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体现了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要实现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互补、学科内容与美育因素互融、学科学习与审美过程互动。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还要处理好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的主线与辅线、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共性与个性需求的关系。其基本模式有“模块型”和“随机型”两种。  相似文献   

2.
根据课堂教学美育目标的要求,提出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结合,科学方式与审美方式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注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隐性课程的审美化设计;提出构建美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五大要素;建立一个与美育课堂教学模式相协调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既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也是一种教学思路与手段。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运用美育手段,以“知识吸收线”“美育渗透线”“素养提升线”为主线索,设计了“美的发现”“美的探究”“美的创作”3个教学活动,创新物理美育模式,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认为,渗透美育的物理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紧扣目标手段,设计教学主线;突出原创精神,开发美育资源;利用学科优势,创设美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审美设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解“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审美”这些概念入手,将它们“集成”起来,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的内涵。审美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固有要求。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课堂教学“成品”的审美设计;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非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  相似文献   

5.
“融入式”学科美育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审美活动达到美感体验的全面的育人活动”。对美育的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融入式”学科美育教学评价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科学性与艺术(审美)性相结合,追求整合”的评价观,遵循发展性、美感性、有效性、民主性的原则,应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本提出了《“融入式”学科美育教学评价表》,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三项一级指标和“教学特色”的附加指标。其中共含八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从而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融入式”学科美育是指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审美活动达到美感体验的全面的育人活动。其本质是将美育主动、积极、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全过程,变传统的唯智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知、情意互动的求真、立善、创美的全面教育活动,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为此,教师应该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并将其艺术地展现给学生;教师要树立自身美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融入式”学科美育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教育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欧松林 《教育艺术》2006,(10):25-27
“美育”是一种属性,它最终表现为人的修养、品格、情感。“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声乐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其本质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它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多以单对一的形式进行,一个教师每次对一位学生上课,但它同样具备了现代教学原理中课堂教学的三项基本功能,即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及能力和个性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声乐课既要完成本学科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对于渗透一词的理解,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实行美育的基础。《汉语大辞典》释义为: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他方面扩展。这个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思考问题:其一,谁向谁渗透?或者说,什么向哪些方面扩展?其二,逐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什么为始终?其三,如何实现扩展,或者说扩展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思考,会让我们逐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构建自己的美育策略和方式。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会认为好回答,会认为是美育向学科教育渗透,或者美的因素向学科内容渗透。如果只是这样理解,我们还是停留在粗浅层面。美育对学科的渗透,还应该是审美教学向非审美教学扩展。这表现在教学目标审美化、教学内容审美化、教学过程审美  相似文献   

9.
潘春燕 《学苑教育》2023,(12):89-91
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以美育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化、项目化、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目标。然而,当下的校园美育现状问题重重,单科思维现象普遍,只局限于美术学科的美育,目标过于窄化,美育与各学科的关联缺失整合协调。本文从跨学科的视野去寻找跨学科融合设计中有效的实践路径,在美术教学中加大各学科美育教育内容的渗透,建立跨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将“以美育人”作为美育实践的核心着力点,推进大美育教育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以审美为核心,充分发挥了情感熏陶的作用。音乐学科的基本属性是美育,音乐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