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这篇论文根据查尔斯·菲尔摩(1968)提出的格语法模式介绍国语句法的概略。给予一套包括分支规则和特征规则的基础规则,以及一套转换规则。从而说明这个模式对汉语的若干句法事实提供了极好的解释,并且使我们能在更重要的平面上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初学造句的小学生常常会造出意想不到的句子来.如:(1)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2)如果——罐头不如果菜有营养.(3)从容——我做事都是从容易的做起.(4)难过——我家前面的大水沟很难过.(5)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看了以上造句,成人们忍俊不禁,凭语感就知道,这些句子跟老师的要求对不上号,“错位”了.那么,错在哪儿?为什么会发生“错位”呢?笼统地讲,是因为小学生对汉语的基本语  相似文献   
3.
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即“民族历史地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族心理中的凝结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研究民族心理素质的侧面很多,本文选择语言角度,试图从汉语的语词着手,分析汉民  相似文献   
4.
对语素、复合词、单句、复句这些语法单位进行分析,可以说明汉语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有其自身特点,从而区别于英语等外语.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与语文阅读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因此,中学语文的语言教学只有与阅读环节实行同步,才能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应用功能.语文阅读可分认知、分析、理解、评价、鉴赏五个阶段.在语文阅读的认知、分析阶段,语言教学应注重字、词、句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83年第2期《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邓思明同志提出“语言教材要有趣”的建议,读后很有同感,也想来谈点看法.语言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枯燥性.它不可能象文学那样借助于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它只能引导学习者如实地调查并掌握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运用它们来进行交际.因此,重文学、轻语言成了中外学生的通病.但这种情况是否就无法补救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我们自学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要对语言教学的枯燥性加以补救,应该首先从教材开始,即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要考虑思想性、科学性,也应把趣味性放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7.
从明末白话小说“三言二拍”(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下面分别简称为喻、警、醒、初、二.)收集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向”、“从”、“去”能够单独作动词,也能用在另一动词前面,用以介引某个名词性词语.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在、向、从,去”,无论就词义内容还是在句中所处的词境来看,都有若干差异.本文整理了这几个词的各种用法,并将其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的语言教学只有与阅读环节实行同步,才能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应用功能.语文阅读可分认知、分析、理解、评价、鉴赏五个阶段.在语文阅读的理解阶段,语言教学应在指导学生把握语言意义的同时,注重对语用意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句型描写的意义 本文对中篇小说《香与香》全篇的句型作穷尽描写。 吕叔湘先生曾说,句型和动词,“这是语法研究中的第一号重要问题”。现代汉语的句型系统究竟是怎样的?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现代汉语的句子一般有多长?由几个语段组成?语段与表述是怎样的关系?语段与语段是如何联系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在掌握了大量的语料之后才能够回答。因此,从发掘和分析具体的语言资料入手,进行详细的描写与整理,通过纷纭复杂的语言现象找出规律,这是汉语句型研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本,以下简称“黄本”)是国内十几所高校合作的教材.语法部分写得纲清目明,很适合于教学,使用过程中反映是好的.但本文并不准备细述其优点,却要对几个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以期通过争议对问题作更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