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业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以及缺乏成就感,对学习失去兴趣或缺乏动力,感到身心俱疲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倦怠是每个学生都可能产生的普遍问题,只是程度因人而异,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家长一定要重视,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钮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28-129
近年来职业倦怠问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倦怠是指一种学习消极的心理体验,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在这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学校的学生正遭受着类似的倦怠,因而开始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在我们国家,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因此,采用叙事研究法为这类研究提供了实证的基础,为减轻和防止学习倦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会帮助我们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学习倦怠是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所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在高职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本文以学习倦怠理论为依据尝试探讨影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诸因素,以期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学习倦怠,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但又不得不为时所产生的厌烦,从而感觉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并伴有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学习倦怠不但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更会造成学习效率及质量的下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约谈的方式,对学习倦怠现象作了客观、全面的研究,并对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们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或个人心理因素等,对学习缺乏兴趣或缺乏动力,感到厌倦和身心俱疲,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学生有如下表现:认知方面——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难以应对学习任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  相似文献   

6.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13,(15):164-165
学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产生的一种由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综合症状。学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劲头和专注程度、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等方面均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学生学业倦怠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使更多的中学生远离学业倦怠的困扰,重建学习信心,重拾学习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倦怠有多种因素,老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倦怠情绪影响很大的,一堂好课往往能紧紧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防止或降低学习倦怠的情绪,本文对"好课"进行研究,从而预防学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8.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状态。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200名地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地方高校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男生的情绪耗竭程度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倦怠程度、低成就感水平不同;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除了在人格解体这一维度外,在其它维度和总分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能力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缓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9.
学习倦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化解学习压力,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却又无法逃避,导致身心俱疲、学习效能低下的一种状态。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倦怠的定义及内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的测量、学习倦怠的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拖延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01):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存在较高相关(P〈0.01);学习倦怠的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均能显著预测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状态不佳、学习行为迟滞、学习执行不足和学习拖延。因此,中学生学习倦怠是影响其学习拖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指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从而感到厌烦,产生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情绪低落、自我成就感降低等.大学生学习倦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学校和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众多,其中有领悟社会支持、考试归因方式。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及对可能获得社会支持的信念。归因是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所进行知觉和判断。学生对考试的成败所进行的原因分析会影响其行为动机,进而影  相似文献   

13.
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山西师范大学鲁正义,万秀梅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及行为举止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生理上表现为身...  相似文献   

14.
学生产生学习倦怠主要体现在缺乏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消极面对学习任务,甚至出现逃避学习的行为.通过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从社会、教育及个体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治学生学习倦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师范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倦怠是一种持续的、负性的、学习相关的状态。采用问卷法对415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师范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男生在总体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上显著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行为不当显著低于术科学生,但其成就感低显著高于文科和术科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在社会支持中是当前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田琳 《考试周刊》2014,(32):169-170
学习倦怠是大学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方面的表现更明显和突出,学习倦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对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个体因素是诸多影响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高职学生的角度探讨学习倦怠相关问题,希望对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界定了学习倦怠的概念,梳理了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结构测量与影响因素研究状况、国内关于不同类别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状况。我们认为今后在四个因方面应引起研究者所重视。一是将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学习成绩进行多因素交互分析学生学习倦怠状况;二是探究内、外源性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三是提出有针对性缓解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的对策;四是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针对性强的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相似文献   

18.
学习倦怠与学习拖延是两种典型的学习负性状态。学习倦怠是一种情绪,而学习拖延即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会以一种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根源还是与学习的消极情绪有关。那么负性学习状态是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关,或者说,能否认为具有负性学习状态的学生就一定的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呢?再者,学习倦怠的学生是否一定会引起学习拖延呢?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倦怠是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的学习情绪、心理和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情绪尤为严重。鉴于以上情况,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专业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大一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倦怠心理,大二学生的倦怠心理更为严重,而且二者在负面情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更严重,在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帮助学生缓解英语学习倦怠情绪。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习倦怠是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的学习情绪、心理和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情绪尤为严重。鉴于以上情况,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专业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大一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倦怠心理,大二学生的倦怠心理更为严重,而且二者在负面情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更严重,在消极的英语学习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帮助学生缓解英语学习倦怠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