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农民工社区教育的深度推进,农民工对于自身的主动性和反思性逐步增强.从实践经验来看,农民工社区教育可以分为知识技艺教育、公民价值观教育和批判性主体意识教育三个层次;从自我赋权视角出发,在社区教育中,农民工并不是被动的教育对象,而是积极的行动主体;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农民工不断发现资源,积极突破农民工自身能力、所处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局限.由此,农民工社区教育可以作为逐步培养公民社会基础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价值观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对于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促进儿童品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试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作一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元虎 《中国德育》2010,(12):83-86,91
公民价值观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旨在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为指针,  相似文献   

4.
核心价值观确立对消解社会冲突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发现传统价值观教育的缺陷入手,明确核心价值观确立必须把公民价值教育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个体的价值观教育中分离出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构建公民公共精神,通过符合社会现实的道德教育,发挥道德教育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的历史和时代大潮中,维护主导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各国不可忽视的一项战略任务。强化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在公民中形成认同和内化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国外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期实践中,一些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特色,给我国的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提供了大量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将高校体育规律性、时代性特点与高校体育的文化与教育、心灵与情感陶冶对个体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化过程相结合,从高校体育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研究高校体育的公民意识教育,实现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完善个体教化,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和谐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并论证了价值观培养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同时探析了价值观教育在与公民教育融合时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立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学校价值观教育历史悠久,其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体系的核心成分;价值观教育以培养具有美国精神的公民为主要目标;世界观、方法论以及道德品格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学校正式课程与各种辅助性活动是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及价值观教育方法突出道德实践能力,呈现可操作性与多元整合的特点等.这些为我国的学校德育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为出发点,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为落脚点,阐述了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公民教育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之魂,破解了公民教育的困境。一、教育目标之困境:公民抑或人民虽然从概念界定上我们可以区分"人民"与"公民",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公民教育目标却不断在将青少年教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重心开始转向了对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西藏职业院校开展公民价值观教育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在学生爱国和民族团结教育上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目标、定位、层次、内容、方式手段上的诸多问题与不足,需从凸显职教特色和分重点、分层次开展教育,注重职教生行为规范与引导、强化"沉浸式"体验,提升实训实习中的教育成效和加强平台与载体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我区职业院校公民价值观教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紧密联系。从国家整体利益探究国家层面上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定位,从教育功能探究社会层面上将社会价值取向具体化,在个人层面上使公民价值准则落实到每项教育扶贫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扶贫理念、目的、管理的指导思想,教育扶贫工作的建设实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过程。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学术意义上有利于丰富教育扶贫研究体系;实践意义上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政府、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教育扶贫的地区稳定、共同富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每个人都是在各自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价值观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这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是一个极具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等多重特征的民族国家,其社会背景复杂,不同的种族、民族之间冲突不断.为了弥合冲突且构建同质性公民身份,以色列公立学校的公民教育一方面向学生灌输犹太复国主义价值观,犹太民族历史叙事;另一方面又强调一些诸如民主、平等、宽容等普遍主义价值观.从以色列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看出,其始终处于民族...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日益为各国重视.关于公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各国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一,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在对中英两国现行公民教育教材作扼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目标、内容、编写体例三方面对此两种教材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进而反思我国公民教材可以改进的路径,以期对完善我国公民教育教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科瑞克按照公民共和主义理论为英格兰规划了公民教育的总体思路,这一思路为其追随者所坚持和扩充。科瑞克认为政治是和平应对多样性的方式,公民教育应让学生学会通过政治讨论解决意见、利益等差异性问题,从而形成政治讨论所需要的程序性价值观和公民美德,即成为有政治素质的积极公民。其追随者进一步阐释积极公民的实践特性、政治讨论的规范要求以及如何设计讨论的主题等。这种公民教育重视实践过程但轻视系统政治知识学习,从而导致受教育者政治价值观养成与政治知识学习的分离。而真正有效的公民教育应该是知识与价值观并重与相互结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20,(14):2-2
日前,在新加坡一年一度例行的国会拨款委员会教育预算辩论中,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宣布,为了给学生奠定更强的道德价值观、良好品格及应变力基础,并鼓励他们作为新加坡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新加坡教育部将在2021年推出增强版的中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增强版德育课程的内容主要有:重组目前的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从幼年开始增强道德价值观教育;更关心学生的网络健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努力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时事讨论;品格与公民教育将更进一步融入学校的其他课程与各项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新的精神文明。造就具有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不仅是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公民素质是在民主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公民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有价值引导的文化过程使人从内在本质上成为公民。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观出发,公民教育应致力于主体精神、公共意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从内容、方法和主体的教育文化过程等方面的协同性出发,思考和探索公民教育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品德和公民教育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位于中心地位,通过品德和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对家庭和社区负责,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品德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品德和公民教育是21世纪学生竞争力和学习结果的核心构成部分,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情感竞争力、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这些因素对于品德和公民教育的形成起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材料对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良好的网络材料中,中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优化网络材料对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及如何优化网络材料,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从五个方面提出一些见解。第一部分:网络、公民意识的概念及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网络材料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网络材料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第四部分: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材料来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