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那么,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素养呢?一、用关爱和真诚打造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爱,首先是尊重。  相似文献   

2.
曾柳凤  梁淑媚 《辅导员》2009,(19):53-5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他还说:“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完满的精神生活。”是的,健康的心理是人的发展的中枢,是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卞恩鸿 《生活教育》2012,(11):37-38
什么是教育?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举动,收成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成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成一种命运"。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心灵接触的一种形式,它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引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大部分教师不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出发点,而把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7.
什么才是当今中学生们的阅读最爱?什么才能有魅力把当今中学生们那点少得可怜的课余时间吸引呢?可以肯定地说:只有小小说。小小说是他们释放内心焦虑的时光隧道,是他们心灵憩息的一小块绿地。  相似文献   

8.
杨园园 《考试周刊》2011,(79):51-52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的知识教育人类是不够的。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那么,该用什么来教育人类呢?教育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了我们回答:"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土壤。善良情感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如果青少年时期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9.
王桂秀 《现代语文》2009,(12):81-8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如果能和情感因素相结合,就更易于发挥教学的潜力,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下面是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情感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赵飞 《贵州教育》2012,(24):29-30
有用的语文一次会议上,一位曾经是语文老师而今是某杂志社的编辑说:"语文学习的意义在于什么?作为老师,你能拍着胸脯说,学生若干年后还能记得曾经的某一节令人愉悦的语文课吗?学生从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究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11.
赵印 《考试周刊》2010,(53):51-51
如果说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把传授知识当作教学工作的唯一目的,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教师如何让"质疑"伴随着我们所有的学习过程呢?  相似文献   

1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当前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更富有自信心、责任心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他的话从侧面说明了音乐课堂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既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快乐,又让他们在愉悦中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让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我认为,不妨从课堂教学的细微处入手。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主要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在于对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首先就是对学生的爱。教育者不热爱儿童,教师不热爱孩子,就如同歌唱家没有嗓子,音乐家没有听力,绘画家没有色感,即便是有深厚的教育理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都将会无用武之地。教师的工作决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在与学生不断地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中传授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地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三贤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以启发、追问的功夫见长.让我们先看苏格拉底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学生问苏格拉底:"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怎样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学生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学生说:"是干净人."  相似文献   

16.
这篇以“教育”为题材的“小小说”,蕴涵深刻而语言清新自然。读它,恰似品尝一枚耐人咀嚼的橄榄果,愈嚼味愈美,满口余香,韵味不尽——让人从中受到启迪——“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信念”就能收获到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篇小说,人们往往掩卷沉思:是什么使一个小村子变成“大学村”呢?这位老教师是如何“给学生预测”?为什么他们不能把“秘密”说出来呢?……这里面蕴涵着些什么道理?从故事中我们应谊吸取什么有益的经验呢?……故事意蕴丰厚,寓意隽永,洋溢着思辨与哲理的色彩,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王月红 《考试周刊》2009,(50):234-234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面对21世纪人才的需要,"授之以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教师是智慧的启迪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启蒙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有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在于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样子?语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我觉得,语文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指向生命的发展,提升人的素养,助人成长、使人成“人”。或者可以这样说:语文,是使人自由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仲玲 《生活教育》2012,(1):39-43
教育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这样告诉我们:"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哲学家罗素也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为此,自2002年办学以来,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一直恪守"厚德博学,立志成才"的校训,  相似文献   

20.
王福盛 《考试周刊》2011,(11):39-39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尤其如此。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