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效果尚有较大空间提升。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的爱国主义风潮。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所以笔者从传播学角度,引入了传播学中的"5W"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播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播理论”课程双语教学是对西方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原味吸取,是传播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传播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传播理论”的课程特点,分析了其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条件、时间安排及教师要求,探讨了该课程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出现了明显的弱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认同出现危机、人们道德行为失范等,归结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变革。为了社会平稳有序的发展,急需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功能拓展。与此同时,政治传播学在西方社会中表现出的巨大价值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相比较两门学科发现有可相互借鉴之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从政治传播学中借鉴有用的理论、实现其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子弹论是大众传播学早期的效果理论,对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子弹论的产生为出发点,论述了子弹论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在教育中引入子弹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传播学及历史学的角度,对我国体育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传播学的学术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体育传播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类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传播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为新闻传播类其他课程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在互联网社会,高校《传播学》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会。互联网既是《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又是《传播学》教学的挑战因素。如何保证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教学的有效实施与执行,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对互联网社会的《传播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略作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线上教学活动的呈现形式,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传播知识内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活动,线上教学属于“人-机”传播的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数字电子媒介来实现学习目标。因学习中所涉及的信息载体及媒介和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数字电子媒介工具应用的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信息接受效果,而教学资源的视频化和图片化,相对减弱了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教育传播学的特点,把握数字电子媒介的特点,重视从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旨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线上学习。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过程。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等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建立一种理性、科学的传播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优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德育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形态。网络德育研究要借鉴的知识很多,主要包括对政治社会化理论、传播学、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媒介科技不仅深刻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也使得传播学成为最受关注、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因应媒介、信息、社会的整体性变革,传播学的教学工作也具有了新的命题:突破以往新闻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阈限,借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协同,打破以往传播学研究的碎片化,整合性地剖析媒介与社会的互动。"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理论更为实用",通过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传播技能,提升其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