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文学对自然的感受方法与思维模式,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进自然之中,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相互依存,可以亲和地共生于同一大宇宙中.人岂止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而且需要顺从自然,与自然对话、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建构始终沉沦于"主-奴关系"结构之中。因为从过去到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始终围绕着两种基本观点旋转:一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是主张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无论是将人归属于自然,还是将自然归属于人,都属于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的建构。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就会将人消解于自然之中,造成自然对人的支配;认为自然是人的一部分,就会将自然消解于人之中,导致人对自然的奴役。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上看,自然既不是人的一部分,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当人与自然世界在本质上融为一体后,关爱自然亦即关爱自己,关爱自己亦即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就成为人不得不承担的道义。  相似文献   

3.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园林空间设计是主要以自然为特征的环境空间设计。构图空间对象来自自然,但不是对自然的一般仿造,而是因借自然、效法自然、高于自然。既有自然的生动性,又有艺术意境,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相似文献   

4.
1999-2008年G20国家自然资本利用的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恺 《资源科学》2014,36(4):793-800
各国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分异评价是近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1999-2008年20国集团(G20)自然资本利用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20国家的自然资本利用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流量自然资本占用西高东低、存量自然资本消耗北高南低的格局。根据1999-2008年自然资本利用的变化趋势,可将G20国家分为4类:流量和存量自然资本利用增强型(FI-SI型,2国)、流量和存量自然资本利用减弱型(FD-SD型,2国)、流量自然资本利用增强而存量自然资本利用减弱型(FI-SD型,4国)、流量自然资本利用减弱而存量自然资本利用增强型(FD-SI型,11国)。总体上,流量自然资本占用减弱、存量自然资本消耗增强已成为各国自然资本利用的主要变化趋势,可持续性趋于劣化,代内和代际不公平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5.
英国湖泊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对自然都有一种特别的敏感。自然,特别是田园风光,是他们大部分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自然不仅仅是诗歌的语言,更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然而,这两位诗人面对自然却有迥然不同的观点,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相异的时代背景、迥异的生活经历。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是美丽的、温和亲善的,他对自然的热爱充满着神圣的深切的激情。在自然中,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找到归宿。相反地,弗罗斯特强调自然黑暗的一面,他认为自然处处充满危机和黑暗,面对自然人类感到畏惧、孤立无援、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生存系统中有一种生存因素起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生存方式。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生存。自然生存形成了自然主义价值观。自然生存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技术是人类超越自然、超越自身的手段,于是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相似文献   

7.
吴林 《科教文汇》2010,(2):46-47
英国湖泊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对自然都有一种特别的敏感。自然,特别是田园风光,是他们大部分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自然不仅仅是诗歌的语言,更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然而,这两位诗人面对自然却有迥然不同的观点,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相异的时代背景、迥异的生活经历。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是美丽的、温和亲善的,他对自然的热爱充满着神圣的深切的激情。在自然中,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找到归宿。相反地,弗罗斯特强调自然黑暗的一面,他认为自然处处充满危机和黑暗,面对自然人类感到畏惧、孤立无援、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村落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积极地融入自然,有节制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徽州古村落在选择村址、规划布局、民居结构等方面,把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采集和描绘地球及其表面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变化状况信息的科学,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动地改造自然服务。  相似文献   

10.
由“自然价值”的讨论形成的自然价值论是人类对于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深度反思的一个成果。它是一种超越于传统工具理性而对自然的重新认识,并从本体上对自然进行价值的重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然价值论内蕴了一种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只有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下,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才能突破那种独断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观念,从而建构起自然的本真价值。也正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价值论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邓南海 《科技广场》2007,(6):246-249
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自然目的论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人工自然的涵义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人工自然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结果、人工自然为技术的孕育和发展提供土壤、技术是人工自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与人工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介绍和研究自然指数的方法和指标,分析自然指数的特点,统计全球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指数的历年数据;通过自然指数指标的创新性结合,进一步分析机构的合作情况;以北京大学为对象展开详细的研究,统计分析自然指数通讯作者文章的院系和作者分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和自然关系可划分为"城乡混沌"的"田园自然"、"城乡分离"的"工具自然"和"城乡统一"的"和谐自然"三阶段。前资本主义时期城市和自然矛盾尚未明显表露出来,处于田园牧歌式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和自然矛盾激化,关系断裂;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对社会进行改造,最终将实现城市和自然关系在矛盾中的统一。以史为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时,我们必须坚持协调城市和自然关系,走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培根说过:"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自然角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孩子"亲近自然,乐意探究"的地方。我园各班级在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发现的问题,谈谈创设自然角的小妙招。使用小妙招,巧设自然角。不断探索和尝试,让自然角成为孩子"亲近自然,乐于探究"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6.
"向自然学习、跟自然借鉴,从自然中获得灵感来发展我们的思想和想法。"如果说灵感是思想的火花,那么,北京大学谭营教授在智能科学研究中的灵感多来自于自然。  相似文献   

17.
生长在清新的自然中的克利斯多夫,在舅舅的引领下走进自然,从自然中找到超越现实苦难的基点。在经历生命所有的艰辛后领悟了自然,自然即神,自我与神相遇,便融入神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实现永恒。  相似文献   

18.
再论辩证大自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危机 ,其根本原因是人本主义。事实上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员 ,人类在生物链的大环境中必定纳入自然规律中去。在地球范围的自然界可分为地球自然、社会自然、人工自然三个层次 ,人类社会作为社会自然的自然性应当是主要方面。而人类社会的社会性则是从属方面。三个层次的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建议树立统一的辩证大自然观和自然伦理观 ,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9.
生长在清新的自然中的克利斯多夫,在舅舅的引领下走进自然,从自然中找到超越现实苦难的基点.在经历生命所有的艰辛后领悟了自然,自然即神,自我与神相遇,便融入神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实现永恒.  相似文献   

20.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谈谈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