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毕业那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知道我这一打算的人,都认为我是在白日做梦。因为该公司用人挑剔得特别厉害,很多前往应聘的大学生,都被挡在了门外,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既无文凭,又无资历。  但一个月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我走进了该公司的企划部,半年后成为该部的部长。当有人问及我成功的秘诀时,我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向公司的老总写了一封信,描绘了一番假如我进了公司,企划部将会如何如何发展的美妙的梦想,至于进入企划部以后,我也只是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大家的群体智慧…  相似文献   

2.
两瓶茅台酒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家公司的准职员。上班第二天.老总让我帮助他整理办公室。在办公室一个角落.我清理出两瓶布满灰尘的茅台酒。我把酒瓶抹干净.正准备放回原处.听到老总说“把这两瓶酒拿到你的办公室吧”于是,我就把这两瓶茅台酒拿回自己的办公室.放进了文件柜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3.
我大学本科毕业那年有了第一份工作,在小县城一家国有企业给老总当文秘。就在我准备上班的前一天,有好心的朋友劝我:“你真打算到那个单位工作吗?”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朋友说:“等你去你就知道了,那个单位历来就有窝里斗的传统,前几年告状告得很凶。到那个单位当一个普通职工还行,要当老总的文秘,等于站在风口浪尖上,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  相似文献   

4.
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傻”,光为别人做嫁衣。可如今他已是两家大公司的老总,开着私家车出入校园,最牛的是,他一个二本学院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却让武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为他打工。他坚信,“傻人有傻福”。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我的竞争对手纷纷落马,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与我去迎接最后的面试。这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我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我们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约一个小时左右,我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我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我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结果令我吃惊和恼火——我落聘了!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我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贾平凹所描绘的陕西商州一带的青山绿水,人杰地灵让人好生向往。可是,实际上巴山以北、秦岭之南这片山窝窝里,人们生活得那个艰难,恐怕只有那里的乡亲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到。亚通公司在商南县就算是一个大企业了。所以,1992年,当瘦瘦弱弱、少言寡语的杨广才从商南职业高中财会专业毕业,进了亚通公司刺绣分公司当了一个普通的见习会计,就让人好一阵子羡慕。时间到了1994年,亚通公司花炮厂需要一个“顶用”的财务人员,公司经理们仔细推敲了一回现有的可用之才,杨广才随之被安排到花炮厂会计这个“特重要”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7.
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离开家乡济南到上海谋发展,凭借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本领,很快成了浦东一家网络公司的白领打工妹。起初,这家公司做的是一个综合类网站,后来“海归派”老总意识到综合网站不好做,果断关闭原有网站,独辟蹊径创办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白领社交网。后来随着众多网络公司的跟风,公司的发展前景又显得黯淡下来。  相似文献   

8.
陈骁 《上海教育》2003,(9B):22-23
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有一个特色活动——“老总沙龙”,这个活动集结了二工大新校区所在的金桥出口加工区中大部分知名企业的企业家。李进说,举办“老总沙龙”意在通过这个形式邀请浦东新区企业界人士来校考察。现在这一沙龙的规模不断扩大,通用、贝尔.大众、西门子、汇丰、宝钢、日立、夏普、松下等公司的老总纷纷加入。  相似文献   

9.
这是大豪公司的老总说的一件陈年旧事—— 我读初三时,学校决定:将各班成绩差的学生剔出来,组成一个“差班”。据说此举是“弃卒保马”、“丢车保帅”,避免几个“烂苹果”带坏整筐“好苹果”,确保学校明年达到应有的升学率。  相似文献   

10.
到那所知名大企业———“方正电器公司”竞聘,我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进入到面试这最后一关。面试当天,我和另一位应聘者准时而至。该公司老总在与我们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突然说道:“经考核,你们俩人都很出色,都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就在刚才,有人向消协投诉了我们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太阳电器公司’。由于他们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起一场恶性事故,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如果你们是销售部经理,对此有什么举措?”10分钟后,我先被叫到老总的办公室。老总直奔主题:“春康先生,请讲讲您的看法。”我稍微一顿,特…  相似文献   

11.
两元钱细节     
去年年底,任公司财务经理的我和公司人事经理计划招一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让我们改变主意的起因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个女大学生当场拿出了两块钱。  相似文献   

