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2.
<正>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儿歌。数农历,七月七,喜鹊搭桥叫唧唧。牵牛郎,担儿女,登上鹊桥会织女。巧织女,在天际,牵挂儿郎心焦急。明月下,相知膝,年年今日才团聚。好喜鹊,多搭桥,家家团圆不分离。  相似文献   

3.
一、引出活动 1.放录音“小鸟飞”,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2.出示小鸟头饰,提问:“这是什么头饰,有几个?”数数后出示数字“6”。 3.教学儿歌:小鸟小鸟飞呀飞,飞到树林里,飞到草地上。 二、游戏:小鸟飞——学习6的分解组成 1.今天,老师请每组小朋友(6名)扮“小鸟”做游戏。座位上的小朋友拍手说儿歌,6只“小鸟”可以自由飞,当大家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小鸟”飞到“树林”或“草地”。  相似文献   

4.
<正>板块一:回顾共读时光,温习诵读方法(课前播放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和大人、小伙伴共读童谣儿歌的视频。)师:我发现你们刚才一直盯着大屏幕笑呵呵的,看到你自己了吗?看到你们在干什么呀?生:我们在跟着老师念童谣和儿歌。生:我在和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师:短片记录了你们上个学期和大人、小伙伴一起读童谣儿歌的美好时光。我们在课本中读了很多童谣儿歌,这三首还记得吗?(出示标题《剪窗花》《谁会飞》《春节童谣》)  相似文献   

5.
一、图片导入。在揭题中识字 1.(出示井的图片)这是什么?(板书:井)“井”可以用来干什么?谁能用“井”组几个词?(板书:挖井)谁来做个“挖”的动作?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①启发幼儿利用折纸开展体育游戏,巩固走、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二、教学准备:废纸和纸折玩具若干,动物头像4张,录音机,音乐磁带。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可自编)边模仿动物飞、走、跳、爬、跑等动作入场,站成一种队形。2.基本部分: ①教师讲解示范。先出示纸飞机、纸球,启发幼儿:用纸折成的飞机可以投来投去玩,揉成纸球可以抛来抛去玩。请小朋友动脑筋,想出跟老师不一样的用废纸当玩具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伤害。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读儿歌吗?哪位小朋友能背首儿歌给老师听听?(指名背)师:小朋友的儿歌背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学一首新儿歌,它的题目是:《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师:首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听儿歌。(播放根据儿歌内容编制的动画片)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看)我们再来听一遍。不过,这一次老师可有要求。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次只要求用耳朵听,边听边想,…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听录音 ,读儿歌。)请大家仔细听 ,认真记 ,看这首儿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生按顺序回答)贴图片 :(让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在指定的方框里)猴图兔图松鼠公鸡鸭图孔雀2 师 :刚才 ,大家听到这首儿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九课。(板书课题 :比尾巴)(生齐读)3 过渡 :看到课题“比尾巴” ,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谁和谁比尾巴?他们为什么要比尾巴?比的结果怎样呢?)师 :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二、教学新课(一)学习第一、二节1 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1)师朗读第一…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第二册第10课。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 ,但情趣横生 ,意蕴深长 ,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课前创境激趣 ,打通课堂内外。1 教师谈话 :小朋友 ,从上学期到现在 ,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呢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 ,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 ,另一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2 好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1)教师出示图 ;(2)众生抢猜儿歌…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中有一个生字"春",如果老师不强化教学,学生很容易和上册学过的生字"青"混淆。为了加强学生的第一印象,教"春"字时我没有出示"青"字让学生比较识记,而是教学生"给生字编儿歌",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又避免了单纯死记硬背的现象。"同学们,这个生字(指‘春’字)读什么?谁会读?"  相似文献   

