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技术,以负责、有远见和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研究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对技术的决策、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和内蒙古自治区17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民主参与具有网络技术运用的娱乐化、参与途径的多样化、参与内容的广泛化、参与意识的理性化、参与过程中的差异化等共同特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进行工作方法与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开展控制实验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4.
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的人才、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优势,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解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实践依据;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遵循互惠互利、立法、因地制宜和主动性、自愿性相结合诸原则;为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各种保障,是当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将教学目标、讲课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结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一、全员参与课堂,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亲历情境,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和探究能力。与之相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项目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设计制作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实践形式。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  相似文献   

7.
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为例,初步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可行性模式。通过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通过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为其他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主参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主参与是普通网民或网络社团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公共空间为平台,参与政治,表达个人或社团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机关权力运行,影响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活动。它具有虚拟性、多向互动性、去权威性和离散性、直接性、快捷高效性等特征。网络民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功能,其中积极功能是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政治参与为目标,以网络对话、网络传播、网络选举、网上曝光等为主要方式,进行政治参与的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给我国的依法治国、政治改革、社会管理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因而,应通过规范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加强网络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等,规范和创新网络政治活动,促进网络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了解高职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情况,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学院管理者为调查对象,实证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得出详实数据来说明大专学生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健全参与保障机制、提高参与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技术帮助阅读有困难的读者日益成为保证读者参与的方法之一。2011年秋季学期,俄克拉荷马基督教大学职前教师利用笔记本电脑和iPad对阅读有困难的读者进行了辅导,并将辅导过程所用的iPad应用程序和网站分为以下几类:音素意识、音韵、理解、词汇和流利度,以供其他教师分享。研究发现,如果辅导过程中以某些方式使用数字技术,学生更容易参与到阅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园中,我们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教学参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参与课堂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家庭作业辅导。如何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3G技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技术开始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中。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泛在学习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技术支持、环境构建、资源服务设计以及标准规范等问题,对泛在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太突出。深化泛在技术的具体教学应用和实践,对泛在学习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向教育应用纵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泛在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与传统教学环境存在着内在属性的差异,需要教育实践者亲身体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62名研究生,从体验的视角,在无线网络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构建的学习环境中,探究泛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教学交互、课堂参与以及教师角色。研究发现:在泛在技术环境下,学习者以问题为中心,选择自主探究和学习共同体协作为主的方式,进行以人为本的多维互动,其整体参与度呈现多波峰的波浪式变化规律,而个体则以显性参与为主,参与体验的终端数对学生的深层参与影响较大。同时,泛在技术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了教师作用,教师转变为集教学组织、引导、帮助和评价于一身的多元角色。但是为了形成平等、互助、协商的学习氛围,教师需适度参与学习者互动。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征在于:适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商定教育计划及实施、管理,生产工作是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生产。从产生到逐步成熟,工学结合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确立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职业教育必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教育组织形式,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指企业作为"产品"需求者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产品定制"活动,主导学校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鉴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利益调节机制不完善、利益相关者职责不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落实企业的职业教育主体责任应首先构筑利益相关者责任体系,拓宽企业参与路径,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技术之于教学起着唤醒、推动、落实等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可探寻技术融入教学的可视化路径,并呈现出三点主要特征:技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与教学平行共进、技术扮演着"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角色、技术与教学出现话语对立。当下技术与教学相融的过程中存在追逐技术垄断背后的教学惰性、技术参与教学改革中的逻辑悖论、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实践偏颇等境遇。现实中技术融入教学存在教师素养、教学发展、技术功能、学习目标等方面的限度。在对限度进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从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以走出教学迷误;明确技术的功能定位,以教学的教育性对技术"控速";把握学习的核心地位,以预流和反思助力实践"转身"——三个方面来探寻技术融入教学的适切点,寻求技术融入教学的未来超越。  相似文献   

17.
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并且作为信息化、现代化政府职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以微博为主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相继建立起来,形成庞大的网络问政群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最终成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规章制度、网络管理办法尚不健全,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面临一系列亟须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扩大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8.
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研究是对现有研究模式的全新开辟。以制度本身为核心分析变量,将农民阶层的网络政治参与纳入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范式中,可以揭示现有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制度供给匮乏和供给制度的非均衡性等问题。而从政治文化的创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参与制度的创新等路径来持续推进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化过程为我国高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研究视角,对实践过程中利益相关与趋同、要素参与与深入融入、形式的复制与定制、要素投入与文化创生、学习技术与技术使用等问题进行反思后发现,作为多要素、多利益方参与的产教融合模式,需要进一步尊重知识的首创精神,强化相互协调和自我协调机制,回归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发表政治见解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出现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本次调查以安徽财经大学部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的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的方式及态度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受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方面因素影响,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唯有加强他们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以及完善有关政治参与平台,并正确引导网络参与,才可能减少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