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莫源秋一、什么是引导发现法幼儿园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的引...  相似文献   

2.
“发现法”是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思考、探索,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原理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法.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于本世纪SO年代,在他的《发现行为》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中心点是在教师精心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发现新知识的奥秒.“发现法”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并没有给教学提供一整套教学模式.究竟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会发现问题,则完全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本文根据问题需要,通过实例总结几种“引导发现”的途径.1.类比发现类比是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操作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幼儿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手段,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去寻求答案、发现规律。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对于许多抽象知识的认识正是从动作开始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际运用、组织操作活动时,还是存在了不少的问题,仅就自己的实践、观察归纳以下几点:一、仅把操作活动作为练习、复习知识的手段不少教师总是把操作活动作为复习巩固知识的一个手段,教学程序为:讲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动手操作往往是在讲解知识后才出现…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讨论启发、质疑释疑、多种感官参与是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教师的及时调控与评价是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只有抓好这五个环节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一、探索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就是说,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及智能水平,将教材划分…  相似文献   

5.
波亚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6.
覃尊桂 《教育家》2004,(9):47-48
何谓研究性学习,议论或述颇多,见仁见智。笔以为,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但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而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改变方式。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探究性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答案更重要。但幼儿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性活动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幼儿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硒。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例如:幼儿对车非常感兴趣,但只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并不能进一步地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从研究轮子开始,引导幼儿思考:轮子是什么样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引进“实验引导探索法”.旨在在教学全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操作和探索实践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引导探索法”.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下面是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实验引导探索法”的实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人类未知的事物,确切地说,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因此扬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到启发诱导上来,指导学生借助于教材、亲自去探索.主动去发现是现代教学方法,也是“实验引导探索法的灵魂和精粹.唯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魅力,这样无疑比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好得多.二、“实验引导探索法”的教学结构根据“实验引导探索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思想由于大班幼儿认识春季是在小、中班已初步感知春季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就把观察的系统性和认识内容的广泛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设计了为期4~5周的认识春天的主题活动。教师带幼儿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去感知,去发现,从而获得真知。但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并不等于教师什么都不教,因为毕竟幼儿的感知缺乏顺序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启发和组织。鉴于此,我们把有关春天的知识以“春姑娘的脚步”来串成一条线,在教师组织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来达到总的教育、教学目的。二、活动安排(见右页图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观点当人类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以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开始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活动准备1.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必须携带的物品,如盥洗用具、换洗内衣与手帕、防寒衣等。每人一个背包。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探索主题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索型主题幼儿教学中,教师如何去适应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些角色呢?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帮助幼儿确立探索对象,进而形成主题进行研究。幼儿的好奇心强,感兴趣的事物很多,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确立主题,而是要这个问题能让幼儿在研究过程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能从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学习一些研究方法,并且是幼儿身边的事物或现象,便于幼儿观察和体验,而不要距离幼儿生活较远,不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幼儿发现元旦过后,教室布置的汽球越来越小了,于是就引发了一场关于汽球、皮球消气问题的讨论。幼儿都知道里面装有气,但装的是什…  相似文献   

13.
美术领域核心经验的提出是为了提升教师美术教学知识,引导教师围绕领域核心经验去思考幼儿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将视野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幼儿为中心。因此,美术教育应立足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与创造,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业虹 《化学教学》2009,(12):15-17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去发现、探索、掌握知识,探究性实验是“引导——发现”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春天来了,带着湿润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淡淡的绿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我们以动物为主线,以主题形式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探索春天的特征,并在活动中记录主题生成及幼儿学习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幼儿科学探索的特点及其指导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指导既要遵循幼儿的特点,又要引导幼儿循着科学研究的流向去探索。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支持幼儿的经验建构过程.使探索活动成为幼儿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有效的、富有价值的经验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也是幼儿求知的表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故事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魅力。随着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发展,故事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述故事和幼儿复述故事两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全方位启迪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增长知识、受到教育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锻炼幼儿思考能力,并感知动物和植物的依存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  相似文献   

18.
陈光明 《甘肃教育》2005,(7):113-114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通过实践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幼儿在园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究的先决条件,是质疑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有利于引发幼儿深人探究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形成问题意识。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该怎样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改革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探究”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像生物学家那样去研究和处理信息,是培养探索和创造精神、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探究”教学的步骤是:①提出研究问题:由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紧扣主题而又具有探索性的问题。②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③问题的探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观察、思考论证假设。④讨论分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交流探索成果,得出结论。⑤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把探索所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