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信息服务与Web App 当前,传媒机构纷纷启动全媒体化的数字信息发布、互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其背后的逻辑是将全媒体平台作为纽带,创新传媒机构的业务组合和组织形态,求得全媒体化的内容生产、传播、营销实效。大量实践证明,要实现媒体之间的整合、融合,单靠行政命令是难以维持的;以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等层面的手段来推动,也犹如蚂蚁撼大树,难以实现目标。只有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才能完成这一使命,这也是全媒体业务运营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传播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在加强"多媒体"采访制作同时,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近几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为基础平台,以"一网四报一平台"为抓手,对新媒体实践进行了积极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化是报纸的必然选择,报网融合是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成都传媒集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旗下成都商报整合纸媒和网络资源,通过社区网站成都全搜索和民生版面社区金版实现了报纸与成都网民无缝互动,报纸、网络、商家、网民的四方互动活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化是报纸的必然选择,报网融合是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成都传媒集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旗下成都商报整合纸媒和网络资源,通过社区网站成都全搜索和民生版面社区金版实现了报纸与成都网民无缝互动,报纸、网络、商家、网民的四方互动活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由组合走向融合,由1+1=2走向1+1=1。在这个背景下,报纸与网络的互动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网络已经不仅仅是报纸电子版的载体,报纸也在生存困境中遇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两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全媒体下的报网互动使新闻线索的发掘渠道更为多元,新闻信息的发布平台更加多样,信息内容趋于细分化,媒...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体语境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采用与网络媒体联姻的方式,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在媒介融合的传媒变革浪潮中,军队媒体自然不甘落后,逐渐迈出了报网融合的第一步——报网互动。  相似文献   

7.
叶海英 《青年记者》2017,(15):55-56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习惯形成,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微博、微信、客户端兴起,媒体融合促进了气象信息的传播. 气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与效果 1.从单向传播到报、网、移动新媒体互动模式.“互动”是媒体融合的关键,从报网互动,已经发展成为报、网和各种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全媒体融合互动.如今,融合发展正成为我国气象行业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气象报、气象网以及气象微博、微信、客户端协同互动,不断朝着构建现代化气象传播体系、提升传播实效和用户满意度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8.
罗华 《新闻窗》2011,(2):70-70
三网融合对广播的影响 三网融合促使广播的全媒体化进程加速。广播的全媒体化不仅是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三网融合的明确方向。三网融合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融合,手机、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均可作为广播的终端,这些变化使得广播全媒体化进程大大提速。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是当下广播电视界的热门话题。三网融合后,将给中国广播的生存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呢?首先是内容的融合,改变了广播的生存状态。三网融合后,各种形态的内容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运营,内容提供商与内容集成商在这一平台上共生,公共传播进入一个全媒体化的时代,传媒生态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将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编辑部、荆楚网、大楚网、湖北省文化产业网、湖北日报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以及新媒体发展中心纳入其中,统筹协调管理,加快实施全媒体转型,并逐步摸索出一条"读者-受众-用户-客户"的转型路径,促进新媒体产业链逐步形成壮大. 在探索全媒体转型的实践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以六项突破布局新媒体发展,为集团未来的全媒体发展奠定基础. 以主题宣传报道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报网互动 2012年1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成立新媒体发展中心,主要负责整合集团视频业务资源、重大新闻的视频采编报道等.《湖北日报》作为湖北省委机关报,联合荆楚网和新媒体发展中心,以主题宣传报道为突破口,加快利用全媒体报道的方式,探索新一轮的报网互动和融合.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内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间的融合日益密切,我们已经进入全媒体的传播时代,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终端传播的全媒体化,已经成为世界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笔者将从全媒体的概念、全媒体出现的背景以及全媒体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智库的融合发展是其突破竞争重围、拓展传播空间、重拾传播价值、迎来曙光的重要战略。简氏信息集团(HIS)军事智库型(全)传媒集团,建立了广泛的全媒体传播系统平台,运用全媒体传播理念和手段,充分实现智库的全媒体运作。本文探讨军事智库型(全)传媒集团的实施途径,以为国内探索中的智库型媒体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全球化的寻找全媒体转型的时代,作为浙江都市传媒的钱江晚报必然无法置身事外。全媒体运作能使传统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凸显,使其价值观、文化追求及品牌效应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发布平台,而是通过对纸媒、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各种传播媒介及终端的资源共用。融合互通,形成既各有专攻、又浑然一体的全媒体化辐射。  相似文献   

14.
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传媒及新通信手段层出不穷,同时,媒介融合也渐成发展趋势。我国传媒业界所提出的"全媒体化",正是应对传媒数字化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全新的理念和对策。当前我国传媒业正在积极进行全媒体运营的探索和战略布局,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媒体传播对我国传媒业而言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是业界近年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作为地市级媒体运城日报社旗下的都市生活类子报,《黄河晨报》自2006年创刊以来,致力于同网络媒体运城新闻网的互动和融合,为“全媒体”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报业几乎都走过了“有报无网”、“报网并存”、“报网互动”、“报网融合”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泉州晚报社通过制度化管理,旗下媒体共享24小时新闻热线96339新闻线索,报纸借力网络、手机报、手机客户端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互动,打造全媒体团队,报网由“互动”走向“融合”,媒体运作朝全媒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方日报》推出的第九次改版以全媒体转型为重点:将南方报网改版成"南网";从成立负责采集各类信息的全媒体突击队,到组建制作包括广电节目(含适合网络播出的视频、音频)在内的各类内容的全媒体采编虚拟团队,从将要闻编辑部和新媒体部整合为全媒体编辑部,到推动流程重组和推动采编部门共建频道,从而使探索开始摆脱"报网互动"的旧思维,升级到了"报网融合"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1,(7):38-39
移动新闻信息采集及发布系统是在文新世博联合行动新闻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实现报业新闻信息及采编流程整合管理的应用系统,该系统针对当前报业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报道的要求,切合实际进行流程再造,重点体现移动报道、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及资源整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张锋 《军事记者》2011,(8):10-12
全媒体联合大战役,新媒体现代新长征。面对传媒融合、报网融合的历史趋势,曾经不断创造辉煌、享有盛名的《解放军报》,在经过不懈的研究与探索后,终于将报网融合由理念推向实践,把口号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17):39-43
本文以人民日报及其官方微博对"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的报道为例,阐述了报网互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策略。微博的及时、互动和全媒体,报纸的专业、深度和权威,在报网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应急处置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报网互动是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传播的P2P模式的一种路径,也通过报纸与微博的"双向议程设置"、"影响力共享"等,将报纸和微博的内容生产能力和信息表现优势进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