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10年底"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得立项,成为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标志。目前正在做的研究项目有"神话历史"丛书,已出版《儒家神话》、《宝岛诸神——台湾神话历史古层》、《韩国神话历史》等成果。2010年出版的《文学人类学教程》被视为该新学科奠基作,书中对"文学何为"问题作出启发性的新阐释。叶舒宪认为,文学人类学是重新打通文史哲界限,衔接"世界眼光"和"中国学问"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易中天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文化与文学的论争,同时也引起有关学者和媒体关系的争辩。《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而易中天也激活了《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以通俗的语言、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立体的传媒手段等并借助学术明星来传播经典的学术文化,赢得了广大观众,形成电视栏目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他在《择书如择偶》一文中大致阐述了他的凑书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国学热在2009年继续升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袁腾飞是2009年聚光灯下的主唱。易中天穿梭于全国各地,上节目,作讲座。一桩毒舌门事件将易中天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  相似文献   

5.
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一开讲,万千观众就痴醉于他的儒雅而风趣的品说当中。其实,易中天的“品说”中并没有什么新的历史材料,也没有什么惊世结论。为什么他的品说就那样吸引人呢?笔者认为他靠的就是“说”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文学人类学的要旨是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方法研究文学。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原始主义批评与神话原型批评。少数民族爱情文学作品《龙朱》和《黑骏马》具有原始主义、半原始主义的典型特征以及"原型"的深层意蕴,作家于文本中对"人性"进行了细致的观照。  相似文献   

7.
石慧萍 《考试周刊》2014,(47):31-31
正《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从褒贬争论中走到现在,没有更辉煌,收视率下滑,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曾发表文章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课堂上,很多教师"清浅化"地处理教材,课堂上热热闹闹,似乎这样才是生动的课堂。不知道看过《百家讲坛》的观众,有多少被激发了阅读《论语》、《三国演义》等原著的兴趣,课堂下经典依然冷冷清  相似文献   

8.
一 理论背景 文学概论,作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必修的文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历来为高校中文专业教学所重视,这一点从文学概论教材的大量编写和出版的情况中可以得到证实。据粗略统计,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有意识地组织编写文学概论教材以来至今,在仅仅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就编写、出版了以《文学概论》、《文艺学概论》、《文学新论》、《文艺学新论》、《文学的基本原理》、《文艺理论教程》、《艺术生产原理》等各种命称命名的各类文学概论教材近百部。其中,仅从1980年到1986年的短短六年时间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概论教材就有20多部。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各院校自行编写使用而未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百家讲坛》风靡一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再次观看《百家讲坛》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的讲学后,还是很受启发,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该向他们学学教师语言,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人类学立场与美学新思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但声势可观,而且在学科建制上也逐步得到健全和巩固,如复旦大学中文系1995年始率先在国内高校开设本科生系列课程《人类学美学》和《艺术人类学》等,1998年始招收这方面的硕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人类学方向的博士生。此外,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2.
我在代云红的博士论文《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里读到萧兵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学术研究,特别是传统考据学(或他所谓“古典考释学”)的“多重证据法”。2014年,又看到他在《中国早期艺术的文化释读》(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里极力提倡“有证据的假说”。近年学术界很重视证据问题。我在南京、上海等地多次就此采访了萧兵。现将记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杰 ,男 ,汉族 ,江苏无锡人 ,中共党员 ,1 95 7年 1 0月 1日生。 1 982年 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 ,1 988年 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1 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广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东方丛刊》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副主编。王杰教授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和审美人类学研究。主讲本科课程《文学概论》、《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西方美学思潮》、《审美人类学研究》等。 1 992年起…  相似文献   

14.
辨证分析王国维《红楼梦》悲剧观,需要放于整个中西文学史中加以考究。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红楼梦》作为传统文学之一并无悲剧可言,其现代文学悲剧属性主要表现在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族群、政治、社会、精神等外部领域。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夏季在重庆永川举办的教育部首届"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上,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性质得到再次界定,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符号学、教育学等不同视角进行了跨学科的讲述与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6.
我视儿子为一所学校,我要做那里最好的学生。这是我给亲爱的儿子一生的承诺。——题记一这些日子,儿子成了"易中天迷"。他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部分,一遍又一遍地读《易中天品三国》,外带着重新细读了《三国演义》,甚至还  相似文献   

17.
陆薇 《家庭教育》2010,(10):14-15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文学硕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20.
张绍娟 《现代语文》2009,(7):141-142
了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剧本《凯撒大帝》的情景、人物、语言等进行分析,来探讨“戏剧反讽”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而分析《凯撒大帝》剧中人物的矛盾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