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给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延续智能媒体的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通过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助力新闻内容生产范式转换;倒逼从业者重构职业形态,迭代升级新闻传播业态,并以此最终重构人机关系的内涵,为新闻内容生产关系带来变化。这些冲击在进一步赋能传统新闻业,推动新闻业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信任危机、道德的伦理冲突和平台权力拓展的隐忧。为此,智能规范必须建立,机制监管亟待完善,人类特有的信任与共情也将重新显现其价值,以此规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技术向善。  相似文献   

2.
从辛亥革命后我国新闻业出现职业化萌芽,到目前新闻业面对"去职业化"危险,我国新闻业的职业化道路可谓曲折反复。在此过程中,与新闻传播息息相关的采访权的性质和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职业权利与政治权利兼有的以公民为主体,到带有公权力性质的无产阶级新闻从业者为主体,又到官方授权认可的新闻从业者为主体,再到公民新闻冲击下采访权主体事实上的扩大化,采访权主体范围经历了扩大—缩小—扩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新闻职业伦理是新闻界在长期实践中所达成的伦理智慧以及伦理原则的共识,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为了维护行业自律而共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发挥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良心和道德责任。①所谓的新闻职业伦理共识是指新闻职业的伦理规范不仅在新闻行业内达成共识,同时还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现存的媒介环境下,低门槛的新闻从业者、市场化的新闻环境致使新闻职业伦理的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4.
林竹鸣 《传媒》2018,(11):68-71
以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进入新闻业核心领域为表征的智媒时代在改变新闻生产格局的同时,对新闻从业者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非万能,技术亦然,失效的真相核查、负向的"信息茧房"和新闻伦理边界的模糊等问题依然需要人工干预来解决.未来,新闻从业者唯有突破"反向驯化"的禁锢,才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关于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的有关文献①,从信息来源保护、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新闻从业者伦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世界新闻从业者伦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伦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瑛 《编辑之友》2016,(3):93-96
对于新闻业来说,现在要准确判断或预见大数据技术将如何改变新闻业的走向,的确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看到新闻生产所需的信息资源确已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因此新闻业务形态将发生改变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西方一些媒体正在进行机器人新闻的尝试,这也代表了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新闻业的主动探索,虽然这只是大数据在新闻业的一个初级应用,但它所带来的影响足以引起新闻从业者的警醒.鉴于机器人新闻方兴未艾,本文试图抛砖引玉,以期广大的新闻从业者共同对机器人新闻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挑战,新闻伦理失范现象逐渐增多,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为了使新闻行业健康发展,构建有效的新闻伦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构建当代新闻行业伦理观的方法。希冀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提高道德水平,媒体的道德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新闻行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新闻业假新闻事件频发,其原因一方面和我国转轨时期浮躁的社会大环境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和我国长期以来对新闻从业人员多采取“道德说教”有重大关系.要从根源上真正杜绝假新闻,就必须摈弃单纯对新闻工作者“道德说教”的做法,建立起科学台理的新闻从业者行为规范,这就要求还新闻从业人员以“职业化”的身份,重点突出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同时加强从业者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闻从业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经常要面临价值选择上的“两难”冲突,以至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左右为难的伦理困境.新闻采访的“茶水发炎”事件和新闻写作的“媒介审判”事件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佐证.伦理困境的存在,理性上困扰人们的道德选择,情感上拷问人们的道德良心.揭示新闻采写伦理困境的成因,把握伦理困境中道德选择的方向,是超越新闻采写伦理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责任论实质上是新闻道德理论,针对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的表现而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修订,旨在通过更强的自律意识来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社会责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道德"标签",对美国乃至西方新闻界的伦理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后"社会责任论"时代,美国新闻伦理在冲突与调适中发展,经历了客观性受质疑、调查性报道复兴、虚假新闻被曝光、专业主义式微和公共新闻业崛起等一系列"节点"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研究元问题、新冠疫情下的新闻报道的媒介建构、新闻从业者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新闻接受者研究、嬗变的新闻真实性、中国新闻业转型研究、新闻职业伦理的多维视角、中国新闻场域中的地方实践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等十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科范式与经典新闻观念的持续反思;二是,研究者们在平台逻辑与新闻业转型的双重语境下聚焦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其中新闻从业者研究尤其凸显,体现了数字技术迷思在学术场域中的祛魅;三是,新闻史研究着力凸显以报刊实践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路径,注重对报刊的社会话语建构、报界边缘群体以及报刊空间实践等议题的开掘与深耕。  相似文献   

12.
