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蕾 《出版参考》2005,(7S):8-9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是学数学专业的,他说自己对数字很敏感。员工也说,王社长的这个特点突出反映在他对出版社销售指标的关注上。可是王社长又说,在某种意义上,出版的经济效益并不是最重要的.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是有机的结合。从下文,尤其是他讲的“叫驴”的故事和人权困惑,就能理解一个出版人的神圣使命了。  相似文献   

2.
全球知识存取和共享,从而使全人类达成无障碍沟通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美丽梦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直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等多种因素致使这种虽然都是由语言、词汇和语法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系统却千差万别,信息网络技术虽然跨越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却仍在语言障碍前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3.
7、8月份是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的激情岁月,对学习图书馆学的毕业生来说,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做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无疑是他们脑海中喾先浮现的问题。在此我们编发图书馆员博客中的两位“高端博客”——吴建中先生和程焕文先生对图书馆员的殷切期望。吴建中先生是上海图书馆馆长,思想先锋,高瞻远瞩,著有《21世纪图书馆新论》,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畅行海内外。目前为止,吴馆长是图书馆员博客中地位最高的名人,他认为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图书馆员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型”。“有型”是年轻人当中流行的锐词,由吴馆长之口说出来,多少有点出人意外,由此也可见吴馆长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力。他的建议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值得我们新老馆员采纳和学习。程焕文先生是中山大学的多面手,出任过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资讯管理系主任,现在是图书馆馆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他对图书馆学毕业生的赠言是“忘我”,也值得我们新老馆员们认真领悟,体现到工作和生活中。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感性认识,另外还编发了一组赞美普通图书馆员的文章.介绍了小钟、sogg、倪代川、丫枝、金妮、云影等6位榜样,他们都是“有型”和“忘我”的完美结合,但愿新老图书馆员们能够认可他们的表现,接受他们的精神的感染,在工作中更有型、更忘我,做个优秀的好馆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戴诚  王毅 《大观周刊》2006,(21):2-3
今年4月的云南省文化艺术人才表彰大会上,王玉珍和著名作家彭荆风等艺术家一起,被授予云南艺术突出贡献奖。那一天,与王玉珍获得梅花奖相隔15年,也是她艺术生涯中的第48个年头。  相似文献   

5.
凡是见过黄乾洲的人,无一不对他那大大的眼睛、厚厚的耳垂和以及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在石艺界有着“雕刻小生”之称,别号“石乐”的福州小生,凭着自己对雕刻艺术的热爱和一般勤奋踏实的精神,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空。回顾黄乾洲的艺术之路,我们发现,每一个成就的取得背后都凝结着他全部的汗水和心血。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为了读书,9岁的乾洲带着弟弟走到十几里外的隔壁乡去卖“糖胡芦”凑学费,但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埋没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上中学起,他就在美术方面崭露头角,画画总是年段前三名,“小作…  相似文献   

6.
承载着荣光和梦想的夏令营,曾经是班干部和尖子生的专属活动,广大的同学大众并无缘于此。而现在的夏令营,和中国所有的事物一样,在急速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 也因被商业包裹而散发出铜臭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热情、谦虚、待人真诚,凡是和孟祥礼接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现 任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河南省第九届政协常委、河南省豫剧二团业务 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的孟祥礼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他对工作的执著、 对艺术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无不让人心生钦佩。 18岁那年,孟祥礼考入河南省艺术学校深造,青年时代,勤奋好学的 孟祥礼依然是戏曲界的佼佼者。学戏曲的都知道培养一个优秀的男生演员很 难。男性有个变声期,当声音改变以后,可能就变不回来了,几千人中也就 出那么一两个优秀男生,而孟祥礼和他的大师兄刘…  相似文献   

8.
杜青 《云南档案》2006,(5):13-13
黄桂枢,云南墨江人,侨眷。15岁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土改、会计、地质、文艺、广播、考古等工作,为思茅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副研究馆员。在十多年的文物考古工作中,他先后完成国家、省、地区科研任务2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出席全国学术会、国际学术会14次。他的科研成果《云南思茅元代整控江摩崖考述》、《云南发现明代元江军民府印》等,填补了我国文物考古的空白,补正了有关史料的漏载和误载。他的文物考古研究还为思茅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长期从事普洱茶文化的研究,是“普洱茶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国际学术界近一个世纪来关于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聂云 《航空档案》2004,(3):33-35
鸽子,蓝天下的和平天使,温柔可爱,从不进行激烈的打斗和厮杀,成为世人喜爱的宠物,然而,一旦人类发生战争,宠物也免不了成为人的工具,成为战争的一员。一战中,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曾大量使用鸽子,搜集对方的军事情报,传递情报,鸽子就成了空中间谍。二战中,鸽子再次成为战场上的  相似文献   