11.
开学第一天,我们大一班来了一名插班的新生,她叫彤彤。彤彤看上去很开朗,一来就和几个小伙伴开始聊天,还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彤彤也很大方,她带来的图画书总是让小朋友一起看,带来的玩具总是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可是到了体育活动的时候,彤彤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是静静地站在一边,一动也不动。比如班上开展的接力赛,彤彤总是让其他小朋友排在她的前面,但轮到她时,她又悄悄地躲到后面去了。在跳圈活动中,小朋友摆在地上的圈被她一跳,全都移位了。更让人费解地是一次晨间活动,小朋友们正在进行30米快速跑比赛,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2.
【教例]教学要求:要求儿童用圆形和三角形平整地粘贴蝴蝶。在贴的时候,注意他们的位置。从小培养他们的位置感,从小培养他们的粘贴技能。教学准备:给每个儿童准备不同颜色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若干,不同颜色的纸片若干,胶水一瓶,水彩笔一盒,教师准备范画一张。教学过程:一、背儿歌(蝴蝶蝴识你找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着窗外的蝴蝶在鲜花上面飞得多高哪!让我们来一起背一下儿歌(蝴蝶蝴被你找谁?)好吗?老师给儿童起头,让儿童背儿歌:“花蝴蝶,多么美,张开翅膀飞啊飞,这里找,那里找,蝴蝶蝴蝶你找谁?你找谁?”…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课标”教材教学第二册P27。一,创设情景 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14.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它采用小朋友们喜欢的拟人手法和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小动物脚印的特点。设计思路:一、谈话引入,脚印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特殊的画(出示小动物的脚印),这是———(脚印)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根据这些脚印猜出这些画是谁画的?学生选择猜,且分别说出这几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像梅花、像竹叶、像月牙、像枫叶。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选择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三、练读课文,理解内容说说你读了课文,读懂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校举办的一次校级教学能手展评课中,一位青年教师的几次试教所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谈起。 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生答略)(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说话时用到哪些数?这几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不能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正确运用跳、跑、游、飞、爬等动词,巩固幼儿对各种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教学准备: 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一盒,各种动物的贴绒图片和头饰若干,森林背景图一幅。教学过程: “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做《猜猜谁来了》,的游戏好吗?”(出示背景图)“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要开联欢会,等会儿请小朋友猜一猜谁来了,它是怎样来的。” 1.猜谜语说出谁来了,是怎样来的(每猜一种动物,就在背景图上出示该动物的图  相似文献   

18.
小班第一学期月份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形式与建议九月吸掣墙薪鬓叠鳖柔铎浙新。。l)②学第一套模仿操‘人P·1, “花猫学拍球”〔浙新P .66)③继续学习模仿操 “跟着小旗走‘人P.14)④“看谁能追上我”‘人P.ZI)引起做徒手操的兴趣。练习走和跑。初步熟悉模仿操。学拍皮球。模仿操动作要合儿歌节奏,一个跟着一个成一路纵队走。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参观时自然站立,参观后沿场地走步。 听乐曲,走成圆形队做操。 可调换出示各色小旗。 教师可不断改变跑的方向。十月①“母鸡和小鸡”‘人P.32)②‘·开红绿灯”‘人护.18)③“大皮球…  相似文献   

19.
<正>小喜鹊飞了好久好久,翅膀快拍不动了,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他好希望有棵树可以休息乘凉,躲过头顶上方炽烈的阳光。可是这附近连一棵树也没有。他一边飞,一边四处张望。远远地,他看见一座山。那是一座光秃秃、又灰又硬的岩石山。小喜鹊停在岩石山上,赶紧钻进大石块的阴影里。“真凉快!”他喘了口气,开始整理羽毛。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声低沉的叹息。“谁啊?”小喜鹊东张西望。“是我。”岩石山说。“你为什么叹气?”小喜鹊好奇地问。  相似文献   

20.
一、设疑激情1 说学具。(1)师导 :同学们 ,瞧谁来了?(出示课件 :带音乐的机器人)(2)师说 :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 ,还给每个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 ,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 ,你认识什么 ,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 ,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3)汇报 :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2 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 ,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评析 :进入新知的学习 ,设计新 ,处理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