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磁钉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每天都用小磁钉把自己的美术作品贴到黑板上。但是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小磁钉的认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清楚。一天,在玩室内自选游戏时,有几位小朋友用小磁钉互相吸着玩儿。我问他们:“小磁钉都能干什么呀?”乐乐说:“小磁钉能互相吸着玩。”明明说:“小磁钉能吸到黑板上。”豆豆说:“小磁钉能吸到纸。”我发现了问题,接过话茬问:“真的?小磁钉能把纸吸起来?”孩子们抢着说:“能,能吸纸。您看,黑板上的画不都是纸的吗。”原来,孩子们每天用小磁钉把自己的美术作品贴到黑板上,以为小磁钉吸的是纸。…  相似文献   

2.
玩是幼儿的天性,不管哪个幼儿都爱玩。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是老师的责任。有一天课间休息,十多名幼儿在墙边观察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苍蝇,我也凑过去助兴。孩子们在争论:“哎,蚂蚁怎么会排队?”“它们有大王,是大王叫它们排队的。”“大王怎么对它们说话呢?”我便告诉他们,蚂蚁为了不使同伴迷路,会沿路排出一些粘液,别的妈蚁就会顺着粘液的气味过来,这样就排起队伍来了。说到蚂蚁怎么说话,我叫他们先仔细看看地上的蚂蚁,于是他们发现了:“来去的蚂蚁爬着爬着就会碰头的。”我说:“碰头就是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说话’,蚂蚁的头上有两个触角,它们就是通过触角来和对方‘讲话’的。”我捉住一只大一点的蚂蚁让他们看,他们都高兴地说:“看到了!看到了!”我还讲:“蚂蚁很团结,蚂蚁这么小,联合起来能扛这么大的一只苍蝇,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这一点你们应该向蚂蚁学习,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使幼儿意外地获得了知识,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3.
这段时间,班上的男孩子经常不约而同地跑到郭威身边,嘀嘀咕咕地谈论着什么。这天,我悄悄地走过去想听听他们究竟在说什么,结果被发现了:“张老师来了!”——孩子们似乎不想让我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这下我就更好奇了:“你们在玩什么?能和我一起玩吗?”凯雄脱口而出:“我们在玩宠物小精灵,很好玩的!”“是吗?我也看过电视上演的宠物小精灵!”为了取得孩子们的信任,我接着说:“我知道皮卡丘,它好可爱哦!”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像是找到了知音,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起自己认识的宠物小精灵来。郭威指着图片说:“这是可达鸭,它平时看起来笨笨的,可是它攻击敌人时很厉害!”凯雄激动地挥舞着图片说:“张老师你看,这是臭臭  相似文献   

4.
课题生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对小枕头很感兴趣,午睡时他们一会儿抱抱小枕头,一会儿又抛接小枕头,非常开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垫,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认知经验,得到一些动作发展呢?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快乐地玩,我设计了蚂蚁妈妈带蚂蚁宝宝玩"面包"的情节,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和情景性.  相似文献   

5.
“蚂蚁真勤劳哇!”“是啊,整天看见它们在忙着。”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蚂蚁成了动物界的楷模,人们都称赞它的勤劳。可是,今天我却发现,原来蚂蚁也会干“偷懒”的事儿。早上,我刚起床,便急忙给凉台上的月季花浇水,忽然看见叶子上有一只小虫,我断定它是一只小蚜虫。我气愤极了,它竟敢吃我宝贝花的叶子,太可恶了!我抬手正想把它抓走,碎尸万断,却又发现一些蚂蚁正在叶子上爬。我想,它们可能是来吃掉这只坏蚜虫的。好奇心促使我蹲下身来,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那些蚂蚁不停地拍着蚜虫的屁股,可是蚜虫一动也不动。突然,它排出一团粪便,蚂蚁们都争着去舔吃。看见蚂蚁不吃蚜虫,却吃蚜虫粪便,我一下子厌恶起蚂蚁来,抬手使劲拍了拍叶子,蚂蚁和蚜虫都纷纷落下来……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对许多小昆虫、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像小蚂蚁、小蝴蝶、小蜻蜓等,每次在院子里活动时,总能看见许多孩子蹲在树下看蚂蚁、看蚯蚓等。今天,孩子们又在看小蚂蚁了,他们看见小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正在运馒头渣。这时宇宇跑过来,伸脚就要踩小蚂蚁,张晗急忙说:“别踩小蚂蚁,你把它踩死了,它的妈妈就找不到它了,多伤心呀。”我轻轻走过去,对孩子们说:“是呀,我们要爱护小蚂蚁。那么你们知道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吗?”有的说:“蚂蚁会运东西。”有的说:“蚂蚁会爬树。”佳鸣问:“老师,蚂蚁会游泳吗?”这个问题把我给难住了,当时还真给不了孩子确切…  相似文献   

