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节目低俗化的原因,集中在两方面:主持人之外的,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传媒泛娱乐化倾向”、“收视率压力”、“主持人选拔机制不良”等等;主持人自身的,包括“社会责任弱化、职业道德沦丧、定位不正确”等等。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评选之后,中央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委白岩松、评委会主任赵忠祥都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看他的言语和形体,最看重的还是采访能力,因为采访能力是主持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作为优秀主持人出身的评委,他们的话自然极具权威性,当然还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对于《焦点访谈》一类以采访报道为主的节目,也确实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否所有的主持人都适用这一标准呢?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繁杂,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3.
曾茜 《新闻记者》2005,(12):61-63
香港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部门 今年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节目主持人提出应使用规范普通话、主持风格大方得体不媚俗,以及严禁乱接广告误导消费者等多项要求。此一“自律公约”出台的背景即是近一年以来国内日益激烈的对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低俗化倾向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敬一丹,报道披露,1998年《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的节目占到全年节目的47%,2002年,该比例下降到17%。“舆论监督内容历史最低、收视率历史最低,观众期望值历史最低。”对于这种现象,敬一丹直言:“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5.
当人们谈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时候,往往是和新闻品牌节目《焦点访谈》联系在一起的,脱离《焦点访谈》来评论敬一丹,她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符号特征就会模糊;而当我们谈论中央电视台娱乐互动品牌节目《非常6+1》的时候,必定会从节目主持人李咏开始,因为他是《非常6+1》最重要的符号。是节目主持人造就了品牌节目,还是品牌节目成就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本文将用符号学方法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品牌节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代刚 《传媒》2001,(10):40-41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等节目。1999年,她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三大直播任务。她曾经数次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此外,她还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7.
何英杰 《新闻窗》2012,(1):57-59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传媒的重要元素,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承载着引领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社会使命。然而,当前个别主持人为名所累,为利益所困,以非常手段突破甚至破坏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审美观,导致所主持节目低俗化甚至恶俗化倾向严重。他们无心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热衷于哗众取宠;无视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以丑为美,以出位话题招揽观众;挑战道德底线,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8.
8月下旬,在全国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研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播音员、主持人和节目策划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说:“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俗化。”“抵制低俗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时下播音主持界存在的各种低俗媚俗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就播音员、主持人的品位、仪态、语言甚至衣着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同时向全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发出倡议: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树立健康公众形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出…  相似文献   

9.
现在全国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后.各省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各地也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也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各种方言说新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考察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现状,仍存在大量的语用混乱、语用失范的现象:一、语用选择呈现低俗化趋势在一些地方台,有的节目主持人喜欢嗲声嗲气地用港台腔说话,一些主持人语调油滑,充斥低级趣味的调侃,抓住一个话题胡吹乱扯,随意发挥。虽然词汇的变化体现语言发展,但现在一些主持人对社会上出现的新语汇不作分析,不作取舍,甚至热衷于用那些反映某些落后意识的词汇。当我们在节目中听到诸如“款爷”、“小蜜”、“富姐”、“老公”、“大腕”、“二把刀”、“土老冒”、“发了”、“酷毙了”等流行语汇时,我们对大众传播媒介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如此导向感到惊讶,对主持人语言的质量和节目品位  相似文献   

11.
实证性调查报道在电视舆论监督中的独特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访谈》从一开播,就以其直面社会现实,赢得了社会的喝彩,栏目本身也成为牵动中国高层领导与普通百姓的焦点,各大传媒纷纷聚焦《焦点访谈》,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一位报社的记者曾对《焦点访谈》的问世给报纸带来的压力进行评论时说:有许多报纸要花很多篇幅才能讲清楚的事情,为什么电视只需要主持人提几个问题,出几个画面就让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惊呼:作为一个以批评报道著称的节目,《焦点访谈》至今揭露报道的对象数以百计,有的被访谈揭露的对象甚至因此丢官解职,可是“为何没人告?”这与《焦点访谈》的实证性…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力度日益醒目的时候,关于“焦点”类节目如何防止“话语霸权”倾向的讨论也常常出现。那么这类节目如何防止、消弭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3.
1993年 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不但是中国电视史上新闻杂志型节目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尝试,而且也成功地推出一批观众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王志等。回眸这些如今被观众视为“名人”的主持人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来自新闻采编工作的一线,有一定的新闻采编工作水平和经验。 应该说,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等一批主持人的成长,离不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这片良好的土壤。中央台评论部的成立和《焦点访谈》节目的创立,没…  相似文献   

14.
自国家广电总局在2005年首次公开指出电视节目存在低俗化倾向之后,电视节目低俗化从2007年至今,再次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对《快乐男声》《第一次心动》《超级情感对对碰》等电视栏目和整容、丰胸类涉性电视广告一系列规范、整改或禁播通知的下达,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抵制广电节目低俗化的浪潮。《声屏世界》杂志2008年第9期上,针对中国当代电视节目所呈现出的低俗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现在《焦点访谈》节目运用暗访越来越多了,一系列成功的节目无不是运用暗访的结果。《违法收缴违民心》、《触目惊心注水肉》、《谁给私盐开绿灯》、《电线屡被盗销赃有市场》、《专卖还是专横》、《明目张胆私建墓地》等节目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暗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搞一个“出彩”的批评报道,不采用暗访是比较困难的。早期的《焦点访谈》,如《“罚”要依法》、《算命竟然有公司》、《咸宁工商生财有道》等节目采用暗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时用暗访的手法所做的《焦点访谈》节目的数量并不很多,而今天“暗…  相似文献   

16.
一、主持人节目的发展 中国的主持人事业发展较晚,从播音员播读稿件,到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媒体中,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渐完成的.“主持人”这一称谓逐渐普及,甚而替代了原有的“报幕员”、“司仪”等称谓.传统媒体中的主持人,开始以个性化的声音或荧幕形象,活跃于广播电视媒体.1980年在这一年,7月12号中央电视台原来举办的一个栏目,是现在《焦点访谈》的前身,叫《观察与思考》,正式打上了字幕,主持人庞啸.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的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然后各省各地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然后各地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我们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各种浙江乃至全国方言说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经济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重外不重内,主持人素质“营养不良”。一些经济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重形象、轻内在,重年龄、轻阅历.重口齿、轻素养,走入了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误区.影响了节目质量。在“华鹤杯”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主持人展播中.有一期《股市分析》节目,采取的是主持人在演播室采访股市专家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由播音员播报的形式.由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新闻节目增大了新闻信息量,注重深度报道。新闻背景介绍,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深受观众欢迎。目前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里都普遍采用“电视新闻主持人”这一模式。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新闻节目中开始由记者自己来担任的节目主持人,表明我国电视新闻正在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电视传播形式顺应了世界潮流,这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初,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及其主持人为代表的新的电视节目形式运作方式脱颖而出,显现出了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于是就出现了以下耐人寻味的事实: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晨钟敲开了中国电视观众亿万双惊喜的眼睛,荧屏上那些绝对称不上“俊男美女”的电视工作者走进了他们的心扉,成了他们的朋友。“长期以来中国电视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被打破了,中国电视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与观众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实现了。”随后而来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与《东方时空》共同把一大批新型节目主持人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