新闻道德困境问题是西方媒介伦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困境问题类型有较详尽的呈现,同时,还运用伦理视域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解困途径探讨.在我国,媒介伦理研究主要以规范伦理研究范式为主,较多关注道德失范问题,近年来也渐趋关注困境问题,对从业者解困途径多有探讨,但多以个案跟进式研究为主,道德困境问题和理论意识不强,缺乏一般层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当下新闻图片造假的社会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造假一直是新闻业难以根治的痼疾.自有新闻业起,新闻造假就始终是新闻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而新闻业也正是在与新闻造假现象持续不断的斗争中艰难地坚守着真实性这一新闻伦理的底线,维系着社会大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敲诈是指新闻从业者、新闻机构以媒体曝光威胁、要挟当事人,从而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我国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滋生利己主义,价值观离散使新闻业偏重经济效益,社会道德失范波及新闻传播领域,导致新闻敲诈行为的发生和蔓延。新闻敲诈严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严重侵蚀媒体公信力,甚至可能引发社会成员价值观的混乱,我们必须予以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同时要不断完善新闻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消除新闻敲诈行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之后,对新闻业务的探讨如果不置于互联网语境之下是难以想象的。今年最热的业务语汇莫过于“大数据”,这一词汇从电子商务领域迅速蔓延到新闻业,从业者热衷于讨论“大数据”将给新闻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业面临颠覆与重构,因此,媒介融合也是新闻业务探讨的焦点;另一部分有关业务的研究集中于信息赋权,关注自媒体和公民新闻给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杰锋 《新闻窗》2009,(1):117-118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记者担负着宣传报道和进行舆论监督的神圣职责,记者的辛勤工作,为公众享有知情权创造了条件。然而,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上部分媒体缺乏自律,新闻从业者道德失范的现象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自律性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公德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新闻界的职业规约建立在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约基础之上。因此。社会公德与新闻职业要求是一致的。然而,新闻业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出于不同利益的考虑,一旦职业要求与道德或伦理之间发生冲突,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出现选择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新闻自律规范的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娜红 《新闻界》2005,(3):47-49
伦理道德与新闻业是不可分离的。因为新闻业的实践一直是以一套必要的伦理概念为核心的,比如自由、民主、真实、客观、诚实、隐私、责任和义务等。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没有哪个领域像新闻业这样有那么多的伦理规范的原因之一。这些规范的性质、功能和目的是什么?规范的内容体现了新闻自律的精髓吗?新闻职业人员的实践行为怎样受到伦理理论和社会价值观的检验和证明的?本文试图以英美新闻自律规范为研究对象对此加以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强大、高效、准确的信息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手段驱动全球新闻业走向数字化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生产与获取也产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智能媒体在新闻内容的生产中屡屡陷入新闻伦理失范。通过对比自媒体与智能媒体媒介伦理失范的差异,深入了解智能媒体时代媒介伦理失范的特征,以厘清媒介技术工具性与人性的价值冲突,审视智能媒体时代(以下简称智媒时代)新闻伦理实践的道德主体性问题,完整反映“人是媒介的尺度”的媒介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两难中寻求新闻与伦理的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伦理是新闻从业者必须恪守的专业道德 ,以及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然而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 ,媒体日益趋向商业化 ,受到销售数字、业绩成长、广告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新闻伦理与商业化之间充满冲突与矛盾的关系 ,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共存虽面对各种难题 ,但新闻伦理仍须坚持 ,否则我们将失去在道德上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