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启蒙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父母多多研究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的家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情况,探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怎么做,才会让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组成的。在家庭中,孩子是受教育者,父母、家庭当然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理面貌,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都会在孩子的品德行为,心理水平上有所反映。因此,家庭教育质量高低对于子女的成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即获得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才是家庭教育的双赢。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过程令双方身心愉悦,教育效果更具实践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认识道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震 《学子》2014,(3):18-18
正就一些教育学的理论来看,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孩子在无形中接受最开始的教育氛围。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幼儿园的教育构成了幼儿教育一套完整的环境,这三者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父母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的全过程,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特长掌握要更加权威,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帮孩子参加一些  相似文献   

5.
关注、强调和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提倡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自我教育、孩子的自身教育。父母要通过自我教育,学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孩子的自身教育。合格的父母需要学习。要教育家长做职业父母,专业父母,真正有能力养育孩子的父母。要教育父亲学会做"人"父,教育母亲做好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要让家长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欣华 《中国教师》2009,(Z1):423-423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没有人能断言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接受过强制教育和惩戒教育,所以,强制教育、惩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孩子先天和遗传的好坏取决于父母的品行,即父母的道德水平。但是,随着后天的培养,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会使孩子的特征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俞雪芽 《家长》2008,(1):25-2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终生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夫妻之间观点和方式的一致性。夫妻之间的矛盾和无休止的争执,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接受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0):187-188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母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无私、无限的爱,其影响和作用不可估量。爱是教育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去爱孩子显得尤为重要。父母要了解亲子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主要特点,掌握亲子教育的方法与步骤,需要遵循若干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尊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11.
祁娟 《新课程研究》2012,(7):184-186
父母的信任教育也对幼儿的人际信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大班幼儿的信任水平是受信任对象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影响;父母的信任教育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较少提及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感觉到环境相对值得信任;年龄越大的母亲,提供给孩子的信任教育就越多;父母的信任教育可能影响儿童对陌生小朋友的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每个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抱怨,下面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一、不要拿自身的付出抱怨现在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总觉得为孩子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因而陷入一种烦躁的状态.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因此,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多地“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5):23-24
孩子最早感知到、最经常、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言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父母好榜样的示范教育,就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特别是性格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言行不正,孩子很难正直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知识和科技时代下,所有的人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孩子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树立的榜样和家庭教育理念如何。  相似文献   

15.
由父母把孩子抚养成人,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关爱和引导.使之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是把孩子培育成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17.
每每谈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可以不夸张地说,这种惯性思维是导致孩子成长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在这种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中,父母是当然的主角,是主动的,是行动的发起者;孩子是配角,是被动的,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往往容易养成承担一切、主宰一切的习惯,慢慢地也就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当父母希望孩子担当的时候,孩子却不愿也不知如何担当了。  相似文献   

18.
寒羽 《家长》2012,(2):62-62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最令父母头疼。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杰.麦克因特里的力作《与孩子一起成长:青春期家庭教育10步法》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的办法,使父母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子女。  相似文献   

19.
《人生十六七》2011,(9):31-31
现代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孩子的成绩,为孩子创造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条件,但是却少有父母关心孩子一辈子的“理财教育”。多数父母会认为,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再来和孩子谈谈理财问题,认为让孩子太早接触金钱不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提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斥责:“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向别人炫耀:...  相似文献   

20.
校长的话: 为人父母者,大都对孩子寄予厚望。殊不知,孩子也对父母有很多要求。但是,许多做父母的却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了解孩子,又何谈教育孩子!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