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0,32(10):1918-1925
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高。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流域内的两个主要国家,自分治以来,两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产生了许多纠纷。在世界银行等的协调下,两国进行了近10年的分水谈判,最终于1960年签订了分水条约。虽然目前双方在印度河水系西部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纠纷,印度河分水合作对印、巴双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显著。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印度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水条约谈判过程及内容、当前发生的开发纠纷及处理等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经验,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运用公平分配、合理补偿等原则是达成印度河分水条约的关键;世界银行等第三方在促进分水合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订具体可操作的条约规定是避免或妥善处理实施纠纷的重要保证等。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强调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印度河分水方式难以在其它国际河流中直接应用。但印度河分水合作及纠纷处理的经验,对开展国际河流开发及制订合作条约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1,33(10):1830-1838
尼罗河是非洲跨越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流域涉及10个国家。尼罗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区政治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上、下游国家在尼罗河水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和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下,尼罗河流域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流域管理合作的步伐,成立了尼罗河流域合作倡议组织,开展了流域对话及有关联合行动,并协商签署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定。本文对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历史水分配、当前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流域管理合作的倡导及发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讨论总结了有关经验和结论:①地区政治环境的改善对推动流域管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②共同利益的增多为流域管理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内部驱动力;③建立流域管理合作制度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④第三方在流域管理合作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及促进作用;⑤流域管理合作面临的挑战和难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和结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的开发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少英 《资源科学》2011,33(1):106-111
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开发国际河流过程中会对下游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位于其领土内的国际水资源享有主权是上游国家开发利用权最主要的法理基础,而以"有限领土主权"为核心的国家水权理论则强调上游国家在行使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的主权时不得损害他国的主权,国际仲裁、判例进一步确认了上游国家开发利用国际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依照国际水法,国际河流上游国家应公平合理地行使开发利用权,而多处于国际河流上游的我国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时也应得到启示,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兼顾他国利益,以实现国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水法是协调与解决国际河流中流域国家间的国际水利用分歧与矛盾的主要方法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 7个主要基本原则 :公平合理利用、不造成重大危害、一般合作义务、互通信息与资料、维持与保护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自由通航和补偿原则。文中通过对以上基本原则的技术性、科学性的评注 ,为我国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 ,如何履行或实施其原则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加强国内国际河流水资源本底的调查研究 ,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加强与流域国、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率 ;引进技术与资金 ,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何艳梅 《资源科学》2012,34(2):229-241
作为国际水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和合理利用原则在跨界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种运用大致可以分为水量分配和合作开发两种模式,可分别称为公平和合理利用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环境法的影响,公平和合理利用原则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基于国际河流流域的整体性,为使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获得最佳和可持续的效益,流域开发应贯彻全局思路,创立流域一体化管理模式。我国对境内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应当循序渐进地开展一体化管理,流域水电开发应当进行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和后评价。我国作为上游国,如果因为需要维护河流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而影响我国的开发利用,损失经济发展机会,应当积极寻求中下游国家给予生态补偿;同时关注下游国开发利用动态,积极维护我国与国际河流流域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6.
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益共享是缓解冲突、促进合作、实现跨界水资源公平合理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分析了跨界流域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共享利益类型、公平分配共享利益的方法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省级、国家和国际组织4个层级,产生的水资源利益有水电、防洪、灌溉、渔业、航海、生态旅游、文化、政治、生物多样性和社会遗产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本分析的国际河流信息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海炜  王洪亮  郭利丹 《资源科学》2014,36(11):2248-2255
国际河流信息合作一直是比较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国际河流谈判中会被仔细讨论并载入相关法律文件之中,因而基于国际涉水条约中信息合作条款的文本分析可以有助于揭示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的特征。国际涉水条约中关于信息合作方式、合作空间、合作内容、合作频率、合作主体数量等五个维度的特征反映了目前为止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包括:普遍的实质性信息合作缺乏;信息合作的流域差异性明显;信息合作条款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多边信息合作越来越受到关注等。我国作为多数国际河流的上游国、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和人口大国,在国际河流上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起步较晚,与邻国的水资源合作开发较少,应结合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的一般趋势和我国国际河流的特点,制定信息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炜  郑力源  郭利丹 《资源科学》2020,42(6):1148-1161
国际河流的合作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推进周边外交的重要抓手,诸多学者都强调了中国应重视研究制定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框架,建立健全跨地区水资源合作机制。但是,在如何设计流域组织的问题上中国缺乏相应的成熟经验。因此,中国在不断推进总结本国实践经验的同时,需要了解国际上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基于此,本文以TFDD收录的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发展历史根据组织职能转变与治理机制完善两个角度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雏形与完善3个阶段;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在组织职能、组织类别、结构特征、治理机制4个方面呈现差异化的表现。同时,本文对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参考国际经验,认为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设计和选择应基于国家战略规划并充分尊重东北、西北和西南片区的地区差异;同时健全中国流域组织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应从组织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入手;但是建立健全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与中国国际河流流域合作开发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不仅要学习西方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也要注重吸取众多欠发达国家的失败经验,并探索能促进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报道了穆棱河流域数万百姓引水困难的新闻,揭示了穆棱河流域用水矛盾尤其是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建设矛盾突出问题。本文围绕鸡西地区穆棱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该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洲  丰景春  张可 《资源科学》2013,35(6):1238-1244
本文针对国际河流合作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首先总结和分析了国际河流合作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国际河流信息合作机制内涵和研究意义,并分析了尼罗河流域倡议组织(NBI)和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国际河流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信息合作模式的合作经验及两种合作机制的差异,从中得到启示,并对我国国际河流共同开发利用的信息合作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We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export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the Turk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inent differences show up between innovator and non-innovator firms in terms of the impacts of such variables as firm size, advertisement intensities,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employees.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s and R&D activities, conduciveness of capital intensity, and insignificance of the real wage are meaningful as far as a ration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licy is concerned. Results are suggestive of a technology-oriented and capital-formative development path, if Turkey is to come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2.
