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2.
近两三年,我听了几次外教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外教上课的“热情”和“热烈”。教师满面春风,学生满腔热情。似乎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能掀起阵阵涟漪或激起朵朵浪花。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效果,改变了我们常见的死气沉沉的课堂现象呢?  相似文献   

3.
,  自从当了老师,连我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变化: 我变得爱笑了。我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听不到笑声的,除非是公开课那是因为师生都紧张的缘故。所以,对于上课,我的感觉从来都是轻松自如。经常听到有的学生反映,说某某老师上课太严肃,没见他笑过。这样的老师有没有呢﹖我还真遇到过一位—— —我上初中时的一位几何老师。他只教了我们一年。这一年中,我的确未见他笑过,学生们都怕他。不久前在一所中学听课,上的是英语课。那位老师的讲课不能说不熟,有板有眼的,就是太呆了。那副表情,让我们看了都怵,学生谁还敢发言呢﹖ 所以听那节课就像是…  相似文献   

4.
记得我在读初三时,一天,我班一名男生上课迟到了。上课的老师就让他站在教室门口,大声说:“你上午第一节课就迟到,昨天晚上都做了什么,是上游戏厅去了,还是看小说、谈情说爱了。你看你站没有站相,坐没坐相。你的头发怎么留这么长,你的上衣扣子为什么不扣上,你照照镜子看看,你比我可潇洒多了……”最后,这名学生气得转身就走,教师也气得发抖。  相似文献   

5.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者。”真的行吗?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有一位代数老师。要论他的著作、文笔。那简直是没得说,可是一站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懵了,两眼要么盯着天花板,要么盯着水泥地,要么四处张望,背自己写的教案……当时,我们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代数老师哪儿都看,就是不看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也是“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代数书”。同事很是替他惋惜。都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6.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44):52-54
“在整整一生里都无法捉摸的幸福是什么/在不断刺探我那原来已成定局的命运是什么/在不断呼唤我那原来已经放弃的追寻是什么啊/透过那忽明忽暗的思绪在日与夜的交界处埋伏……”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不是专职作家也非诗人,而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她叫徐瑛。徐瑛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如今正在攻读研究生,选择的是近代文学方向。徐瑛的“师傅”、小语名师庄杏珍这样评价她:“你的整体素养适合往专业发展,你的悟性和对文字的敏感适合做语文教学,你的课真实淳朴,有感染力。”江苏省教研员李亮评价徐瑛:“徐老师在课堂上所展示出的气质、风度、素养,尤其是与学生问那种亲切自然,特别舒服的对话.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作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所“喜”,多年来广大语教师、语教育工作在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生的作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忧”,是那些作课上愁眉苦脸、毫无兴致,中学毕业后连封信甚至连个“便条”都不会写的学生;是那一篇篇、一本本或言之无物,或内容雷同的学生作;是那些日日“泡”在批改作繁重劳作之中的语教师!我觉得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当前作教学的主要弊端,我们的作课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来让学生去“填空内容”。  相似文献   

8.
首先要让学生敢“活”。敢“活”是活起来的前提。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的课。在他的课上,学生特别放得开,常常妙语连珠,课堂上处处闪现智慧的火花。一节课两节课上下来,孩子们就和他难舍难分了。其中的奥妙之一,就是学生在于老师的课上特别轻松,没有什么顾虑,于老师就像是邻居家的爷爷,面容那么和蔼可亲,语言那么朴素温和,即使戴着眼镜,也能让人感觉  相似文献   

9.
杜蕾 《宣武教育》2006,(7):21-22
最近,我听了不少节课,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课上。无论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地回答;独立练习后教师展示的都是正确答案,一节课下来,几乎没遇到是么“坎”,课上的似行云流水。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真的学会了,学懂了呢?那些学困生,他们的学习状况,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样做能否体现出新课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为此,我在教学《笔算乘法》之前先做了一个小调查。  相似文献   

