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重视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把握学生学习关键的一些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教师应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善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学习力是新时代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学习基础和关键能力,是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人才核心素养需求的有效途径。从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合作力等六个维度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学习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目前的学习力情况不容乐观,据此提出高职学校要营造学习氛围,更新学生学习理念;创建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生身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磨练学生学习毅力;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探索实践途径,强化学习转化力;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习合作力,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力。  相似文献   

4.
为更有效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综合考虑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因素,构建基于时空的学生学习资源库,从而提取学生学习特征,挖掘学生学习特点,发现学生学习偏好,推荐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分析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学生学习行为中发现其学习偏好。经实践证明发现,该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运用新的课改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传统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与贬低、发现与探究,以致学生难以很好地处理认识过程,容易陷入被动学习、记忆学习的桎梏。为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桎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有必要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学生科学地学习知识、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学习高中语文这门学科要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长期的语文学习基础,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的平衡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自主安排学习实践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陈军 《江苏教育》2022,(55):35-37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磨砺学生的学习毅力,发展学生的现场学习力。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活动方案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评价标准前置,做到教学评一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discourse analyses of two teachers’ statements about the economic payoff of studying English in the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s.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examines how English teachers construe reading as an economic asset that can be developed in schools and used on the job. Pierre Bourdieu’s concepts of field and capital are mobilized to explore how teachers (a) construe and relate the fields of English and the economy and (b) define the resources operative in and across both fields. The present study uses 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develop detailed pictures of teachers’ theories of the economic dimensions of English (as described in original interviews). The teachers’ views are read against widely circulating arguments about the economic value of English. The teachers involved in the study construe basic skills reading as being of less economic value than practices of reading driven by curiosity and enjoyment.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大学英语中实施语篇教学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引起教学界同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研究起步时间比较晚,甚至目前依然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的论文一般都集中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通过研究电影语篇,文章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语篇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党玲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17-119,151
由于东西方文化尤其是哲学理念、思维模式、审美观的不同,英汉语在话语组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形合与意合是各种语言进行话语组织的方式,也是英汉语之间的重要区别。翻译界普遍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本文指出唯有用辩证的思维客观、全面地对比研究英汉语形合与意合,才能灵活运用翻译策略,译出自然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不仅存在于词汇、语法、句子,还有语篇。在列举英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语篇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英汉文化和思维模式差异、篇章结构差异、语篇策略差异,来探讨汉语语篇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文化背景渊源不同,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语篇组织规则大相径庭。其主要体现在篇章布局、层次安排、脉络贯通等方面。了解英汉语言篇章组织结构的规则,有益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提高对英语语言段落组织特点的敏感性,避免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探讨了以写促说模式下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跨文本迁移的各个因素。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设计教学实验步骤,实验结束时使用多种测试工具收集数据,并用SPSS和LISREL等统计软件来描绘言语产生过程中各变量对英语口语语篇生成能力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各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作用着英语口语语篇能力,其中积极词汇和预制语块知识对其影响最为显著,英语写作、应用语法和自我修补能力居次,语篇表达能力影响不及上述变量,基础语法知识、英语消极词汇和语篇理解能力的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actice of studying texts in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lessons as a particular type of reading experience. Through a critical stylistic analysis of a popular edition of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reading the text is framed by educational editions, and how this might present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fiction to students. The article draws on two cognitive linguistic concepts – figure/ground configuration and narrative schemas –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discourse about a text’ can potentially influence how students read and engage with a text. Building on a previous article, the notion of pre-figuring is developed to offer an account of how a reader’s attention can be directed to particular elements of a text, thus privileging some interpretations and downplaying others. The article then reflects more widely on the perceived purposes of studying fiction with young people, exploring in particular the recent rise of support within the profession in England for Hirsch’s ‘cultural literacy’ model, which sees knowledge about texts as more valuable than authentic reading and personal response.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考试中,完形填空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树立准确的语篇意识,没有掌握基本的语篇知识。因此,英语教育者有必要为学生输入语篇知识,教授其用衔接连贯的理论分析完形填空,这一做法必将为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浅议英语元语篇手段使用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篇是构成语篇的一个部分,它主要是组织构建主语篇命题,体现作者对语篇内容的态度并能反映出作者的读者意识。很多研究表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元语篇手段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思维模式、写作模式、写作策略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探讨这种差异及其原因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