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教学本应是语文教学中最充满活力,最富于创造性劳动的课程,因而也是最便于发挥教学艺术的课程。因为第一,它没有规程严格的教材;第二,它没有固定刻板的教学模式;第三,“文虽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给师生的思维以广阔的天地去驰骋。但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还处于比较盲目、零乱、随意的低水平之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传播学课程教学隐性地存在着“族群刻板印象”的问题。造成“族群刻板印象”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教师或学生个人获取的信息与大众媒介建构的族群刻板印象,但成因背后却是权力的影响。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尽量去除针对少数族群“边缘化”的刻板印象,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才更有利于建构少数族群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存在听力障碍的学生心理上具有“一后一先”两大特征。所谓“一后”就是“思维滞后”。由于失聪造成的失语,只是表层现象,其深层的后果是导致了思维发展迟缓、思维品质低弱,如:思维单向、刻板、不深刻,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等。也就是说,由于语言这个思维工具的缺失,使思维活动失去了根基,所以在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低于同龄的健听儿童。所谓“一先”就是“视觉先导”。听力退化了,视觉器官就承担起感知事物的主要任务,相  相似文献   

4.
尼珍 《西藏教育》2008,(10):40-41
我们常从一些老师那里听到“女生不适合学习理工所以文科是才是女生的最佳选择”或“男生不适合学习语言所以理科才是男生最佳选择”的“结论”,这种对某一群体赋予同样特征的概括被称之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包括积极的刻板印象、中性的刻板印象和消极的刻板印象。虽然有些心理学家称刻板印象是“心理工具箱里的工具”——一种使我们迅速了解个体和群体的差异,预测人们将来有怎样行为的节能装置,但是刻板印象往往使我们歪曲事实。  相似文献   

5.
社会刻板印象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有人称之为“定型现象”或“固定形象”。社会刻板印象与认知对象有着松散的联系,但与认知对象的实际情况又存在一定距离,而且这种距离常又不为人们所知,即使知道也不容易改变。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人们如何对待认知对象,认知对象又如何根据人们的态度评价自已。这些问题甚至左右着认知对象的发展和命运。妇女向来是社会偏见的重点,是社会最容易产生刻板印象的认知对象,她们往往和某些  相似文献   

6.
通过量表法对375名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刻板印象及职业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最看重职业的人职匹配,其次是工作人际、自我实现、社会利他,最不看重权力威望;免费师范生更重视职业的福利保障,非师范生则更重视职业的自我实现;免费师范生对教师的总体刻板印象偏于积极,地域和性别刻板印象体现在:对农村教师评以消极印象,对县城教师则以待遇好、富有居首,对男女教师评以积极形象居多,对女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刻板印象一致性较高;他们对教师职业的喜好度和就业意向度较高,但愿意去城镇执教的程度远远高于去农村执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课堂管理主要依靠严肃的、刻板的纪律去约束学生.使其安静听课。毫无疑问,这样的约束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但同时也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那就是将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学生排斥在外.学生在刻板纪律的约束之下,虽然表面上循规蹈矩。正襟危坐.但内心则可能或心不在蔫,或思维沉闷。从而降低听课的效率.难以。充分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8.
空间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或“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文章通过实物触摸、真实绘图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开放性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主张在相互联系和多样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它仿佛有众多的“触角”,不拘一个方向,一个框架,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使我们的思维纵横交织,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这种思维方式极富创造性和灵活性。开放性思维具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途径解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  相似文献   

10.
对照“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标准和要求,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笼统、培养方案趋同片面、实践教学短视功利、培养机制刻板僵化等既有不足。“优师计划”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旨在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地方院校对照“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新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训练学生不但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方面去思考、分析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朝反的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我们把这种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称为“逆向思维”或耆“异向思维”、“创造性思维”或者称为“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广泛的使用。比如作文教学中的审题训练,一般都是直接分析文题,弄清题意,然后动笔作文,如果此时作逆向训练,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则可先分析题意,再分析提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开放性思维,最简捷的表述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因此发散思维又可表述为“从某一基点出发,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各种思维手段,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去获得大量的新信息,然后从各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征。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策略有优化课堂教学;注重物理实验;加强习题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数学家曾经用一个笑话来说明数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及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某人回答说:“在壶中放上水,把壶放到煤气灶上,再点燃煤气.”提问者肯定了这个回答,又问:“如果其它的条件都没有变化,只是水壶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被提问的人通常都会回答:“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再点燃煤气.”但是,提问者提出,用数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衡量,这个回答并不能使他满意:“只有物理学家才会这样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掉壶中的水,并宣称我已经把后…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想让孩子们很好地思维,就要善于让孩子们感到惊异。惊异是一种原动力,她能激发最懒惰、最消极的人去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5.
听了许多基层学校的语文教研课,在评课交流中,许多教师最感困惑的是面对思维活跃、无所不及的学生的提问、质疑,该怎么去“解惑”,怎么样的“解惑”才算是有效的“解惑”教学。事实上,在我们日显开放的语文课堂里,教师一方面正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在学习文本中的思维而不断努力着,但另一方面,也日益为无法因势利导,有效“解惑”而踌躇着。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日前提出一个“课感”的概念,并把“质疑解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领悟“课感”的焦点。对照反思自己或别人的课堂,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我们面对善于发现疑虑,并大胆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化简”是我们解题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常用的思维方式.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按常规的思维模式有时会出现“简不了”的情况,这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是“化简”的逆向形式,笔者称之为“化繁”意识.通过“化繁”有利于我们提高数学变形能力,有利于提升我们思维活动水平,更有助于我们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探析在解题过程中,如何运用“化繁”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主动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然而自主是一个过程,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为了让习惯了灌输式教学,“张嘴等食”的初中学生能“主动觅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教学策略,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由“他主”向“自主”学习的过渡。一、进行思维训练,解开自学之“结”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思维型教学文化”。我们本着“为迁而教”的原则,教给学生一些最基…  相似文献   

18.
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它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启发我们的思维。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最珍视类比,它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在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如果能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它们,是大有益处的,试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核心要素是“空间”、“兴趣”、“探究”、“个性”、“创造” ,而终极目标是学生的个性创造。沿着这些要素和目标去思考去深化探究教学 ,就有了一个更高更明确的思维方向。这个方向应该是创造性思维方向。它主要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三种形式。对于语文探究教学的研究 ,我想主要应从这三方面去深化。一、发散创造思维及其在探究教学中的应用发散思维是开放思维 ,它抛弃习惯性思维 ,遇事从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考。用这种思维设计探究阅读教学问题 ,可以照顾到不同学生学习探究兴…  相似文献   

20.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按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其中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答案的思维。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新颖性与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