7.
说起昆虫的怪事,大家一定想问,到底是什么怪事?怪在哪里?这个怪事有趣得很呢!前年,我在老家安徽。一天,我和奶奶在菜园里摘菜,我这边瞧瞧,那边看看,突然发现一群蚂蚁从茄子这边连到白菜那边,我觉得非常有趣,就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两只蚂蚁在蚜虫的屁股上拍打着,蚂蚁刚拍了几下蚜虫的屁股,蚜虫就拉出了粪便,蚂蚁连忙赶去吃,我心想:好脏的蚂蚁,居然在吃粪便。后来奶奶问我在干什么,我把蚂蚁吃粪便的经过说给奶奶听。她告诉我:“蚜虫吃的是菜叶的汁水,它的粪便好像蜜蜂的蜜一样,蚂蚁喜欢吃甜的东西,它跟在蚜虫后面就不愁没有吃的了。”日常生…  相似文献   

8.
我发现自己还像个孩子,至少还像个孩子似地好奇、好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希望和孩子们相通。 我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孩子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地玩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而且课后也玩个没完;不仅跟学习有关的,而且还节外生枝,玩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轮《肥皂泡》教下来,我就玩出了“新水平”,能把肥皂泡吹得比篮球还大,让它在教室上空晃荡,那高兴劲,那情景,整个课堂都会沸腾,谁不想试一试呢?于是课内的、课外的研究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开始了。 我去捉蚂蚁,常会忍不住跟蚂蚁玩起来。有一次引来一帮看  相似文献   

9.
暑假里的一天,我随着姐姐到楼下去玩捉迷藏。当我藏在一棵大树底下时,我发现那儿有一只蚂蚁和一只西瓜虫正面对面对峙着。西瓜虫的身后有一粒玉米。我赶紧叫姐姐过来观看。姐姐见了笑着说:“你等着吧!接下来有好戏看了。”只见蚂蚁和西瓜虫僵持了好长时间,忽然蚂蚁掉头走了。我有点泄气了,对姐姐说:“这有什么好看的,蚂蚁当逃兵了。”姐姐说:“别那么早下结论,再看一会儿。”过了不多时间,只见一群蚂蚁匆匆赶过来,站在了西瓜虫面前,领头的蚂蚁向后一转身,用触须碰了碰后面一只蚂蚁的触须,似乎在说:“兄弟们,不用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  相似文献   

10.
那一天,我经过邻居家菜园的时候,忽然看见有几粒黑色的小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几只蚂蚁和一只蚜虫。本来这并不怪,怪的是为什么蚂蚁能和蚜虫和睦相处?蚜虫在吃着菜叶,蚂蚁在它的身边转来转去,可它好像并不在乎。当蚜虫吃饱后,排出了一些液体。蚂蚁看见了不但不走开,还一拥而上地去吃。蚂蚁吃屎?我不禁这样想。突然,一只七星瓢虫飞来,想把蚜虫给吃掉。正吃得起劲的蚂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止了吃食,对瓢虫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对蚂蚁来说,瓢虫多么庞大呀,但蚂蚁们一致对敌,瓢虫寡不敌众,只好不情愿地飞走了。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子里闪动:为…  相似文献   

11.
幼儿对自然界的一些小昆虫特别感兴趣。我利用幼儿的这一爱好,进行了一些常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昆虫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过去,我看见孩子玩蚂蚁、捉小虫,总是一律阻止。孩子为了避开我的视线,常常偷偷地去捉虫。活动室里偶而飞进来一只蝙蝠或是蜻蜓、麻雀,孩子们看到后那股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嘴里还要叽叽喳喳好半天。每次我都大声呵叱:“坐好、坐好,别闹,这些东西有什么看头。”我赶快用教捧把它们赶了出去。但我也发现孩子们对我这种举动是多么的不赞成,他们感到惋惜,而且久久不能安静下来。有一次,小强把园地上捉来的皮球虫(又叫豌豆虫)藏在衣袋里带进活动室,他两手捏紧口袋,神色紧张地上完一节课。下课了,他又偷偷地把虫放出来,专心地玩着。又一次竟把虫带进了午睡室。下雨天他又和几个同伴在一起戏弄蚯蚓。这些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小卡片畜牧蚁:蚜虫从植物身上汲取的汁自己用不完,多余的汁会从它们身上渗出来,是一种甜甜的分泌物,名叫蜜露。这种蜜露对蚂蚁有强大的吸引力。蚂蚁碰碰蚜虫,蚜虫就从腹部尖端喷出一小点蜜露,或是慢慢地在尖端挤出一小滴蜜露,给蚂蚁享用。为了报答蚜虫,蚂蚁就给蚜虫做“保镖”或“侍卫”,赶走各种想对蚜虫下手的昆虫。这种关系很像牧人与牲畜的关系,所以人们就给这类蚂蚁取名叫“畜牧蚁”。小茅鼠站在麦秆上看风景的时候,被一阵大风吹到了一棵吐蜜树上,小茅鼠害怕得直想哭。“天哪,这是什么地方啊?”就在这时候,一只蚂蚁…  相似文献   

