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十堰日报》编辑部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健全机制,扎实认真地开展“走转改”活动,记者们“一头汗、两脚泥”,写出一篇篇鲜活的报道,带来一股股扑面的新风。目前《十堰日报》刊发来自基层的报道,已占到版面的65%以上,有关“走转改”的一批专栏、稿件。  相似文献   

2.
为更加深入地开展“走转改”活动,从今年初开始。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经过认真研究.开设了“夜新闻”专栏,发动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部队,探寻发生在夜间的军事新闻信息。栏目自开办以来.刊发了大量平时难得一见的具有夜间特色的军事新闻.令人眼前一亮.被广大读者称为“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淮安日报社洪泽联络站的编辑记者按照中央、省、市“走转改”活动统一部署和要求,走向基层一线,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从而,探索出了联络站“走转改”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开始,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个个普通百姓上了报纸、电视的主要版面,成了新闻的主角,很多新闻少了匠气、多了朴实;更多的记者通过基层这个大课堂,更加懂得了如何才能写出反映基层真实状况、语言生动鲜活的好作品。广大媒体人认真贯彻落实"走转改",整个新闻界面貌换人一新,贴近百姓生活的好新闻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走转改"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联系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走转改"应该成为一项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北京电台建立基层联系点43个,领导和员工参加“走转改”活动达2000多人次,先后开展了与革命老区马兰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公益行动、“地球日”连线地球等大型活动和现场直播,精心策划“行走永定河”、“大山里的召唤”、“城南新事”、“北京最美乡村路”、“帮助的力量”等主题采访活动.一年来,共开设相关专栏42个,播发记者采写的“走转改”报道3182篇,播出时长约680小时.通过参加“走转改”,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今年开展的基层建设年活动与新闻战线倡导的“走转改”活动不谋而合。邯郸市工作组入驻各帮扶村,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记者在“走转改”过程中也深感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突出广播新闻特色。  相似文献   

7.
李根萍 《军事记者》2013,(11):45-46
基层是新闻之源.官兵是新闻之主体。走基层,就是要走近官兵,和官兵天天一起闻汗味、搅勺子、找乐子、拉家常。为贯彻落实“走转改”活动.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记者走出机关大院.挂上列兵军衔。在南京军区步兵某旅通信营无线连排房里住了一个月。期间。和官兵们一起训练、劳动、站哨。也欣喜地看到他们献身强军梦的士气和朝气.  相似文献   

8.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打好写出好新闻的基础。“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军队媒体纷纷推出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一大批来自一线、带着泥土芳香、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原生态新闻呈现在我们的媒体上.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和热捧。由此可见,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9.
在“走转改”活动中.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事迹.我发现他们虽然所处的环境不同、写作的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一出门就往基层走.一上路就到百姓中。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走基层常态化”逐渐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成为广大读者的期待。如何常态化?既要靠组织的引导、督促,也要靠编辑、记者的自觉。只有新闻从业者都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走基层才不会是一时的姿态、一时的动态,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0.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蔚莉 《新闻采编》2015,(2):26-27
自2011年8月下旬“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的新闻战线都刮起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荧屏和时段留给百姓,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太原新闻界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基层蹲点调研、采写一线新闻,广大编辑记者踊跃到基层一线去寻找新闻的“活鱼”,特别是太原广播电视台在  相似文献   

12.
徐宁  汪莹 《新闻实践》2012,(8):26-28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向纵深推进之际,新闻评论领域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升?地市级党报如何进一步完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6月16日。“新闻评论改革暨嘉兴时评五年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记协国内部、浙江省记协主办.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与会人士对嘉兴日报实施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嘉兴日报是“走转改”活动的践行者,是评论改革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陆地 《中国广播》2012,(9):19-21
“走转改”活动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一些病灶弊端具有救治作用,可以治浮、治虚、治假。“走转改”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如何理解,更取决于如何行动。“走转改”可以提高记者的互动能力、提高媒体的能见度、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提高媒体的竞争力、提高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向纵深推进之际,新闻评论领域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升?地市级党报如何进一步完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6月16日。“新闻评论改革暨嘉兴时评五年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记协国内部、浙江省记协主办.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与会人士对嘉兴日报实施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嘉兴日报是“走转改”活动的践行者,是评论改革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推开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其带给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影响自是积极而深远。在这些影响当中,与参与"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人数、开办"走转改"专栏栏目的多少、采写"走转改"新闻作品的数量等相比,笔者以为,开展"走转改"活动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众多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借以树立了全新的新闻报道理念,找到了获取好新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司红 《新闻世界》2012,(6):14-15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黄山日报社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体采编人员踊跃参与,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同时为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黄山日报社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并建立长效制度促使“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持之以恒。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黄山日报社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一些做法,就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响应号召,深入基层,走近官兵.采写了一大批饱含实践热度、生活温度和情感深度的优秀报道。深受官兵热烈欢迎。“走转改”活动的成果,不仅反映在生动的报道、鲜活的新闻中。而且体现在新闻队伍的作风转变和素质提高上。如何推进“走转改”活动向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发展,不仅是新闻宣传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春节期间,我国新闻战线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电视台在这次“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派出了大批记者深入厂矿社区,边疆老林,大漠荒滩,精心组织策划了“新春走基层”主题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央视“新春走基层”主题报道的特色,以期对今后的新闻实践,对“走转改”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通讯》2012,(1):5-9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华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落实。新华日报及各系列报、网站等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锻炼采访,并开辟了“走转改”专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