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范式已经从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转向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中心。本文通过在全国九所"985""211"高校中随机抽样,对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比较探讨,发现两类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行为模式和方法特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地感知学校的培养要求和政策氛围,并树立更高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6,(12):19-19
2007年,各校自主招生的大幕已经展开,其中标志之一就是各所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纷纷出台.这些大学究竟想招什么样的考生,以及报名、选拔、录取如何安排,这些"细节",可能就是事关每位考生可能成功的关键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载一些高校2007年自主招生政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观念,是一种重视学生体验和学习过程的理念。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深入。因此,在学生学习性投入理念引领下,高校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6,(2):16-17
点击政策 三大变化,考生受益 综观今年自主招生政策,不仅增加了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而且在招生计划、录取方式等方面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自主招生"回头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当教育部宣布"全国22所部属高校作为高考自主选拔录取首批试点院校"后,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教育界人士称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旅".事隔三年,如今自主招生的院校已经扩大到42所,选拔方式也由原先单一的中学推荐变成现在的中学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模式,自主招生在选拔方法、社会认可、运作流程上都有了不少进展,但是受目前教育体制现状,社会风气和观念的影响,自主招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高校自主招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统考模式,它是以灵活、高效、公平的招考模式为考生提供更多适合自身需求的一种考试制度,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各种权力失范现象冲击着社会制度,损害了社会公平和考生权益时,自主招生过程中的权力寻租、权力畸形化等问题也阻碍着政策的顺利实施,自主招生权的有效运作成为了影响政策成效的关键因素。因而,要构建权力制衡机制,目的就是要理清自主招生权在纵向和横向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权力失范问题,为此要进行及时的预防和矫正,需要构建权力对权力、权利对权力的制衡体系,约束和平衡政府、高校、考生及家长间的职责权限,保障自主招生权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 China)为工具,在清华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数据库中通过分年级完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被试,采用最后回收并有效的889份问卷,总体揭示2010年度清华大学与美国同类院校本科生在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上的水平差异;对正在进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院系进行案例分析,以揭示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走向;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清华自主招生学生、学业排名前5%学生、获国际大奖学生等学生亚群体的学习行为特征进行专题分析.报告对进一步改进清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走过十个年头的时候,从教育跟踪的视角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行思考,以此来评价和反馈自主招生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实施教育跟踪可以分为自主招生前的发现跟踪、学生入校后的培养跟踪和人才毕业后的质量跟踪等三个阶段,具有多重的意义。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实施教育跟踪,应选择"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的实施组织机构,运用多种制度结合的教育跟踪机制,确保信息技术与经费投入等。  相似文献   

9.
统一考试 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10.
自主招生政策实行近三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简单介绍,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高校自主招生,特别是对考生高考成绩设限这一要求进行一定分析,以期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建设"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未来30年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目前最大阻碍是"高校行政化"痼疾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阻滞。在过去的六年里,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利益障碍、管理障碍造成了高校"去行政化"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管办分离"收效甚微等问题。落实好"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将自上而下地向高校加大外部竞争压力,倒逼其打破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促使高校自内而外主动摆脱体制惯性,从内部自觉革除行政化的体制之痈,充分释放大学的办学活力。高校"去行政化"作为建设"双一流"大学整体布局中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将迎来最佳的解决契机。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立大学法人化"也许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法人化的实施,使日本国立大学迎来了其130余年历史发展上最大的变革期。"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所建立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已经8年,根据六年一个计划周期的制度设计,各国立大学法人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六年计划周期。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变、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实现学校民主人文管理的关键。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管理理念的核心要素,是当今倍受推崇的和谐教育观。作为高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引进人本管理思想,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根本,在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去年,《求是》杂志开辟建设一流大学的论坛,邀我写一篇文章,我考虑,要建一流大学,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一流大学。对一流大学不知道如何界定,就更不知道如何来引导一流大学了。我问人家,什么是一流大学?许多人说:“排名榜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一流大学嘛。”我仔细分析了排名榜,并以此  相似文献   

15.
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霞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22):43-46
大学研究型教学之"研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是研究领先的、研究取向的,也可以是研究为本的,或研究支持的.不同的涵义揭示了研究型教学中"研究"的不同侧重点.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广义地而不是狭义地理解"研究";建立研究与教学源与流的联系;创造、设计和组织特定的条件和框架;使研究与教学互动和融合,形成"研究-教学-学习"的联接体.  相似文献   

16.
卓越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大学在20世纪经历了由盛及衰的历史转变,重塑德国大学当年的辉煌已成为德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2006年开始实施的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旨在通过加大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从现有资料来看,该计划在经费资助强度,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学科与院校均衡等方面产生了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面向世纪中叶实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有一流的功能体系以及一流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突破口在大学战略管理,要进行战略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战略,用战略引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场所,其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发现及知识的应用为本质特征,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内在要求.科层化是以追求效率、统一性和服从为其基本特征.大学理念和科层化精神存在内在冲突.大学组织目标的多元化、组织内部权力来源的非职位化等特点和科层化的组织设计也存在冲突.大学虽然有科层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其实际上是一个松散耦合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我国出现的部门办学已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难以培养出科学巨匠。将部门举办的高校合并,组建新的综合性大学,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需要。在评估合并院校时,要将学科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降低办学成本与提高办学效益作为"两把尺子"进行量度。合并高校的事实说明,在学科优势组合、前沿交叉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大成立时间短等原因,其校园文化建设令人担忧,本文试图对西部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忧虑进行分析,并对其建设途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