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山医学院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仪器共享平台,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全面共享,为研究生独立操作大型科研仪器提供了机会,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山医学院科研仪器管理中心运行一套创新管理模式,如仪器分级管理,树形仪器使用培训结构,合理计费收费,加强技术培训等,在保障平台安全高效运转的同时,充分发挥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实践证明,熟练操作大型贵重仪器促使研究生更全面地掌握相关实验技术;而实验技术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继而促进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共科研平台的有效管理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以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公共科研平台管理为例,探讨公共科研平台规章制度建立、使用权限管理及仪器使用监管等管理经验。就仪器使用监管,提出建立基于LIMS的生物平台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公共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及网络视频监控,大型贵重仪器专人专管等对策,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科研实验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免疫细胞分离检测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利用高性能正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以不同技术检测鉴定免疫细胞,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将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利用大型贵重仪器以及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开发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学生不仅可以更有效消化医学免疫学课程基础知识,了解学科新技术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的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在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就高校精密贵重仪器管理现代化与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高校精密贵重仪器分布在校院系(所)三级公用平台,由专职技术人员集中管理;近年来,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各种现代化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录像视频监控系统、实验室精密贵重仪器局域网、网络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实验室安全使用技术多媒体视频培训系统、仪器实验室网站、实验室出入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及仪器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相继开发并付诸实践。实践探索表明高校精密贵重仪器在科学管理基础上正朝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天然化合物定性定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仪也是一类贵重仪器.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原理、特点及其定性定量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建立HPLC内标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样品前处理方法、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HPLC的分离原理、操作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及其在天然化合物分析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中每人一份样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动手能力;此外该实验还特别培养了学生对贵重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贵重仪器共享管理中的“管理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关系,在分析中山医学院科研仪器管理中心实施贵重仪器管理者与使用者角色分离实践的基础上,从环境、制度、组织、资金等方面提出了两者角色分离的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谈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伟  曹菱红 《文教资料》2008,(8):181-183
目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科研态度不够积极、科研方法上有所欠缺.因此,要通过发展学生的科研个性、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加强科研方法的指导等途径提高培养水平,充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防止功利化倾向,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下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一期建设普遍存在各层面对接不融洽、平台潜能未完全激发、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运行管理重视不够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探索共享平台二期改造升级路径有其必要和价值。基于华侨大学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与感悟,立足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条件,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确立共享平台二期改造升级的新思维,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为规划指引,是完善与创新共享平台二期升级的有效路径,以求达成"万众"共享贵重仪器设备的科研资源,实现高校贵重仪器资源绩效进一步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逐渐成为如今各高等院校所关注的问题.为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促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暨南大学对此进行改革,改进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建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与效益分析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该系统具有仪器使用预约管理、仪器使用授权管理、仪器使用收费管理三大功能.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培养高技术水平的设备管理人员,形成贵重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使贵重仪器设备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更好地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开设仪器分析课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出利用仪器平台开设课程的优势,并总结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实践方法与经验。实践表明,该课程由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承担,有利于提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量,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仪器分析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仪器管理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策略,阐述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践表明,构建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淡化结果;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项目研究质量,必能使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科研项目在新专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高校彰显功能、推进新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战略路径,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平台,是树立学生专业信心、营造新专业建设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实践中要围绕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资源的组织上、教材的建设和完善上、课堂教学上进行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和激励机制,发挥学生科研项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研是强校之路,科研和学术水平是社会对学校认可的重要标尺。没有科研项目,科研促进教学便无从谈起。地方工科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深层次促进教学的加速器,为学生提供更高实践平台,是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当代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探索建立医学本科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教学课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完善本科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创新性实验,建设创新性教师队伍,加强制度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措施以加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医学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化学专业的特点入手,结合学校的特色,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讨了化学专业"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即采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创新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模式中的高层次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发展。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课程、培养平台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当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形势,滨州医学院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采用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推行模块式课程体系与科研化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建立多元化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将参与科研训练与传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参与系统化、规范化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以科学史(故事)为授课主线,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探索全过程融入、渗透到枯燥难懂的生物抗体工程理论课中,展开以学生为主体和先锋、科学家为后盾和底牌的探究式PBL。课后,指导学生精读一篇科学家关于此项发明成果的原始论文,以巩固和延伸课堂学习效果。其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复制科学家的观点与方法,而是让学生在科学家的辅佐下经历整个探索过程,最终达到创新意识、科研方法训练和精神品质培养的三重教育目标。此教学模式能够为大学本科研究型教学和创新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理想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是现代高校教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样将个性张扬、思想独特的大学生教育成才就成了青年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科研、师德修养等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隧道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对于实践能力培养所遇到的困难,构建了服务于学生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隧道工程模型实验平台,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自主研制和改造实验装置并开展项目研究,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隧道工程难题的能力。结果表明,这种培育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融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素质为关键,推动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