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尽管新媒体的教育应用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新媒体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文章基于文献,分析了新媒体教育传播模式的案例。通过对微博、数字电视和手机三类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新媒体社会教育的互动循环模式"、"新媒体社会教育的裂变传播监督模式"和"新媒体社会教育的分级传播模式"三种模式,以期为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中的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传播广度、深度、速度、恒度等效度目标的实现,在传统媒体领域保持了深度和恒度的优势,暴露了广度和速度的劣势,而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有助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效度优势、劣势上的互补。因此,要促进两类媒体的融合,保障新媒体公众传播平台软、硬件条件建设,加强新媒体公众传播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并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公众传播效度的评估体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传播效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乃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功能的彰显、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赋予了新媒体实践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取向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摸式的建构,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要想在激烈"城市比拼"中胜出,就必须充分挖掘城市特色、优势和亮点,高度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近年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塑造和传播十堰城市形象时,需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增加新媒体传播渠道、重视隐性传播技巧,注意预防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新诗的传播史中,新诗的传播平台一直在发生变化,及至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主的数字化媒介成为新的传播平台。与口头传播、纸媒传播、电视机和收音机等电子媒介传播等依托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公共性、时效性等新特点和优势为新诗的传播带来系列变化与转型,并带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为新诗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亦为新诗的继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相似文献   

6.
王宇 《中国电化教育》2022,(7):I0004-I0004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无捷径可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成为需要时代破解的重要课题。孙永鲁老师着眼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时代背景之变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解析、研究,注重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路径传播及受众接受效果,填补了新媒体时代思政传播学传播规律与传播原则的空白,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前瞻性创新理念收于孙永鲁所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一书中。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以其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等特征,给西北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西北藏文化符号,阐述了传统媒体时代藏文化传播的特性,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西北藏文化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力求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藏文化。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57):163-164
在新媒体浪潮的影响下,新媒体在高校得到极大推广和运用,成为学生舆情传播的主流方式。但是在高校运用新媒体传播舆情的过程中,因缺少正确的理念模式,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有沦为传播工具的趋势,舆情传播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高校新媒体的舆情传播工作,提高高校引导和管理学生舆情的能力,增强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传播的可控性,构建和谐的校园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构成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这一传统的传播理论带来的挑战.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结合新媒体传播中的典型事例,从传播层面、形成机制、舆论影响等方面,总结出“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加深对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其理论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营销观念的变革以及受众研究的转变,营销从基于生产和产品的大众营销逐步走向了基于消费者的分众营销、小众营销等更加个性化的营销模式.面对这种复杂的新情况,在理论层面研究、阐明和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营销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提出要按新媒体要求改变营销传播观念,按新媒体要求创新营销传播内容,按新媒体要求创新营销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