12.
阴谋的滋味     
只听“轰隆”一声,我眼前一亮,落在了一棵大树上。我低头一看,天啊,在这个广场上,少说也有几万人,他们在喊:“我们的祖先———龙来了!”我心想:原来他们就是龙的传人啊。一个男人走过来,他鞠了一个躬,说:“尊敬的龙先生,我是菖菖龙形象公司的老总,希望您能与我合作,做本地区公  相似文献   

13.
家里新买了一台电脑。电脑公司的老总说,配一位公司最好的电脑工程师来为你调试电脑并安装软件。随后,老总喊出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一看见我就热情地喊:“俞老师!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小崔,崔小峰。”看着我一脸的疑惑,小崔说:“就是那个矮个子、黑皮肤,成绩不好,却老喜欢捣乱的孩子。”“哦,我想起来了,你家开了个杂货店,你开始是个叫我头疼的孩子,可后来你的数学成绩越来越棒!”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一边熟练地装着电脑上的各种配件,一边和我聊:“俞老师,你知道吗,就在那棵高大的松树下,您那样专注地听我讲话,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尊重,以前从来没有哪位老师肯听我说出心里话。”  相似文献   

14.
麦克 《职业技术》2007,(5):20-20
我和Simon同一个月进公司。我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当时有三四家公司有意录用我,因为我现在公司的老板最赏识我,所以我投身到这家合资公司。Simon是大专毕业,好像还是找了熟人帮忙才进公司的,他的英文名字还是我帮他起的呢。而现在,毕业6年后,他已经是上海分公司代总经理(原总经理调到新加坡),我却只是一个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15.
一位软件公司的老总在接受一个大学生面试时,拿出了一个魔方说:“请你把它弄成六面六种颜色。你看着,我来示范一遍。”不一会儿,魔方就呈现出六面六种颜色。“看到了吧,你也来一遍。”看到大学生面露难色,这位老总说:“你可以拿回去考虑,我可以等到周五。”大学生走后,站在一旁的朋友问这位老总:“这对你选拔人才有什么帮助吗?”这位老总自信地说:“我可以据此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职务。”“你有什么奥秘吗?”“很简单,如果他周三前就可以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别人,他很有人缘,可以胜任客户服务部的工作;如果他当天就可以把魔方拿回来,说明他非…  相似文献   

16.
25年与经验     
某公司一名职员在该公司工作了整整25年。25年来,他在这家公司的同一个部门用同样的方法工作,他拿的薪水也是多年不变。一天,他去找公司老总,要求增加工资,晋升职务。他的理由是:“我毕竟有25年的工作经验了。”“我亲爱的伙计,”老总叹了口气说,“你并没有25年的工作经验,25年来你只有一种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现省 《河北教育》2010,(11):33-33
我的故事还得从“辞旧迎新”时说起。2009年第二学期末,送走了一个毕业班,秋季开学后我又迎采了一个“新”班。在接班之前,我就知道这又是一个“刺头团队”。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有一个特色活动——“老总沙龙”.这个活动集结了二工大新校区所在的金桥出口加工区中大部分知名企业的企业家。李进说.举办“老总沙龙”意在通过这个形式邀请浦东新区企业界人士来校考察。现在这一沙龙的规模不断扩大。通用、贝尔、大众、西门子、汇丰、宝钢、日立、夏普、松下等公司的老总纷纷加入。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公司的老总在接待一个面试者时,拿出一个魔方说:“请你把它弄成六面六种颜色。我先示范一遍。”不一会儿,魔方就呈现出六面六种颜色。看到大学生面露难色,老总说:“你可以拿回去考虑,我可以等到周五。”  相似文献   

20.
自由鸟 《大学时代》2004,(11):28-30
2003年7月才从湖北工学院毕业的晏妮,在武昌最好的写字楼租了一间70平方米的办公室,经营着一家名叫“尼瑞企划·设计机构”的公司,开业不到半年便在业界有了不小的轰动。这家连老板和10名员工在内年龄都不到25岁的超年轻公司所取得的成就,令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大跌眼镜,而晏妮这位年仅23岁的老总更为人所称道。对此,晏妮绽放一脸美丽的笑容说:“只要有理想就有成功的可能。我的生活如今像被抽打的陀螺,走上轨道就不能停止转动,然而我喜欢这种忙碌的感觉,我们的公司一直在赚钱,现在我的目标是:3年赚到10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