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所以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的三个分目标之一,并在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分别明确提出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6条和5条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一道力学题为例,论述了小量分析和对称性分析法在解题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让他们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通过对湖南省L县农村初中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访谈、物理探究课堂观察、中考物理探究题文本分析发现,影响探究课堂教学行为的首要因素是教师教育观念,包括教师对探究的认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信任度和教学习惯;其次是硬环境,包括中考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实验仪器装备水平、教师自身素质;最后是软环境,包括学生素质、社会环境、教师待遇、教师工作量和班级人数。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中考内容,改革教师培训方式,领导提高重视程度,是促进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物理复习的教学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及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似乎在物理课堂上还没有很好的体现,而保证这些方面的关键是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观及专业素养。本文提出了如何在新课程下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的本质看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大科学,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科学观决定了科学教育应从分科走向综合。科学教育的综合不仅是自然学科内部、自然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应包括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综合,实际的综合程度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论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教育界早已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的本质教育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很多人一致认为,科学的本质的构成成分应该是学校科学课程中基本的、中心的内容. 实际上,自20世纪初,科学教育领域就开始提倡要使学生理解科学和科学的本质,然而,科学的本质一直作为"潜课程"隐含在科学课程之中,没有作为明确的课程目标提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关于科学的本质的描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家文件和科学课程文件中.  相似文献   
7.
8.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自然成为教师专业研究的重点问题,它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中的现实问题.两位美国学者在综合研究众多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专业成长途径,其中就包括"自我引导"途径.自我引导式途径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它是指教师通过查阅、学习、模仿等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我引导式中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有听课和专业阅读2种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连接课程与教学的纽带,其编写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比较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学:原理和问题》和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中的加速度内容的章节编排、文本编写、栏目设置后,分析了中美教材的各自特点,提出了我国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新课改后高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笔者对湖南省14个市(州)64所高中的112名物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显示:一方面,高中物理学习评价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如教师能较为全面地认识学习评价理念、学习评价内容得到了拓展、学习评价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等;另一方面,诸如评价内容不全面、学生实际参与评价的程度较弱、纸笔测验仍是当前最主要的评价方式等问题还是存在现有的学习评价之中。为了实现有效的学习评价,我们应该建立适合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改进传统物理测评方法,开发适合物理学习评价的现实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走向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