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Research Policy》2013,42(10):1695-1705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raises a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 for scholar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historians of technical change, on the other. We ask to what extent have economists and historians of technical change engaged in cross-fertilisation with regards to method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evant questions. We then provide an overview on the use and methods of history with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Innovation Studies (ETIS), which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s ‘history-friendly’. We locate the work and intellectual heritage of Nick von Tunzelmann among that of a small group of scholars in which history and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have co-habited happily. We reflect on the variety of historical methods proposed by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special issue, who were invited to respond to the above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 Finally, we propose a way ahead in term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evant questions and pertin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2.
于ISIS创刊100周年之际,作者1)追忆萨顿为推动科学史制度化发展而付出的努力,并将之置于当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在科学史学史上值得书写的一位重要角色——所发起的、融科学一科学史教育于一体的哈佛教育改革进程中理解;2)从长时段视角反思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发展历程,探讨科学史事业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一文化价值;3)直面上个世纪之交以来科学史学科再制度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标示我们这一代学者需为之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观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学科独立与学术自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视职业科学史家追求学术自主的历程,就所涉及的学科元问题以及学术纲领的重建问题,陈述见解。指出传统的学术自主概念是先天的、排他的,在日益开放的当代学术条件下,科学史家必须更新学术自主的概念,并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积极的史学实践探索和耐心的对话,扩展科学史的向度空间,推进综合科学史的发展,维护学科独立,追求学术自主。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大体上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3种不同类型的国家GDP的增长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的基础、机理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建国后至1981年经历了类似于欠发达国家目前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阶段,1981年至2004年处于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后20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是不同的,总体特征是耕地的代价性损失增加,2018年左右我国将进入“经济低增长、耕地资源低减少”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个阶段,此后耕地资源数量锐减将成为历史。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启宇  邓智团 《科学学研究》2011,29(9):1425-1434
 当前全球城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在资本要素驱动之外形成一个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为此,在城市功能设计与空间配置上注入创新思维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创新经济的出现及其集聚的探讨,阐释了城市创新集聚空间——中央智力区——对城市功能设计与城市空间组织的互动影响。并选取中外城市案例,剖析通过中央智力区发育,改造城市整体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ownturn on innovation across Europe. Using micro- and macro-data, we investigate to what extent som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long with demand, affect firms’ persistency in terms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 It emerges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economic downturn in terms of firms’ innovation investment are not the same across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ompetences and quality of the human resources, the specialization in the high-technology sector, toge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eem to be the structural factors which are able to offset the effect of the economic downturn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s of firms across Europe. Finally, 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policies during recess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商务成本决定了资本的区位选择,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对商务成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了分析评述,认为人为降低要素价格、地区间的政策竞争等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的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并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以及经济增长,反而造成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资源诅咒使低要素成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降低甚至为负;降低包括制度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已成为调控商务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思维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转变经济思维方式,才能转变经济计算方式和运作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淘汰过时的"现代化"观念及其指标体系,批驳"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假说,研究应用能引导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值"线性规划,计算宏观协调效益账和统计完整的GDP,才能创造真正造福于人民的财富。这就需要研究和推广大协调经济学,为建立大协调经济思维方式和大协调经济运作方式提供科学基础,帮助人们以全面协调争取真正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市、区)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金融效益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效益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科技环境的优劣,对于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金融效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土地违法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土地违法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的研究是保障土地合法利用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1992年~2004年间的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违法结构变化是相关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与其他违法用地比重呈负相关;建筑业产值比重与破坏耕地比重呈正相关,与其他违法用地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未经批准占地呈显著负相关;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与非法批地比重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揭示了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确存在一种必然的相关关系。因此,根据经济结构与土地违法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应密切注视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违法结构变化,并制定长期策略,采取多样化措施,在减少土地违法总量同时,重点监控土地违法类型变化,合理确定一定时期应采取的主导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农民失地纳入到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分析耕地减少的新思路,为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耕地减少和农民失地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成为自由劳动者,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另一方面征地方将耕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失地农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储备。本研究根据耕地减少量估算了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数,为经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协整分析和曲线拟合,揭示了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累计达到了8 007.74×104人;经济增长是耕地减少、耕地净减少的原因,但是耕地减少、耕地净减少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失业农民数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变量的二次项曲线拟合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制度的角度,基于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背景和现状,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江、浙、沪为例采用1995—2007年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测算长三角地区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及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观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失业、腐败等问题十分严重,超出了社会的承载能力,背离了改革和发展的初衷。因此,如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内生化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环境污染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引入到增长模型中。根据动态最优均衡分析,推算出理论模型的Hamilton函数、欧拉方程以及各个变量的稳态增长率。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金融发展作为增长模型的外生因素,能够通过投资规模的增大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和技术创新效率,从而提高经济的稳态增长率,降低最终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保证经济沿着最优的可持续增长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情报科学史研究:现状、功能及其建制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允生 《情报科学》2001,19(4):414-417,448
本文讨论了情报科学史研究的主要功能,学科性质与地位以及中外情报科学史研究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情报科学史研究的建议,同时,探讨了我国情报科学史学科建制化的必要性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是释放北京城市发展压力、加速填平京冀发展“经济鸿沟”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区域战略性资源整合平台、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城市规模和经济联系量等维度筛选出环首都经济圈的亚核心,并根据产业结构分布确定其发展定位,着重从区位优势、产业承接、联动发展等视域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任何国家的国民大众都具有对自由的精神信仰和心理追求,并普遍渴望公平正义和自由平等,而依此演化出来的优好经济制度,构成了任何国家繁荣和民富国强背后的制度奥秘。市场经济最为根本的优越之处,就在于为国民大众灵活而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一整套自由选择机制,并确保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从而造就了计划经济所无法比拟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产出能力。只有经济自由才能为国民大众提供诸多经济创新活动的制度激励,从而自动生成经济发展的长效活力,这就是实现中国之梦的基本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测算江苏省农业碳排放基础上,应用STIRPAT模型研究江苏省2000—2015年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江苏省农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13%;城镇化率、农村人口、富裕度、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人员数量每发生1%的变动分别会引起江苏省农业碳排放1.04%、0.82%、0.23%、0.18%、0.13%的变化,研究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有重大影响。为推动江苏省农业碳减排,必须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走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之路;推行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改革,降低农业生产能源消耗;加大低碳农业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1995-2012年间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相互促进关系;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负向后正向,存在"滞后效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