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鹏 《当代传播》2000,(4):47-48,72
轰轰烈烈的上海“财富论坛” ,可谓是1999年秋天中国新闻传播界关注的重大事件。围绕“财富论坛”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国内各大媒体 ,给予了空前的关注 ,特别是对财经类报刊以及电视节目来说 ,这可能是仅次于建国50周年大庆之外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一大热门新闻。据报载 ,有600名国内外记者参与报道这次年会。财经工商杂志一直是笔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笔者已经从事15年经济新闻采编 ,对国内与英美的主要财经报刊近些年收集、阅读的较多 ,比较熟悉经济报刊情况。作为媒介经济学者与报刊市场观察分析家 ,笔者在此就自己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体对“’99财富论坛”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9财富论坛”是最近国人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事情之一。据悉,报名采访此次会议的中外记者约有600人,可谓不少。这为进行媒体分析提供了一个素材。本文希望借此机会比较中外新闻机构特别是中美媒体对本次会议的报道,进而说明两者间在新闻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本文中中国新闻机构对“’99财富论坛”的报道选自新华社网页中的“财富论坛”专题,并被笔者视为具有足够代表性。外国新闻媒体选取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以及美国四大电视网(ABC、CBS、NBC、CNN),也被视为有足够代表性。选取时…  相似文献   

3.
刘星 《新闻世界》2013,(10):289-290
作为财富论坛举办地成都的两家报纸《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有明显的差异,这两家报纸究竟是如何处理这次报道的呢?本文对这两家报纸为期三天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找出其中同质化内容和差异化处理的内容,试图分析和总结出同质题材差异化处理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石坚 《新闻知识》2006,(4):73-75
改革会议新闻的攻坚战已经进行两年多了,对规范会议报道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起色并不大。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的会议报道写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并无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曰:面目依旧。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媒介所报道的会议新闻相比,我国媒体报道的会议新闻都有一个通病,即缺少背景材料和直接引语,这也是中国新闻文风的两大“癌症”,“痼疾”不除,会议新闻写作难以出新。下面,让我们以外电关于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开幕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不同时期的新闻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关注的对象是以白话报刊为载体的晚清新闻语言.截至目前,学界对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学、史学、新闻学、语言学等角度.笔者选择五种报刊进行深入考察,分别为《杭州白话报》(1901-1903)、《中国白话报》(1903-1904)、《安徽俗话报》(1904-1905)、《京话日报》(1904-1905)、《第一晋话报》(1905-1906),总字数为300万字.笔者希望通过对其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促进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力图对这一过渡时期的新闻语言面貌有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8.
明洁 《新闻知识》2006,(6):55-57
有新闻学者说过,“不研究报刊(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国报刊(新闻事业)的历史。”①这句话还有一半,“不研究新闻评论,就无法深入理解新闻事业的灵魂”。离开了新闻评论,只能成为新闻职业学和技术学,无法成为涉及哲学、政治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等等在内的既边缘更主流的大学科。②新闻评论是专门传播意见性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③新闻评论的兴起,是近年来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各个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的论坛,《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97岁末刊载了《新闻:图片的地位及其他》一文,对报刊中如何运用图片,加强报道力度和深度提出不少有益见地,读后感触颇深,获益匪浅。但对其最后一节,认为图片也可做加减法,不敢苟同。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铁则。任何人、任何媒体都不能越雷池半步。新闻图片也是新闻的  相似文献   

10.
刘香成:1951年,出生于香港。1979年~1993年,先后担任《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 1992年,因报道前苏联解体,与同事分享普利策新闻奖“现场新闻摄影奖” 1994年~1997年,在香港创办国际化中文刊物《中月刊》 1997年~2000年,就任时代华纳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成功组织了上海“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 2000年,出任新闻集团(中国)常务副总裁、星空传媒集团副总裁  相似文献   

11.
’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早已闭幕,一场中外媒体新闻大战的硝烟也已散去。正像《财富》给上海带来财富一样,这场新闻战也给新闻界留下了许多“财富”。本文就几个方面比较一下中外媒体报道的不同和我们从中得到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读《新闻与写怍》1989年8期上刊载蓝鸿文同志文章《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其文说“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标志着我国近代报刊的开始”。这引起了我对中国近代报刊起始的思考。怎样认识中国近代报刊的起始呢?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来决定呢?还是以历史上最先找到的某种正式出版报刊来决定呢?这是一个应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李毅刚报道:在亚洲最大跨声速风洞2.4米风洞增压调试现场工作的半年时间内,青年科技干部张军就在《科技日报》、《中国军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省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近30篇,这是总装驻川某部“围绕重点试验任务搞报道,在科技干部中间培养新闻骨干”措施实施三年以来所得到的积极回报。目前为止,该部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已发展到50多人,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稿件600多篇。总装驻川某部注重在科技干部中培养新闻骨干@李毅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日前,由《北京晨报》发起,全国20家晨(早)报共同主办、《北京晨报》和《新闻与写作》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全国晨(早)报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初小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以及20家晨(早)报代表近百人出席论坛。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在论坛上发表致辞。他在总结过去一年全国报纸出版界取得的工作成绩后,也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新闻出版工作存在的问题,希望与会各晨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贵珍同志《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深思再三,对此观点也不敢苟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新闻界公认的。这就是说,别人做的新闻事实,通过记者和传播手段(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告诉读者,听  相似文献   

16.
牟柳  周愿 《青年记者》2017,(26):79-80
《体坛周报》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专业报纸之一,在体育报刊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标题、新闻文本、新闻体裁三个方面分析《体坛周报》的头版报道特色,以期为其他媒体的体育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处天山北麓的武警8660部队后勤部积极做好明年《新闻与成才》的宣传订阅工作,确保全体报道人员人手一份。近几年来,这个部队后勤部为提高报道人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坚持把《新闻与成才》作为报道人员业务学习的必修教材,使报道员们从中尝到了甜头。目前已有85%的同志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见了稿。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他们专门拨出专项经费,为机关及所属分队的23名报道骨干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与成才》。武警8660部队后勤部做好新年度《新闻与成才》征订工作@景双善@马亚俊  相似文献   

18.
翟宁 《东南传播》2010,(12):79-80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申报》前期的新闻理论:报刊的性质、报刊的功能、新闻的报道原则、新闻自由、新闻从业人员。这些理论,在近代中国报业发端之际,提高了人们对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开创了"有闻必录"的报道方法,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一则新闻:《寻找万元捐款者 寻出一群捐款人》。新闻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文摘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转摘转播,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反响。湖北武汉地区的报刊更是争相作了报道。 这则新闻由《武钢工人报》策划而成,是《武钢工人报》1999年的“第一新闻行动”。用该报编辑部的话说,它是企业报面临激烈新闻竞争,高扬主旋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尝试;是献给兔年新春的一朵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