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淑珠 《考试周刊》2013,(89):45-4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质疑在教与学中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化。”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新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呼唤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步养成质疑习惯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质疑氛围.创设质疑平台,选点质疑,使学生思维飞扬,使课堂充满活力。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2.
“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大力推崇。俗话说,学问学问,一要学,二要问。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质疑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素养之一,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就成为每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面对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诸多问题和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能力?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质疑的习惯、对质疑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质疑的态度和方法、在质疑方面存在障碍的原因等方面。随后我们对本校27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整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问到“质疑”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和其他学习形式(如:听课、课前预习、完成作业)相比较,你认为它应排列的位置时?有74.2%的学生将“质疑”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排在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3.
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培养学生敢“问”、学“问”、会“问”、爱“问”,就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问。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重视、激励、引导学生“问”,它是对单纯的师问生答,重答轻问的一个挑战,是对课堂结构的一项改革。一、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的意义●从教师角度看1.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发问质疑,可以直接了解学情,达到心中有数。2.是加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课…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李政道教授曾说:“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人渔”。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呢?我的具体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我把学生划分为有善于提问的、不善于提问的、介于中间的三个组别。对于善于提问的,积极鼓励,大胆启用,在全班起到引领作用;对于不善于提问的,要对症下药,重点培养;对于介于中间的要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9·10"胡解     
教师节就要到了,学校召开了一个迎教师节的小小茶话会。会上,小龙老师虚心请教:“一年有12个月,一月有30天,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节偏偏定在九月的第10天?”“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称“学问大师”的侯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一般来说,节日的选定都具有纪念意义。我看,九月十日可能是我国某位大教育家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南昕 《教书育人》2004,(12):16-16
那是1982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按要求,设计了有关课程的教案。有一位热心的教授“审查”了我的讲义,在表示满意的同时,又很语重心长地指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我多次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但不少地方只有质疑,没有答案。特别是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答案……”这不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你不懂答案,你是老师,就要去研究嘛。不然,怎么叫解惑?!第二是讲义中有错别字,过去是学生可以有错别字,当了老师就不允许了:特别是要板书在黑板上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我的恩师芮沐教授100岁华诞,先生是著名的法学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作为先生的学生,先生对我的教诲和关怀,使我终身受益。先生人品高尚,学问深厚,心胸开阔,身体健康,这些是我做学生一辈子都要向先生学习的,我也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以这十六个字作为学问之道。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杨振宁教授说:"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缺乏创新思维。"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源于思考,思考始于学习。由此可见,质疑、思考、学习、探究、再质疑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常常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探究的能力。我想,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变"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真正以  相似文献   

9.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语课程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传统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是教师和学生“自我”丢失。语章程标准呼唤阅读教学“自我”回归。应该有教师这个“我”:确立“探究本位”的教学观,确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应该有学生这个“我”: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师生关系;提倡自主实践,注重情感体验;鼓励大胆质疑,尊重独特解悟。让“我”在阅读活动中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王峰  张瑞华 《中学教育》2006,(11):35-35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臂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句号”与“问号”,张梅玲教授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阐述:“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把书中的句号改为问号,又要把头脑中的问号改为句号。”“问号”与“句号”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提出问题一解决新问题一………过程。李政道教授对“学问”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求学问,先学问;求学答,非学问。”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阅勘 《神州学人》2001,(3):18-18
1月23日,7名来自河南开封的“法轮功”痴迷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点火自焚。此事经媒体披露后,我在外留学人员纷纷集会,对“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作了揭露。 美国南加州中国学生学者教授春节联谊会1月 27日在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举行。联谊会上,在美国创业的网舟国际网络公司总裁顾黎辉博士说:“‘法轮功’已经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到了非取缔不可的时候。” 在奥地利维也纳的近30位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1月31日在中国驻奥使馆教育处谴责“法轮功”的滔天罪行。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魏怡华谴责李洪志用“升天圆…  相似文献   

13.
有关质疑问难的教学,笔者见过不少课例,如《跳水》的变序质疑,《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抓关键词质疑,《她是我的朋友》对思想内容的质疑,《麻雀》结尾的拓展激疑……这些都是不错的质疑方法。但我认为,还可以更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质疑,不使质疑流于琐碎,不满足于学生思维的瞬间活跃,把学生的“疑”充分地诱出来,让“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偶然挖掘到某个思维训练点,巧设疑问或让学生质疑,就引学生发散开去,议一番,练一番,读一番,以为这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实…  相似文献   

14.
张相宁 《甘肃教育》2008,(11):21-21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提出问题,这对于理解阅读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志,辨识的头绪,或者初读时候提出一些,重读时候又提出一些。”另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也说过:“学问,学问,作学生要会问。”“质疑”是这样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质疑,如何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研究质疑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这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老夫子所说的。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也就是常说的“学贵有疑”、“读死书不如不读书”、“学以致用”、“学以解惑”,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再质疑——再探究,使他们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北大名教授陈平原说:“学者不是为了学问而活着,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做学问。”话外之意就是,学问不等于人生。陈教授长年累月坚守书斋,穷经皓首,著述丰硕,尚发此感慨,可见,人生的意义和乐趣确实不只体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上。做一个有学问且有情趣的“人”,而非做一台学究“机器”,应该是黄坚教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7.
据《读卖新闻》11月8日报道,日本曾在去年至今年3月间,对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中学生分别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各国接受调查的中学生均超过千人。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最重高学历。关于升学,日本有38.9%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就可以了,想上研究生的只有3.4%,而中国学生47.5%希望拿博士学位,想拿硕士学位的占23.7%,只有19.9%满足于本科学历。在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感兴趣的问题上,中国学生回答的第一位是从事“IT”业,占44.9%,其次是做“学问”,占33.3%;美国学生希望搞“体育”的占46.5%,其次是做“学问”,为45.7…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崩溃论”的由来及其发展“中国崩溃论”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斯基教授对中国GDP统计的质疑文章;另一个是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及其相关言论。美国匹兹堡大学罗斯基教授自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GDP统计问题,提出了“中国GDP增长率存在严重水分”的观点。罗斯基教授的观点起初并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认可以及媒体的注意,但是自2001年年底以来,特别是2002年年初以来,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例如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中国经济评论》,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9.
李冬云 《广东教育》2006,(12):27-28
一、润物无声——在平时细微的言行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我通常都以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先做人,再做学问”为主题,教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做一个明事理、懂礼貌、有爱心的人。平时,无论是发试卷还是通知.或者是传递其它的物件,我都注意用双手递给学生,以示礼貌;科代表每回交作业,我都不忘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只要有学生和我说话,  相似文献   

20.
高二的寒假里,应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换组织的邀请,我作为上海复旦附中的优秀学生,被公派赴美学习交流,从1998年1月15日至2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市Landon中学学习。虽只短短一个月,也使我对美国的学校、美国的学生有了了解。于是,我想说,独立、创新、有个性是我对美国学生的评价;勤奋、踏实、严谨是我们中国学生的优点。在比较中,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