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20例老年室早搏患者追踪、观察15年,并与同期20例健康老人作对照,观察发现室早时17例,85%患有心血管病,其余3例15%无心血管病征象,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者15年随访期内心血管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7.3%和36.4%)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3%和10.0%CP<0.01)。长期追踪、观察到室早发生频率及复杂性的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0年12月—1996年2月共收治34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8—56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10年20例,11—20年9例,21—31年5例。有发病诱因者25例。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发现病人具有以下特点。 (1)语言表达能力障碍。本组病人均有严重呼吸性呼吸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严重受限。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门静脉宽度、血流速度、血流量对诊断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意义,我们于89年4月-90年2月对65例患者做了瞻前性的对照,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40岁,均无肝病、胃病史。观察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5-55岁,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心肺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88例心肺复苏患者,运用辨证论治理论对88例患者治疗两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天后,治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4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77%.结论:对心血管神经症以理论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与常规静脉滴注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外科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g每日1次常规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接输液泵,经肘正中静脉滴注20mg/24小时.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区胀痛、腹水、黄疸)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用药模式,可减轻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2年11月-1993年10月对接受化疗,放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0例合并应用十全补汤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十全大补汤可以增加食欲、明显减轻消化道症状及改善全身状态,并有一定减轻疼痛的作用。现就我们所作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七粉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止血的双重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止血、散血、定痛……”我们根据其散瘀止痛的原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依据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所拟定的缺血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1993-199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者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47-58岁10例,59-69岁25例,70岁以上5例。心绞痛占36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病程1天—5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40例患者中按中医辩证均以血脉瘀阻为主。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需要氧疗,而普通氧疗往往可导致气道分泌物粘稠,难以咳出,影响氧疗效果。近几年我科对部分慢阻肺病人采用加温湿化供氧,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近3年我科冬季住院慢阻肺病人,共计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6—32年,10年以上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 2 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1996~1999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30例,并与纯西医治疗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冠心病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诊断及分型。(中华内科杂志1989;20(4);2537选择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类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1997年5月至10月间采用无环鸟苷治疗手足口病患儿20例,与采用病毒唑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其疗效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 20例发病年龄最小6月,最大3岁。男12例,女8例。诊断标准:根据当地手足口病流行,临床表现以发热开始,体温37.8℃-40℃,多在38.5℃左右。继之或同时出现疱疹性口腔炎、手足及臀部斑丘疹或水疱。全部病例均无并发症。对照组30例,其  相似文献   

11.
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又名Still病,是以发热,一过性皮疹及关节肿痛、血白细胞增多且核左移、血培养阴性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院自1983年以来收治本征28例,经随访观察结果:死亡2例,缓解12例,转为慢性关节炎者8例,4例出院半年至今仍有发作。现将对本组病例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病人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2—4岁16例,5—6岁1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6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46.7。病程最短20日,最长9年。采用补肾活血汤内服、中药超声波离子导入、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结果:160例患者中,治愈104例、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效率为90.6%。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开搏通和双氢克尿噻是1988年美国高血压发现评价和治疗委员会提出新的阶梯疗法中第一线降压药物之一[1]。单独应用降压效果不够理想,剂量大时副作用多。双氢克尿噻适于轻度高血压。我们从1993年起采用双氢克尿噻联合开搏通口服,对48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单方开搏通25例作对比观察。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按文献[1]高血压分类标准,选择门诊及住院原发性中、重高血压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40~74岁。病史2~10年。其中Ⅰ期22例,Ⅱ期30例,Ⅲ期21例。中度51例,重度22例。合并冠心病20例,高心病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不同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采用植物蛋白饮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对9例血液病所致巨脾进行了脾脏抽血形态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均为住院男性病人,年龄20~58岁。骨髓纤维化3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霍奇金氏病1例。全部病例均为巨脾。经骨髓象及骨髓活检明确诊断。其中3例骨髓纤维化均为骨髓干抽。 2 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乙胺碘呋酮(胺碘酮)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抗心律失常药,现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共选择患者58例,其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2例;心肌炎并心律失常19例;风心病并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兼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例。年龄:60岁以上12例,40~60岁33例,20~40岁10例,15~20岁3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5例,结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8例,心房纤颤20例。  相似文献   

17.
1982年以来,我科对类风湿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13例,占25%,女37例,占75%,年龄最大50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5年。 1.2 视物不清,剧烈疼痛,羞明,虹膜充血肿胀明显,易后粘连,瞳孔小不圆,闭锁或膜闭。裂隙灯查,角膜后弹力层肿胀,可看到白色小  相似文献   

18.
尿潴留为肛肠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笔者自拟通淋煎治疗观察1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12~1990.12月住院肛肠术后合并急性尿潴留病人238例,随机分二组。治疗组120例,男89例,女31例。手术采用骶麻96例(1.5%利多卡因20ml),局部浸润麻醉24例(1%利多卡因15~20ml)。其中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56例,内注外切术12例,肛瘘切除术20例,肛瘘切开挂线术8例,肛周脓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以来,我们应用癫克星胶囊共治疗52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取得显著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20岁经上20例,14~20岁14例,10岁以下18例;病程10年以上19例,5~10年15例,5年以下18例,脑电图检查:异常者43例,正常者9例。全部病例选择按《精神病学》中癫痫及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及分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5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其术前全身及营养情况做详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防治低血压;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该15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做了肝叶切除术,无1例手术死亡,其中,伤口感染20例,膈下感染10例,胆漏55例,肺部感染15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0例共8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53.0%,疗效优良率为77.8%,残石率为21.0%,结石复发率为8.7%。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增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