13.
动物法庭的首席法官金龟子博士,接到了一宗“连环案”:检查官七星瓢虫先生,起诉蚜虫和它的帮凶——蚂蚁。 金龟子博士好生奇怪:蚜虫是昆虫界的“侏儒”,小得像粒芝麻,虽有点小偷小摸行为,可据说还能酿造所谓的“甘露”,它能干出什么大坏事来?蚂蚁就更不用说了,它在昆虫界的“口碑”很好,公认为是个勤劳守法的公民,怎么今天也被送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4.
张红芳 《现代家教》2003,(12):40-40
这段时间,班上的几名男孩经常不约而同地跑到谈话区,嘀嘀咕咕地谈论着什么。这天,我悄悄地走了过去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结果被发现了:“张老师来了!”孩子们似乎不想让我知道他们的秘密,这下我就更好奇了:“你们在玩什么?能告诉我吗?王蕾脱口而出:“我们在玩宠物小精灵,很好玩的!”“是吗?我也看过电视演的宠物小精灵!”为取得他们的信任,我接着  相似文献   

15.
探秘小蚂蚁     
<正>一、活动背景一次户外活动,桐桐在小山坡的滑梯上发现了几个黑黑的小东西。可可走过来说:“没事,是蚂蚁,等它爬过去了,我们再滑。”他们的对话引来了大家的围观,“我在家门口的花坛里也看见过。”“我怎么看不见蚂蚁的眼睛。”“蚂蚁好小呀!”“蚂蚁的家在哪里?”“这么小的蚂蚁吃什么呢?”回到教室后,他们依然兴奋地交流、讨论着蚂蚁的话题,这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大家都想去看看蚂蚁。于是,“探秘小蚂蚁”活动就此诞生了。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经常会看到小蚂蚁在室外小花园里出没,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观察并争论:"蚂蚁搬这么多过冬的东西,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蚂蚁应该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甜味食物,但不知道蚂蚁喜不喜欢其他味道的食物?"我班的孩子多生长在城市,对大自然缺少观察和了解,且他们上大班后思维更加活跃.为此,我设计此次户外观察活动,希望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通过多通道即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探索自然的机会,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自主性、合作性,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探求欲.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睛朗的日子里,我让孩子们在室外吹肥皂泡,并启发他们说:“你们看泡泡上有什么颜色?”让他们在阳光下仔细观察。他们说:泡泡上有红颜色,蓝颜色、绿颜色、黄颜色。我说:“各种颜色合在一起就叫五颜六色。”从此孩子们就记住了这个形容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看图讲述“谁丢了皮球”的作业中,平时学习差的小朋  相似文献   

18.
厨房的墙角,公园的草地上,成群的蚂蚁忙碌穿梭备力搬动找到的食物,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这些小小的蚂蚁。儿子喜欢看蚂蚁搬家,非常专注。我觉得观察蚂蚁,可以让孩子们看到奥妙的生命活动。于是,今年的踏青活动,我决定和儿子一起“玩”蚂蚁。这太有趣了,要紧的是让我真正享受到做父亲的滋味。“玩”蚂蚁的准备 1.用有蚂蚁出现的图片或故事、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角落     
活动室里摆放着钢琴、电视柜、玩具柜等东西,自由活动时有些孩子总喜欢挤在那些角落里,嘻嘻哈哈的。起初我并不在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把椅子、玩具都拿到那里去了。不到1平方米的小角落挤了四五个人,我怕有安全隐患,就叫他们不要在那里玩。但没过两天,孩子们又挤到那些角落去了。我想探个究竟,就走近其中一个角落,孩子们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赶忙“逃”了出来。我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在这小角落里,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他们笑着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家。”我又到另一个小角落,问涵涵:“你们在干吗?”她先是一怔,然后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20.
曾记得有一天,我指着走廊上两排雪白的瓷砖墙壁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们想想,这上面可画些什么呢?”“老师,画《小蝌蚪找妈妈》吧!”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一起这样回答。原来,他们刚在语言课上学过这一个故事,那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使他们久久不能忘怀。我灵机一动说:“好啊,谁能告诉我,小蝌蚪是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