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现象。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等原因应避免使用的词语或忌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禁忌,人们为了避讳禁忌或表达不雅或不宜直接提到的对象而采用的婉转且温和的语言我们称之为委婉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有其鲜明的文化特征。本文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对比并分析了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语言禁忌的产物。人们出于对神灵、尊者的敬畏和对不吉不洁不雅事物的嫌恶等原因 ,把表达这类事物的词语当成必须避讳而不宜直言的 ,这就是语言禁忌。但人们在交际中又常要提及这些须要加以避讳的词语 ,于是就采用拐弯抹角、含蓄委婉的方式 ,换用比较隐晦却动听的词语加以曲折表述 ,语言学上把被避讳的词语称为“禁忌语” ,把用来替代禁忌语的词语称为“委婉语”。汉语中 ,涉及死亡、凶险事物、排泄、性和性器官、生理缺陷以及人格批评、否定评价等 ,有许多相应的委婉语。例如“死” ,有人曾列举出 1 30多条委婉语 :“牺牲、捐躯、…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探究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息息相关,这就是语言学的新领域,也就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领域.我们在这种研究中,即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某些奥秘.”各种语言的语汇中都有禁忌语、委婉语和吉祥语.禁忌语与社会现象“塔布”(禁忌)息  相似文献   

4.
陈莉  邓文生 《考试周刊》2009,(13):105-106
本文讨论了文化中的禁忌词语现象与英语语言教学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禁忌词的起源、分类、替代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幼儿成长视野下的禁忌避讳词语是幼儿成长环境与语言相互影响的产物,并且,作为禁忌语中的一个子系统,幼儿禁忌语主要源于语言灵物崇拜、封建迷信思想和巧合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禁忌语和委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由禁忌而产生的禁忌语和委婉语,汉、英两种语言在应用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产生、性质、含义及社会功能上的联系及区别进行初步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西社会不同的民族心态、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在日常交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从避讳禁忌和避俗求雅两方面对英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交工具,其功能就是沟通信息,但在特定的语言行为中,却被赋予了它自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竞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某种吉祥或不幸,人为地设置了种种语言禁区.禁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中英日常会话中的禁忌语在称谓语、问候语、动物词语、身势语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一些障碍和影响,所以,正确使用禁忌语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充分了解异国的文化背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在某种文化中,人们交往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和语言中某些词汇表现出“回避”的行为,人们不愿、不能或不敢随便谈及那些话题或使用那些词汇,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某些禁忌现象。有禁忌语必然有委婉语,它们是紧密相联的,这是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道德标准不一样,各国人民所忌讳的行为和词语是不同的,委婉语的使用也是不同的。“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委婉语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的禁忌…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反射,社会的发展会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和行为有所忌讳,积久则成禁忌,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便是禁忌语。禁忌语的存在促使委婉语大量产生,这说明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属于不同的语言现象,因此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禁忌语指语言中粗鲁词语或辱骂词语,它的主要来源是关于性器官、性行为、生理排泄、某些动物名称、超自然物,以及来自某些教会的一些词语。虽然从社会道德角度来看,禁忌语应该不用或者少用,但因为禁忌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我们还是应该对其有所了解。本文从禁忌语的由来、受限制的历史等方面对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禁忌语和委婉语,但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英在表现形式上有同也有异.本文从禁忌语和委婉语、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趋同性及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旨在了解并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禁忌普遍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文章从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从中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英语教学和交际.  相似文献   

14.
语言禁忌是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语言禁忌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对比分析,并揭示了其相似性和相异性。不同的文化会对语言禁忌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习语言时,必须要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弄清楚什么是需要避讳的,以避免误解,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形式可以是词语、短语、一句话或一段话。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与美化、避讳、避俗求雅和欺骗遮掩等心理有密切关系,研究英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准确理解西方语言,加深东西方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它源于社会禁忌,既有宗教性、阶级性,又有时代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国家、地域和时代所认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同时,折射出中西方形态各异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和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语言禁忌是禁忌的一种,包括语言的灵物崇拜(语言拜物教)和语言的禁用和代用.语言禁忌是人们在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对大自然的某些现象不理解而产生的.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禁忌,而语言禁忌中又渗透着人们不同的文化心理.语言禁忌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语言禁忌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以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与社会文化域呈现一种多重映现关系,有着鲜明的社会文化标记,具体表现为文化标记、性别标记、距离标记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他们从社会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英汉委婉语比较的角度,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中词语替代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和分析,指出英汉委婉语都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同时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共同特点是用令人愉快、委婉曲折的话语来表达令人恐惧、尴尬,令人厌恶、惹人不快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王大利 《考试周刊》2010,(20):29-30
“禁忌”一词在国际学术界统称为“塔布”,它源于中太平洋波里里西亚群岛土语,英语音译为Taboo,现在已成为人类学、民俗学通用的词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禁忌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禁忌语有助于交流。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20.
禁忌语是语言交际中应予以避讳的话语,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禁忌语不但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反而还能达到常规用语无法企及的语用效果。运用交际语境顺应论,从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从语言的综观角度全面地了解禁忌语,有利于理解现实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对翻译和二语教学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