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泰山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不仅是自然文化的宝库,而且也是人文文化的宝库,就人文文化而言,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其内容正反映了色彩斑斓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四四方方方块字,堂堂正正中国人。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认识汉字,特别是书写汉字的过程,既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习得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中耳濡目染陶冶性情、净化情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文化融入《日语视听说》课程,能够在培养学生日语视、听、说综合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必要构建具有文化自信内涵的新型《日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提高师生的中国文化自觉意识,重视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导入,在学科竞赛中激励学生关注中国文化,借助新媒介平台,全面挖掘中国文化,这是推进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在中日文化互鉴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蓄积力量,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才能构筑防线,抵御不良文化入侵。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孝红波 《英语广场》2023,(16):56-60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要想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MTI研究生翻译教学策略,旨在提升MTI研究生的语言技能、翻译素养和文化自信,培养“翻译+专业+技术”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7.
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图书馆,是传承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枢纽,是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地位不仅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张梅 《教育与职业》2006,(11):47-48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接受和传播先进文化方面,大学生历来都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时代的先锋。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是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指自近代以降迄及五四前后,在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精神为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力图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方文化,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文化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实出路的一种思想文化倾向。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保守主义主要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的,文学上的保守主义只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存在,它与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一直是作为文化激进主义的反对力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刘强 《广东教育》2006,(9):57-58
“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呢?……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所以所谓中国文化已经崩溃到根,已根本动摇,也就是说中国的乡村已经崩溃,中国的老道理已经动摇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跨文化交际教学首先应培养的能力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从中国文化知识被忽视以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失语两个方面,探讨了为什么要首先培养这种能力;分别从引入中国文化词汇、倡导英汉对比教学、重视中国文化知识能力、正确对待文化规约问题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是异族文化,而首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中国现代家庭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网罟与中国文化的凝固力;二是高尚的淑女与中国文化的惰性;三是寡妇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变态母爱;四是少者形象与中国文化的老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指的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组合。中国拥有多元的文化,其中有些相对重要一些。那种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大一统文化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分享”着同一种思想和制度的个体。其实相反,中国的民族、地域、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多样性,长期以来,产生了若干不同的文化,是相当多采的。  相似文献   

14.
刘洋 《海外英语》2023,(8):173-175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语言是传递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作为培养高等优秀人才的重要语言科目之一,成了大学教育管理者们首要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有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现阶段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入,导致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文化的缺失。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中国优秀文化与英语语言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中国优秀文化的原因、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缓解中国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成为我国优秀文化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独立的,而又没有完全封闭对外交流,对外交流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只能使中国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两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是主要的,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在不断吸收新的成分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水旱灾害的频繁使封建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更加激化,从而推动中国古代历史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创造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文化陈士衡一、必须注意中国的国情外国的大学管理文化,是在该国国情条件下形成的。借鉴国外大学管理文化的经验时,必须注意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建设中国大学管理文化时,应注意以下中国特点:一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既有孔孟儒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历史必然。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体现中国文化的时代风貌,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19.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王馨悦 《英语广场》2023,(10):108-111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同时也具有必要性。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既是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需求。本文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