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改的深入,使我们的教学也越来越回归本真。庖丁解牛般的"解剖课"不见了,囫囵吞枣般的"蒸整猪"也不见了。其实讲"双基"训练也好,讲人文养成也罢,这都有个度。整体入手,局部做细做优,然后再回到整体,应是教学的常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常有老师感叹:例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反复讲了,可是题目稍作变化.学生又不会解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有学生埋怨:题目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老是不见提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3.
眼下,初中语文教学很难,语文的作文教学更难。尽管教学双方都花了不少功夫,但学生的整体水平却不见多大提高,收效甚微。教学双方甚而处于一种尴尬之地:教师一篇篇地布置作文,又不辞劳苦地修改、评讲,仍未见有多少佳作。学生作文差点的,读起来味同嚼蜡,腻烦之时,也免不了来了“神仙分”;学生一听作文,叫苦不迭,肚内空空如也。认真者做得搜肠刮肚,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的愿望是想落实新的理念,但却表现出了"邯郸学步"。以前的讲析灌输是不见了,但代之的却像做水陆道场:声光电响样样都用,课文中有个星星就出个星星,提了月亮就点出个月亮,研究画面代替了研究语言,机灌代替了人灌,课件板书代替了黑板板书。我们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创新,不重视文章思路教学,不重视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5.
高三阶段。难免经常跟试卷打交道,学生做试卷,教师改试卷,似乎成了高三教学的常态。做也做了,改也改了,讲也讲了。一套套试卷做下来,讲下来,效果到底怎么样,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怎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效率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年复一年,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对教材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了。但是,不知何时起,自己对教学却越来越迷茫,越来越困惑:语文到底该怎么教呢?忧心:悠悠岁月,欲说语文好困惑语文本是一门内容和情感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行为。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讲局部不见整体,注重分析和讲解,追求灌输和记忆,总相信语文不讲不行,讲得越细、越深越好。于是,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解词、分段、逐句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如何将课讲“巧”讲“活”,就大有文章可做,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致力于该方面的尝试,我的体会是: 巧布局 一堂课犹如一盘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一堂成功的课首先得力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体布局。在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在课前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以“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为发端,导入新课,引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商品逻辑抽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堂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由于在黑板做实验,在讲台讲知识,教学使用是在想象中成长,教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抽象,既耗费了时间,又不见多少效果。在新的形势下,这种教学已不再适应新的需要,特别是当前课程设置的调整,课堂教学更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既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疑又给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手段,并且多媒体的引入也将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史秀荣 《辅导员》2013,(2):16-18
同学们,我们已经开始学着给自己的小伙伴、或是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了。有的同学故事讲得精彩纷呈,有的同学故事讲得干巴巴的。今天,我就跟你们一起来聊一聊如何把童话故事讲得更有趣,更精彩。【范文赏析】有位同学写了一篇童话故事,名叫《王冠不见了》,你也来品一品:一天早上,虎大王起床后发现它最心爱的王冠不见了。  相似文献   

10.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困惑:这篇课文"该教什么"?而上完课后又常常感觉"不知道教了什么"。特别令人沮丧的是,做了很多努力,有人评课"等于什么也没教"。所以,王荣生老师说,语文课是很折磨人的,学生多学了两节课,不见收获,少学了两节课,没感觉损失。孙绍振老师也感叹: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听懂了,堂上作业也做对了,可是课外再做同类题又做不出或者做错。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我们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题做了几大摞,数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相似文献   

12.
<正>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了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思路。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分析方法相比,课文整体教学的优势在于避免了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分段处理文章,集中注意力讲解词汇和语法,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  相似文献   

13.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如何将课讲“巧”讲“活”,就大有文章可做,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致力于该方面的尝试,我的体会是: 巧布局 一堂课犹如一盘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一堂成功的课首先得力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体布局。在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在课前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以“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为发端,导入新课,引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商品逻辑抽象图”为导线,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定义,以“千差万别的商品为什么可以相互交换”为疑点,讲授商品的价值,以“任何商品的价值均无法自身体现”为诱饵,引导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听到周围的同事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做了那么多遍的题目还是一错再错,讲了那么多遍的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现在的课越来越难上了,新教材词汇量大了,内容多了,形式活了,取舍难了,不容易把握和上手了。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触:花了很多时间潜心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选大量题目;认真批改作业,并经常找学生谈心,但教学效果并不见好转,学生学英语时还是少根筋,没感觉,怎么教也教不好。  相似文献   

15.
小伙伴     
一下子,天阴了。银白银白火焰般的阳光,眨眼不见了。密密麻麻的鸟儿,乌云一样涌来,飞过一批,又飞过一批……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教学本身是不枯燥的,但在应试教育打压下的英语教学变成了流水线作业,没了兴趣,没了激情,剩下的只有学生的反感和教师的煎熬,不见起色的英语成绩蚕食着教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的英语教学模式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恶梦,教师拼命付出辛苦,而成效却往往却如老牛拉破车一般让人不堪,学生学得满头大汗却也始终不得要领,学习成绩不见改观;造成了教师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学生埋怨教师讲得不够透彻、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一听、二读、三练、四讲、五归纳”。即一听录音、二读课文、三做书后相关练习、四讲语言点,最后简要归纳全文。这种教法虽简单易行,但总给人以见树不见林、枯燥单词的感觉。原因是它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少量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课文教学的其它目标。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施教学做合一,其教师应具有崇高的师德师风,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教育观念,健康的身心素质,终身学习的态度,高超的执教能力等。现有教师从整体上讲不符合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应通过培训学习、教研活动、教学实践、行业实践、制度激励等提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无巧课不活,巧从教中来。如何将课讲巧讲活,大有文章可做。●布局设计巧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堂成功的课首先得力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体布局,如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以“人为什么要购买商品”为导言,引入新...  相似文献   

20.
正"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不会的不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讲"为"听",同时还要有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对课堂中生成的情况有着良好的融错心态,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对象及时地加以引导。近几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站东小学数学组积极推进"三不讲"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整体上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奠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