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报纸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地方报纸还经常使用方言,出现了普通话与新词语、方言共存的报纸“双言现象”,对此,报纸读者、采编人员、语言文字专家等各界人士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报纸“双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高庆华 《今传媒》2008,(3):42-44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报纸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地方报纸还经常使用本地方言,出现了普通话与新词语、方言共存的报纸"双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仁慈     
海春 《新闻三昧》2008,(5):16-16
高庆华在2008年第2期《传媒观察》发表“以开放心态对待报纸“双言现象”》,文章提出: 报纸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报纸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一些地方还经常使用方言,出现了普通话与新词语、方言共存的报纸“双言现象”,对此,报纸读者、采编人员、语言文学专家等各界人士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报纸“双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报纸新闻语言一直在变化与革新,呈现了差异化的语言特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报纸新闻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严肃、严谨的报纸新闻语言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注重语言的平民化、趣味性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在语言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报纸新闻语言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因此,相关报纸工作人员要把握语言变化,强化语言规范,保障报纸新闻语言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一旦脱离了规范,就可能造成语言的混乱,成为人际交流中的障碍。当前新闻媒体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够规范,出现了追求时尚、"洋化"汉语言,错别字现象严重,词语之间搭配不当,误解词义,文史错误,政治性错误等问题。新闻媒体语言的不规范,不仅会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会影响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人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报纸语言文字应用现状,论述了报纸语言研究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报纸语料的分析、对比,总结出报纸语言的趋时性、科学性、功利性、公众性等特征,另外还指出了报纸在语言运用上的一般性规律,及今后报纸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张虹 《传媒》2016,(7):83-84
2015年,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年度热词纷纷登上报纸新闻标题.热词的使用在给报纸新闻标题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要避免热词使用不规范情况的发生,新闻工作者应做到确定词形、明确含义、熟悉用法,力求让读者在阅读标题时不仅能够抓住新闻要义,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语言应用中失去规范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中也时有发现,严重影响了报刊质量,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尽快清除报刊上的语言污染。当前报刊语言的规范化主要应抓紧文字规范化、词汇规范化和语…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新闻言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专栏论坛的广泛出现和愈见活跃。各种各样的论坛以不同的风格和个性,传递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声音,丰富和活跃了报纸的版面,增强了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在报纸上,除了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等言论形式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旧媒体相互融合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围绕报纸一片唱衰声,报纸似乎已经穷途末路前景暗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这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也有报纸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原因。处于新、旧媒体交替的历史时期,报纸是时候该冷静分析思考衰落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了,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相似文献   

11.
束芳 《新闻世界》2009,(1):74-75
当前,无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上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语言暴力的现象随处可见。语言暴力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理性思考,也会危害社会的和谐,更可能会转化为行为暴力。本文试图从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性、以及消除语言暴力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语言暴力与新闻传播之间的互制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规范,如果缺少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那么就无法实现世界的联通,无法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现代传媒中语言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凸显了大量的语言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育界的朋友,常对我唠叨说:现在中小学生用语不准确,写字不规范,向他们指出时,不少学生还振振有词:“报纸上也是这样写的!”这位朋友和他的学生说的都是实情。现在报刊上,经常出现错,字、别字、方言、土语,至于苟简失当、修饰失误、指称不明、废词赘语、成份残缺、词序颠倒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我们的报纸、杂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课本,报纸上一字一句都在向广大读者作示范。有人认为,电子计算机可以进行信息处理,图书情报、印刷排版、生产管理、办公室事务都可实行自动化,言下之意是语言、文字可以不必太讲究。这是误解。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随着科学发展,社会交流、信息传递的广泛、频繁,更加迫切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以此来消除方言、土语的隔阂,纠正社会用语、措词、遣字、造句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若斌 《新闻世界》2008,(9):101-102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都市类报纸的报道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倾向,即新闻报道以广告的形式出现,也就是常说的软广告。由于很多软广告可信度很低,严重影响了报刊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也影响到读者对整个媒体的信任度。本文基于兰州都市类报纸,讨论软广告现状。具体展示在报纸不断改版过程中,软广告是如何取代正常的新闻的。最后提出几点建议来控制这种软广告现象。  相似文献   

15.
高有祥 《现代传播》2005,(5):121-123
报纸、刊物使用的书面语言和广播电视使用的有声语言,由于传播速度快、覆盖率高,对社会语言应用发挥着表率、样板和规范的作用。近二十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经济、文化和政治日趋国际化,新事物、新观念猛烈地冲击着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传统文化,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带来强烈冲击,因此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对报刊和广播电视不加规范地使用的外来词和新潮语看不明白,也听不懂,他们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呼吁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本文所指的外来词,不仅包括“在词义借自源语言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  相似文献   

16.
注意克服报纸的趋同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报纸越办越多,对全社会两个文明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但是,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城市、一些地区的一些报纸,也出现了某些趋同化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报业的发展不利,应当引起我们注意、并加以克服。所谓报纸趋同化现象,是指有的报纸离开自己的定位和任务,一味追求某种热门话题和内容,在报纸形式、版面、栏目,标题、甚至文章等诸多方面,出现基本雷同或十分相似的现象。例如,一段时间不少报纸都用相当大的篇幅报道明星动态,许多内容大同小异;一些报纸都以专版…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对社会具有深刻影响,传媒上的语言文字对社会用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然而,实际传播媒体中语言文字经常出现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选取网络语言、方言、文言、外来词等特色鲜明的语言现象,探讨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校对作为报纸出版工作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属于前期编辑工作的一种有效延续,属于补充完善、查漏补缺的创造性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文字性。然而,从近年来的报纸来看,经常会出现一些知识性差错、版面格式错误、标点符号、语法以及词语等不规范问题,其不仅仅是编辑人员语言敏感性缺失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报纸版面校对人员语言敏感性缺失的客观反映。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报纸常见语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升报纸版面校对人员语言敏感性的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媒不规范语言现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格辉 《当代传播》2006,(4):103-104
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既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现代化。但一段时期以来,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中时有出现,并有流行泛滥之势,影响了祖国语言的健康和纯洁。本文分析了滥用英语、方言、繁体字,不规范使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问题,阐述采取措施净化视听语言.维护汉语纯洁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报纸差错一直因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和减少差错成了纸质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报纸差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党报的声誉,影响宣传效果。报纸因为差错惹上新闻官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报纸因为出现导向偏差或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