10.
“铃……”“您好 ,这是张伟同学的家吗?”“咚咚……”“您好 ,我是刁宇峰同学的班主任……”一次又一次 ,学生家的门被我敲开了 ,一家家的促膝长谈 ,一扇扇心灵的窗户也随之向我敞开了……家访 ,使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学会扮演种种角色 ,来弥补学生心灵的缺憾。唐杰 ,无论上什么课 ,无论什么精彩的课 ,都能使他酣然入梦 ,一直令我不解。当我走进唐杰的家 ,只见父亲正笨手笨脚地收拾碗筷 ,我张口就问 :“唐杰的妈妈不在家吗?”“啊……对!”父亲的脸随即掠过一丝阴影。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当我说出唐杰在课堂上的表现时 ,这位父亲开口…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改革以后,不少教师都追求课堂的活。然而不少课只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则无所得。如课堂的表演,为很多老师所喜爱,但学生的表演本来就谈不上什么艺术,一些滑稽的动作除了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外,学生在写作和阅读方面一无所获。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那么怎样才算“活”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微笑     
刘育群 《师道》2003,(4):37-37
刚参加工作那年,为了显示师道尊严,我从不敢在学生面前微笑,似乎只要一笑,就会让学生不听从你的指挥,不服从你的安排。为此,我每天都板着脸来上课。我的这一“明智”举措,也的确有些成效。从学生的周记中,我看到大部分都写到了新来的语文老师,如何严肃,如何让课堂安静得鸦雀无声……看着这些充满稚气的周记,我在心里暗暗发笑。其实他们哪儿知道,我是最喜欢笑的,只是出于某种目的,在学生面前我装出一脸的正经。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讲得极为精彩,博得了阵阵笑声、掌声,我在心里笑着,却不敢表露出来。尽管我处处小心…  相似文献   

13.
挟着课堂上进发的激情余热,我回到了办公室。这节课上得真爽,学生对问题的感悟发现真是独特而精彩,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眉飞色舞地向坐在办公桌对面的王老师谈起这节课的精彩之处。他一脸专注,我谈趣亦浓,恨不得将课堂上的情景搬到办公室。“徐涛的发现真是太棒了,我对他说‘为了奖励你,再给你一次机会,把想法重复一遍……”“停,  相似文献   

14.
“你在干什么?”试试看,你会用什么口气说这句话?我曾经经常这样问我的学生,下意识中并不是要了解清楚他或她是在做什么,而是以此责备:“你不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没有做什么。”所答明显非所问,然而,问题不在于作回答的学生,而是在于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15.
白巧 《教师》2012,(4):120-120
一、学生的心声 为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喜好,我们进行了征文活动。在“不喜欢的课堂”征文中学生写道:我最讨厌枯燥的课堂,课上只有老师的语言,它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是睡觉的天堂;我不喜欢老师板着脸上课,没有一点幽默感;我不喜欢动不动就罚学生的老师所上的课;我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长时间批评学生,或将对一人的惩罚迁怒于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6.
办公室内张老师正在训斥三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今天下午放学前必须重新抄写50遍,否则……”王老师怒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反了,反了,上课迟到,竞敢顶嘴,这课我不上了。”周老师接话:“何必与这些山猫野兽一般见识,昨天我班的王同学乱扔纸团,我让他吃了,家长居然还找到学校,真可恶……”校园内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河北教育》2007,(12):43-43
教育家陶西平说:“当教师带着知识走向课堂时,他带给学生的是知识与技能;当教师带着智慧走向课堂时,他带给学生的是自主与创新。”所以我们都应做智慧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中的意外:同学,你什么都“会”? 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我在机房里来回走动,关注着学生的操作情况。正走到一个学生旁边,他电脑下面的任务栏一闪“不见了”,他无意识地看了我一眼,立刻低下头“认真”地操作着。我轻轻地握过他的鼠标往下移动,任务栏闪现,挂了一个QQ,开了一个游戏网站。  相似文献   

19.
快乐晨会     
许多教师对晨会课认识不够,甚至认为“短短的十分钟可有可无”,把晨会课上成道德说教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把晨会课上成“批评课”,批评成绩差、习惯差、作业不完成的学生:把晨会课上成“布置课”,布置今天要准备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事情……上学期末,我们对学校的1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晨会课感兴趣的不足10%,学生畏惧“晨会课”,因为怕“批评”:学生不爱上晨会课,因为讨厌教师婆婆妈妈讲琐事。晨会课究竟该上什么,怎么上,  相似文献   

20.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