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伍廷芳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家与法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具有西方法学博士学位的法学家。民国初年发生的"姚荣泽案",是伍廷芳法律生涯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最能够体现其法律思想的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2.
张体勇  刘阳 《兰台世界》2013,(12):28-29
伍廷芳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法律学者在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法律观植根于近代社会宗法土壤的变动和法治社会初步形成的历史运动,探求伍廷芳的法律观对促进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伍廷芳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法律学者在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法律观植根于近代社会宗法土壤的变动和法治社会初步形成的历史运动,探求伍廷芳的法律观对促进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欧阳湘 《历史档案》2011,(1):95-103
调解(和解)①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外国法学家看来,"中国法律制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调解在解决纠纷中不寻常的重要地位"②.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府审判也是"教谕式的调解"③.因此,调解制度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电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资源,"也被比较法学家划分远东法系或中国法系的基本标志之一"④...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交涉日益频繁,为了达成中外通行的共识,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开始采用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原则,进行修订现行法律的活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由沈家本等主持,并聘请日本法学家赞襄.  相似文献   

6.
燕树棠先生是我国近代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先生一生都致力于宪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教育、法律普及的研究工作,而法律学的理解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方面更是有着很深厚的造诣,在新中国的法律建设上有着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考察了清末修法的历史背景,在结合法学家沈家本的法律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沈家本法学思想对中国法律的革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夏勤是中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他东渡日本寻求法学真知,任教于法律高校培养法律人才,乃至成为司法官员,他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从教书与育人、理论和实务等方面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光和 《历史档案》2011,(2):117-124
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执行和运作法律的人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孟子言:“徒法不能以自行.”在西方,法学家哈耶尼(Evan Haynes)也曾说:“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沈钧儒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法学家和律师。他一生饱经世事、学贯中西,积极投身宪政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主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独立等思想。沈钧儒的政治法律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明中 《兰台世界》2012,(27):65-66
李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秦朝逐步统一六国后,李斯将原战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及制度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调整,并在原有秦朝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颁布在全国推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姚荣泽杀人案的背景及经过,时任司法总长伍廷芳与沪军都督陈其美之间就案件审理程序、法庭设置、司法独立及陪审制问题展开争辩,最后在孙中山支持下,按照伍廷芳的方案进行了审理,被视为中国近代司法独立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日前,由法律出版社发起并管理的中国第一家“法律家俱乐部”在法律出版社新落成的办公大楼正式成立。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和我国著名法学家、97岁高龄的前国际法院法官倪征隩先生为“法律家俱乐部”揭牌。据悉,中国第  相似文献   

14.
法学家群体,在现代社会重新成为一种口含天宪的人物。但欧陆法律传统迷恋于概念体系的抽象化特点,使书斋中的学术力量可能产生一种忽略血肉个体的冷漠与偏执,最后变成了通过学术遗忘苦难。这几乎就是今日中国法学家群体的一个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菲 《兰台世界》2013,(28):139-140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他通过修订刑法、变革刑事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蒋冠  陈修锋  瞿良毅 《北京档案》2007,(9):44-45,48
一、口述档案的证据属性分析 在司法界,对证据立法的臻善一直是法学家们竭力研究的课题.证据立法的完善是关系到诉讼公正、司法公正重要的提前.笔者认为,口述档案是一种新型的法律证据,基于其独特的凭证价值,它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发挥法律凭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清末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与改革措施的实施 从压抑私人资本主义到奖励实业、扶植工商,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政策转轨的一个重要趋势.商部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地位在清朝中央行政体制中仅次于外务部而居第二,可见清政府对振兴工商实业之重视.出任商部尚书的载振系庆亲王长子,曾历赴欧美和日本考察工商业,是振兴工商的积极推动者.商部左侍郎陈壁热心实业与教育,右侍郎伍廷芳深谙法律,均属较为开明的官员.  相似文献   

18.
元代"东平布衣"赵天麟被人们尊称为"布衣法学家",主要基于其平民的身份和一名法学家的胸襟。笔者通过阅读赵天麟的六十二篇奏折,深深地被其中蕴含的恢复封建正统思想、加强法律制度建设、限富恤民的以法治国思想所折服。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风云际会,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共存。学者梁启超,涉猎政治、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法学也颇有研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法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法治思想。一、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梁启超作为法学家,对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一点就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西方法律文化广泛传…  相似文献   

20.
法学家徐国栋曾经说过"欲治法学,必先治语言学."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准确性、严谨性、特定性.因而我们在罪犯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正确区分和理解,将罪犯档案中的法言法语与生活中的日常理解分辨清楚,否则,就会歪曲法律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