The aims of the study were to examin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Bursa, Turkey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similar data gathere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consisting of 49 questions grouped into 9 section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elivered to 97 SMEs in Bursa, Turkey. The companies have been operating for 15.93 ± 11.67 (2-54) years. The number of PCs in the companies and their years of use were in the ranges of 53.51 ± 64.88 (2-240) and 12.47 ± 6.32 (1-30) year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when Communication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policy improve, other security parameters in the companie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Personnel and 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ies improve as well.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urkish companies do not attach as much importance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as their counterpart compani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o.  相似文献   

13.
以亚洲12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web)和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JCR)数据库,对亚洲主要国家(地区)的期刊出版状况和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学术期刊数量较多,被JCR收录的期刊比例相对较低,但期刊质量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进入Q1和Q2区的期刊占期刊总数的46.0%。中国应大力发展英文期刊,同时重视多语种期刊的发展并注重数字化出版,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The only way to be aware of the risks and threats of Facebook,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 the world and Turkey, is to be a careful user changing the default settings or simply not to have a Facebook account. In Turkey, there is still no study in which personal information shared th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has been evaluated in terms of privacy. For this reason, the findings obtained of this study have a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risks of the issue in Turkey where there are no legal arrangements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users from such site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Facebook privacy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who are members of KUTUP-L, and to determine the sensitivity and level of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Turkey. Facebook user profiles of 400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ll KUTUP-L members, have been analyzed in a study examining 32 different privacy settings. A privacy score has been calculated for each user,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ivacy results have been analyzed. The finding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Turkey do pay attention to privacy, and most of the users change the default setting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普罗米修斯》2012,30(4):399-414
This paper examines recent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regime. The concept of an international regime comes from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though it is not universally accepte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upported definitions describes an international regime as, ‘implicit or explicit principles, norms, rul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round which actors’ expectations converge in a given area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 The ‘given area’ of concern here is telecommunication. 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s, norms, rul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it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which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by commun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scholars2—have only rarely been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3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ools from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 explore subject matter that has more frequently been the focus of scholars in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6.
员智凯 《未来与发展》2007,28(8):33-35,32
国际组织的兴盛与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许多国际科技组织更加活跃。目前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与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不相称,特别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专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和发挥作用还不够。中国专家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大家风范,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组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也可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争端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梅 《资源科学》2011,33(1):98-105
世界上大部分国际河流和湖泊流域既存在跨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国际合作,也存在现行和潜在的水争端,特别是雨量稀少和几个国家共同依赖单一的供水水源满足他们基本需要的地区,比如约旦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印度河、尼罗河流域,这种争端的性质更为严重。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争端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应当予以和平解决。和平解决国际水争端的方法主要有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两种。国际水争端适合通过政治方法解决,其中谈判与协商是首选方式,第三方介入的政治解决方法是弱方当事国和关系紧张当事国的合适选择;法律解决方法只能作为在政治方法不能解决国际水争端情况下的补充;强制性事实调查是最后的解决办法,由于涉及到国家主权,争端当事国对此方法会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8.
在大量档案、回忆录和访谈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再现了1949-1979年间中国生物化学(委员)会参与国际科学交流历程: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关心,加入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IUB);1958年后,因IUB没有完全拒绝台湾的入会申请,先是以不参加国际生化大会以示抗议,后来又申明退出;1979年,在西方科学家的大力斡旋下,大陆以国家会员名义、台湾以地区名义重新加入IUB,开创了海峡两岸同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入国际学术组织的新模式。文章还由小见大,展示了不同时间段大陆和台湾的两岸政策,分析了其得与失。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视角下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国外研究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炜  郑爱翔  胡兴球 《资源科学》2013,35(7):1363-1372
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理论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进行国际河流合作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开发的意义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并且同时进行着通过合作开发来解决水争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存在研究视角差异,虽然各学科均关注“合作”,但由此造成所关注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在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能够清晰地梳理国外学术界对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理论脉络,为进一步构建适应我国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理论奠定基础,本文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多个视角对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对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理论研究在多个学科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理论,文章指出未来研究可以从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机制机理研究方面进一步寻求理论突破和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