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笔者认为教师不能把阅读期待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新课前的悬念设置,应该提升阅读期待的品位,关注阅读期待在阅法中的全过程,关注阅读期待的有效心理指向,在引发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阅读期待,将阅读期待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期待是指教师通过悬念设计、情境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对文本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激活阅读期待对学生尽快深入文本、品读学习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质疑、悬念、拓展等手段,激活学生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阅读期待是一种强烈的阅读动机、迫切的阅读需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效果,提升学生阅读品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课前引入游戏、课始带入悬念、课中进入情境、课后深入探究等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5.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阅读也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产生新期待的心理矛盾运动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文本阅读期待的内驱力,是提高有效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一、巧设情境,精选切入点,激发文本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情境的创设、悬念的制造,激发学生体验、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笔者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产生期待、实现期待,同时又萌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助推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是通过质疑、设置悬念或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促进阅读期待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迅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新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自然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  相似文献   

12.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意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冲动。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通过激情入手,诱发阅读;驰情其中,推波助澜;张扬情感差异,呵护个性阅读等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方法的创新等手段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并正确运用阅读期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其中的“阅读期待”为新术语,是以往阅读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期望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局面。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价阮.和审美享受等(杨再隋语)。同时,它又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常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景的创设等,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兴趣。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阅读体验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更加精彩呢?①“期待”——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倍受关注;②“期待”——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主动。“阅读期待”是学生阅读水平的高效发展区,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利用其期待的心理,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在学生的期待与探究中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从接触读物的第一个信息穴比如标题雪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是学生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本文谈一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期待"是指期望、等待,它是一种心理状态。"阅读期待"是指学生的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来激起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呢?一、巧妙导入,激活阅读期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开场白是否能吸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是学尘阅读之时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入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