10.
蒋锡金,江苏省宜兴人,1915年1月3日出生,现代作家、教授、著名鲁迅研究学者。五卅运动时期,蒋锡金受其父的影响和当时革命济难会李谷和应修人的教导,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组织宣传队到邻县农村宣传,参与由“左联”发动的爱国活动。学生时代,蒋锡金曾在《申报&;#183;自由谈》、《人世间》发表诗歌,参与编办《当代诗刊》、《中国新诗》。  相似文献   

11.
《现代出版》2011,(1):F0002-F0002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1928年开始正式使用笔名“韬奋”,取意“韬光养晦”和“奋斗不懈”。1926年,他接手《生活》杂志。两年间使杂志印数由2,800册上升到15.5万册,成为当时销量最大的期刊。  相似文献   

12.
伊秀芬 《兰台世界》2007,(3S):62-62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军阀家庭里。其父东条英教毕业于日本陆军教导团,是被称为日本陆军建军之父的德国麦克尔将军的得意门生,也是发动和指挥中日甲午战争、屠杀由国人民的刽子手。东条英机从小就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熏染,灵魂深处扎下了“大和魂”的祸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韩红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10):54-55
从文献工作标准化、自动化角度,论述文献分类与分类细则的关系和使用,并提出及时更新分类法的部分内容以及促进统一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谭锐 《记者摇篮》2005,(5):39-39
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刘少奇同志曾对新闻工作者说“中央就是依靠你们这个工具,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的,人民也是依靠你们。人民想和中央通通气,想和毛主席通通气,有所反映,有所要求,有所呼吁……你们记者要到各地去,人民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级党委、反映给中央,这就把党和群众联系起来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应该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建设》2007,(2):30-31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他自幼在父亲的私塾里读“四书五经”,后入宜兴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和桥彭城中学,武进延陵公学读书。1922年到宜兴县城励进社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6.
赵鑫 《航空档案》2004,(11):81-83
提起作战飞机,许多人都会津津乐道,而对支援保障飞机人们却关注不多:殊不知,在现代空战中,离开了后一类飞机,有可能连动手的机会还没找到,就已沦为敌方空中杀手的靶子。而预警机就是现代空战体系的核心。预警机,又称空中预警指挥机,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指挥引导己方飞机遂行作战任务,主要担负平时或战时的警戒和指挥引导。其最突出为特点就是探测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性能良好,机动性强,生存能力高。  相似文献   

17.
楚天 《湖北档案》2003,(12):24-25
夏雨田的事迹感人至深。作为我国相声界第一位大学生,他全身心投入曲艺创作和演出,不断创新,成为新相声的开路人。他数十年顽强奋斗。服务人民,成就斐然。他深入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几部大百科全书修订再版的过程和经验,说明要使百科全书不致一版告终而恒远传世,主要途径就是修订再版,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达到全书的不断完善和完美。  相似文献   

19.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往往伴随着激动人心的标志,当远道而来的机车伴随着雄厚低沉的汽笛声缓缓驶入拉萨车站的一刻,在场忘情欢呼的人们,将永恒地成为这一激动人心时代的见证者,而这条接通了世界第三极的天路,勿庸置疑地成为这一激动人心时代的标志。 这条目前为止人类建造的最艰难、最富英雄气概的铁路,无疑将给西藏带来巨变,它不仅将改写西藏的历史,改写中国的历史,更将改写世界史和人类的文明史。 它如一条哈达,饱含祝福、希望和梦想,被展在中国的西部高原,那是一条钢铁的哈达,一条最长的哈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眉飞色舞地讲了个笑话,一些人捧腹大笑,但有人则板着面孔一巴掌甩在说笑话的人脸上——这是“搞怪分子”目前的社会处境。 近日,“防止网上恶搞成风”的呼声,似乎一夜间将这种文化对立推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广电总局也正在制订互联网视频的新管理条例,而针对网上搞怪和恶搞之风也是该条例判定的应有之意。 当娱乐遭遇严肃,只能是互讨没趣。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氛围,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乌托邦?恶搞究竟惊扰了谁? 反对者认为,一些红色经典被解构,某些传统文化被颠覆,伤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刺痛了人民对主流文化的骄傲情绪,在事实上也扰乱了社会正统的价值观。 中国有个成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说明传统中国就有过搞怪的人和搞怪的文化,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你自认为主流,并觉得搞怪不能入你之法眼,不做理睬便罢——这也是聪明人对付搞怪行为的上策。 文化多元化的社会里,人民的智慧需要充分的尊重和宽容。在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也许我们更应该想想古人的治水之策,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告诫,“堵”永远是下策。 互联网确乎存在着许多弊端,需要加以盘整和矫正,但一刀切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对某些恶搞的作品或行为提出不同的意见,一旦恶搞者违反了第三者的权利,也可以诉之于法律解决。但如果仅是一种娱乐,似也不必动辄就放到道德评判的高度横加讨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