键盘中央C音略高的最近一个降B音键的声音音名相同,但音高却低了57个八度,或者说频率只及钢琴发出的降B音的约300万亿分之一。·Scene·这一超大质量黑洞发出的声波,位于距地球约2.5亿光年的英仙座星系团中央,是由英国剑桥天文学研究所费边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利用“…  相似文献   

14.
威伯恩是十二音序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其晚期创作中表现出向整体序列音乐发展的倾向,将最初的音高序列逐渐扩展至其他音乐要素,并最终促使整体序列音乐正式形成。文章选取其晚期四部器乐作品《九件乐器的协奏曲》、《钢琴变奏曲》、《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变奏曲》为例,研究威伯恩采用怎样的创作技法,实现从音高序列向全面组织化的发展,并探讨威伯恩与整体序列音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6.
庞媛 《广西教育》2011,(28):63-63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小学生直接模仿唱歌词的能力相当强,但唱曲谱相对较难。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因为他们在课上、课下模仿唱流行歌曲时,连相当难的音程都唱得非常准,说明他们的音高感相当好。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识谱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在高师音乐练耳教学中,训练不具备绝对高音感的学生听辨音程与和弦时,如何以标准音为参照音,结合调性判断出所听辨的音程与和弦的首调唱名,从而推算出该音与和弦的固定音高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8.
柯尔文手势,是由七种不同的手势组成的一套唱名教学的手势.它具有动感、形感和空间感,且直观、形象有趣,深受儿童的喜欢.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最佳黄金期是一年级上学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会看谱唱歌,而柯尔文手势正好扬长避短,利用它的直观形象和趣味性,帮助儿童建立起唱名概念,以及获得良好的音高感,音质感,并且还能从手势变化中学会识谱.(以下简称为“手势”).1.用手势帮助唱名概念的形成和音高位置的建立七个唱名是音乐的符号,由它们组成优美动听的音乐语言.人音社版教材虽然不要求一年级就认识唱名,但是学音乐需要严格的音准.所以,学习音乐在往从唱准七个唱名入手,在内心听觉上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感(包含发音的口形、位置以及音高位置).每次上课,可结合听音练习,把七个唱名的手势不断地操作演示.打手势时结合键盘音听记,让儿童内心留下准确的音高感,让儿童看着手势唱唱名,让儿童  相似文献   

19.
《汉堡协奏曲》它是著名匈牙利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曲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自然音圆号利用在四支助奏圆号中和度奏圆号中。由于在自然音圆号演奏的基本上都是泛音列,它与运用平均律为主的乐队之间还存在着音高方面的矛盾。而利盖蒂在曲中将该矛盾的冲突、交织以及共存作为在音乐乐曲中最基础的结构逻辑基础,并合理运用材料、织体以及音高等手法或整合统一矛盾或突出分离矛盾,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高师音乐练耳教学中,训练不具备绝对高音感的学生听辨音程与和弦时,如何以标准音为参照音,结合调性判断出所听辨的音程与和弦的首调唱名,从而推算出该音与和弦的固定音高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