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广东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我校听课,那堂课讲的是《再别康桥》,课后围绕诗歌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老师认为诗歌教学要用“燃烧的激情点燃激情的燃烧”,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诗歌教学能点燃激情那当然是一大妙境,但是,诗歌教学中激情一定要燃烧吗?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激情燃烧”?我个人认为,诗歌有不同类型,诗歌教学也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一定要“逢诗必烧”。  相似文献   

2.
灯下,我叹气摇头地批阅着学生那些“套”声依旧、无病呻吟的习作,在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学生“咬着笔头,皱着眉头”艰难写作的场面,我沉思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学生习作的激情在哪儿呢?“孩子呀!我一定要点燃起你们心中习作的激情!”我暗自琢磨着。“快来看你最喜欢的《电视散文》!”妻在一旁喊道。我走过去心不在焉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忽然一拍大腿,对!有办法了!于是,第二天我班作文教学的“配乐作文”正式开场了……“同学们,这节是习作评讲课,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段非常优美的录音。”说着,我打开了录音机。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声,录音机里传出了我那抑扬顿挫的配乐(《回家》)朗读——《爸爸,你回来吧!》,录音结束,教室里异常地寂静,孩子们显然还陶醉于其中。“孩子们,你们知道刚才录音机中老师朗读的是谁的作品吗?”孩子们茫然地摇了摇头,“告诉你们,其实这就是你们的作品!这是老师昨晚将我们班朱登秀同学的作文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配上音乐录制出来的。”“哇——”学生们夸张地叫了起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创造出这样优美的作品,从今天起,我们每周从同学们的习作中抽出两篇优美的作文,我们共同修改,然后配上音乐朗诵再录制下来,怎么样?”“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那就是教者吃亏吃力 ,平平淡淡 ,学者枯燥无味 ,恹恹欲睡。究其原因之一 ,是教师缺乏激情。激情 ,即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语文教师怎样用激情之火点燃学生心灵呢 ?首先 ,要做一名充满“激情之火”的教师。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无不是作者激情荡漾的倾泻。鲁迅滚动着“激情之火”写出了《藤野先生》、《孔乙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他自己被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他心中首先点燃了“激情之火” ,这名篇点燃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的“激情之火”。苏轼的《念…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教了《燃烧是怎么一回事》一课,有位学生问:“老师,刚划燃的火柴马上把头往上直竖着,为什么会很快熄掉?”我照着学生问的做一遍,火柴果然熄了。学生们讨论说:“这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沉积在火柴边,把助燃的氧气挤压开了。”为什么二氧化碳不往下沉,只沉积在火柴边?这个说法道理不充分。 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在积极思考,我要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老师的课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把“读”他的课的人也深深吸引住。现在我要分析的是,李镇西的课里面有一种什么东西把人吸引住了呢?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李镇西那诗人般的激情,也可以说是他平等待人(学生)的民主教学作风,以及他那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课堂驾驭艺术。(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新发现     
小明:“老师,在我背书时, 你怎么还看书?”老师:“我那是要检查你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小明:“老师,难道你也还没背熟吗?”老师:“啊……!”  相似文献   

7.
有老师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其中有一句“光是每星期的改作文,就让我累死了”.我脱口说了句:“谁让你改作文的?”说出这句话,就有点后悔,这下我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来解释这个问题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啊,谁规定过语文老师一定要“批作文”“改作文”的?但是,更多的老师会认为这简直大逆不道,如同谋反:学生作文,怎么能不改呢?可是,这么多年的“批改”,有没有进步?为什么学生还是那么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8.
现在倡导教学反思,有的老师说:“课后反思非得流于书面形式吗?实际上每个老师上完课后都有反思,只是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而已。有写的必要吗?”曾经,我也一度这样疑惑过。但猛然间,头脑里一闪,我仿佛又回到了刚毕业时傻乎乎的我……刚毕业时,年轻的我在教学的知识和经验上是青涩的,但在教学干劲上却洋溢着青春不服输的激情。每当我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有什么灵感,总是急急忙忙写到教本相应的地方,像是书的“批注”。记得刚毕业时的那个教本,我一直用了多年,不是因为勤俭节约,而是因为舍不得我的那些“批注”。那里面有我的教学得失与感…  相似文献   

9.
王洁 《考试周刊》2011,(85):135-135
在这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两极分化很严重,而且随着课程的推进,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班级里,英语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同学课上积极配合老师,课下主动复习,成绩自然平稳上升;反之,那部分相对较差的学生,课上消极,课下懒惰,逃避难题,成绩直线下滑。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让每个学生“活”起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何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A老师上完后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相信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  相似文献   

11.
看完本期的警察专题,阿星姐认为,其实要做好一名普通的警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同学一听“普通”两字,一定会说:“呀,普通不就是平凡么?平凡不就是平庸么!这多简单!”那到底什么是平庸?最近有读者打进电话求助阿星姐:“快期末考试了,但没人重视我,特别是老师,从未鼓励过我,我发现自己正在退步。我感到我越来越平庸,没有斗志……”清楚了吧?确实如此,平庸就是你的生活没有斗志、没有激情!所以让阿星姐告诉你吧——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个运动员轻…  相似文献   

12.
[问题呈现]案例一:教学《江雪》片段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一学生满脸疑惑“。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要钓鱼去卖。”学生接二连三地解读  相似文献   

13.
管春美 《成才之路》2012,(35):73-73
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每天舞台上都在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一个极富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的舞台,它常常演绎着最激情的时刻。语文应该是最具情感又充满灵性的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成为师生的“情场”。教师在课堂上进发激情,与文本融为一体,怀着一颗火热之心,与学生一起演绎悲欢离合,传递喜怒哀乐。学生因为有了老师爱心激情的照耀,与老师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世间的真情,心中情感的火把被点燃。课堂也在师生情感的激荡中进射出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那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当晚,我们在大操场举行营火晚会。点燃营火后,我发现一个问题:火苗为什么总是朝上呢?我怎么也搞不清楚,就去问老师。老师说:“这是空气热膨胀以后,引起的一种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不久前,我收到了校长特意给每位老师购买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拿到此书,我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读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语句、观点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罗恩老师说,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如果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堂,那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上很多人对政治课存在成见,一说起你是政治老师,他们会哑然失笑,那种不屑已经溢于言表,他们认为政治课假大空,除了说教就是唱高调。我也经常听到学生谈到最不喜欢的课是政治课,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什么我们把一门能点燃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激情的学科变得如此索然无味,把对学生的一生有极其重要影响的道理变得如此苍白?究其原因,是政治课教学空洞、乏味,除了条条框框,就是死记硬背。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我笑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学会的?”“我们在幼儿园学过。”“那谁来唱给老师听听?”一只只小手争着高高地举起:“老师我唱!”“老师我唱!”我笑眯眯地盯住苏雪说道:“苏雪,老师请你来唱好吗?”没想到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她脸色…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我认为:蜡烛的光亮太微弱,生命太短暂。老师应该做太阳,照亮每一个孩子前进的道路,点燃每一个孩子成功的信念,让学生的前方一片光亮,将融融春日散布到学生心里。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播撒阳光给别人,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而老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了这颗爱心,才能撑起挚爱的晴空,让生活插上美丽的翅膀;有了这颗爱心,才能拨动琴弦,弹奏出和谐的乐章。爱心使我们有了微笑,有了鼓励,有了期待,有了宽容,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也才能使我们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