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9,(4)
耿银平1月3日在《文汇报》撰文:新年伊始,各高校2009年自主招生考试就紧锣密鼓开场了。不少平时文化课成绩拔尖的学生,却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落马"。其实,自主招生考倒的不仅是"书呆子",更有现行的学习理念、认知惯性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主招生要走出新路,不只是需要"联盟",更需要立足教育规律之上的合作。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不容易在高考中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2010年全国共有80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起初,各高校通常是"单兵作战",根据本  相似文献   

3.
耿银平 《教育》2009,(2):17-17
新年伊始,各高校2009年自主招生考试就紧锣密鼓开场了。不少平时文化课成绩拔尖的学生,却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落马”。其实,自主招生考倒的不仅是“书呆子”,更有现行的学习理念、认知惯性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自实行以来便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利用2010年"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数据,以"学习性投入"为概念框架,对九所"985"、"211"院校中自主招生群体和统招学生群体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进行比较探讨,以进一步深化对自主招生群体的了解,为自主招生政策的改进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特征助长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繁荣,更衍生了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不断深化高校入学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元化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政府还持续优化制度、人力、实践和意识驱动策略,基于此,以"学生簿综合招生"为主的自主招生制度逐步得到推广。尽管该政策推行后暴露出教育公平问题依旧堪忧、大学获得"伪自主权"、学生和家长负担依然沉重等问题,但是此项政策有利于优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春宇 《成才之路》2012,(1):98-I0015
正自主招生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部署的通知,明确"自主招生试点中,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记者联系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生部门,发现各校都已出台"倾斜政策",并在酝酿行动。如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北大也表示,要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扩至更多县级中学。  相似文献   

7.
解读高校自主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招生改革应分"普招"和"特招"两个层面来展开。自主招生属于"特招"范畴。自主招生特别是面向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不是为成绩最好的学生而设的。它是"普招"的一种必要的补偿,在当前尤其应该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点,但不能期望把自主招生搞成高校招生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8.
梁会琴 《物理教学》2013,(2):60-63,67
本文介绍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它依据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以能力立意为宗旨,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所有试题都没有超过高考大纲,但是整体难度高于高考试题,体现了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是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理科尖子学生迫切需要的,也是高中教师辅导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5)
在赞誉与非议中,自主招生走过了五个年头。在前行的路上,国家、学校、学生在自主招生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各取所需。当"抢校"、"择优"方兴未艾时,2008年自主招生的高校由最初的22所扩大到68所又引起了热议,改革和探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自主招生既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高校的竞争力,同时更与无数普通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自主招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在自主招生中是高校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还是众多学子自己"扼住命运的咽喉"?招生大事,谁主沉浮?本期关注,将带你走进自主招生的战场,领略一方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熊丙奇 《教育》2013,(7):17
在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近年高校自主招生"神题"不断,贡献了"玉皇大帝和如来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这类考生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求解的题目。总体看来,"神题"出现几率最高的场合,是自主招生测试,这包括中考自主招生和大学自主招生。老师们之所以出这些题目,据说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考题的质量并不高,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年来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与高考招生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发现两者在多元智能以及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实践中的表现存在一些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在自主招生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系统化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调查发现,高考招生腐败案件近年来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据《北京晨报》)高考招生之所以腐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缺陷,即对"程序公正"的忽视。其操作过程往往是封闭的、不公开和不受监督的,没有在操作程序方面的严密规定。尽管在当前高校的自  相似文献   

13.
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现有的自主招生体系中,政府、高校、学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着利益、代价和风险。在自主招生的三方利益博弈中,各方都通过行动和策略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使自主招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滋生不公平、腐败等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主招生政策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现有的自主招生体系中,政府、高校、学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着利益、代价和风险。在自主招生的三方利益博弈中,各方都通过行动和策略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使自主招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滋生不公平、腐败等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自主招生成为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我国现阶段自主招生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系,分析了当前自主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开创自主招生改革新局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高校自主招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能招收到具有创新能力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目前,我国在本科层次实施自主招生政策,其实研究生层次更适合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17.
据2008年11月10日的《新闻晨报》报道,随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陆续出台,高校"生源大战"即将打响,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规定的限制,适当扩大自主选拔考生的录取人数。自建立高考制度以来,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决定学生是否  相似文献   

18.
正自主招生的核心环节有两个: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可靠、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自主招生试题变成高考题?或者,如果认定自主招生的出题者更高明,那为何不请他们进行高考命题?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这意味着以往的"三国杀"局面将不复存在,"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的解体或转型成为必然。"三大联盟"建立以来,各大高校联手合作,以联考的方式进行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考试成本,提高了招生效率,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高校之间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0,(3):8-8
自主招生是在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的背景下,为选拔优秀创新人才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所谓“伪”。也就是偏离了自主招生的本质。事实上,当前有些自主招生测试的模式的确不能很好地丈量学生的特长,把自主招生引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