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澜第一次以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揭示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联系日益紧密和民族融合逐渐加强的趋势,开创了通史中大规模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先,为今天的民族史研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范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对先秦历史作了科学的分析,在殷周社会性质、民族关系的融和与发展、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的意识。随着考古事业的发达,出土物材料的增多,范澜的某些结论不免有偏颇之处,如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道家形成的时代等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范澜(1893~1969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字仲澐,浙江绍兴人。他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4.
吕思勉在通史著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先后出版了两本通史,并且还用通史的眼光写了多部断代史,但由于条件所限,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做一个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化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审美活动已经远远超出纯艺术/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本分析了20世纪以来艺美学学科的两次重要转型,尤其是90年代以来新的语境下艺关学研究的出路在于正视审美泛化的现实,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化现象,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生态文学研究或称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代发端,并迅速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我们对生态批评进行了宏观式系统性的梳理:回顾其产生的历程;考察其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改写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影响较大。中国哲学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思想,可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既要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化,也要借鉴吸取两方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世界通史》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但近年来大学《世界通史》课程与《中国通史》一样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生存状况。课时数减少、学生兴趣淡薄,教材单一、内容陈旧等等困扰着大学的《世界通史》课程的教学。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大学通史课程,尤其是《世界通史》的合法性、课程特性和发展途径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跨化心理研究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测量作为研究工具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研究所用的心理量表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如何在我国多民族化背景下使用这些量表,如何在跨化心理研究中保证心理测量的信度、效度是关系到研究科学与否的重大问题。探讨跨化因素即时间、地域、语言与心理测量的关系及它们各自在心理测量中的作用,提出在民族教育跨化心理测量研究中必须贯彻化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南朝化"命题,关注的是南北分裂结束之后唐代的历史走向,前提则是南北朝的政治统一不等于南北历史发展的完全衔接。这一命题关系到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在,南北朝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隋唐历史的影响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史》是王仲荦先生毕生从事这一历史时期研究和教学的结晶。该著作贯彻了魏晋封建论的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其经济文化成就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定基础。同时,结构严谨,体例新颖也是该著作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魏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表现在饮食方面,胡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便十分频繁。其原因当与张骞凿空西域、夷夏观的演变以及胡汉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等不无关系。胡汉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体现出双向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为背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由秦汉早期初创阶段向隋唐成熟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唐长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之一,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被公认为代表新中国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三编论集几乎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所有重要方面,不仅得出一系列极富开创性和启迪性的新结论,被广为称引,而且开辟出一大批极具潜力的新课题,惠及后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他人对相关教育现象的认识之提示,对新疆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民、汉之间的语言学习现象进行分析,在对双语教学的涵义进行界定之后,根据相关史料,判定北朝时期高昌地区的兄弟民族学习汉语的教育现象,就是新疆最早出现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散文,尤其是山水散文的发展和成就不容忽视。在文学领域中,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渐趋增多。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三书"和南朝梁吴均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散文,分别代表了北朝和南朝的山水散文的发展成就。南北朝散文在文字运用上、表现手法上以及造语和修辞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南北方的散文在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趋同,为山水散文的发展和勃兴积累了可资借鉴的丰厚财富。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子思想与南北文化对屈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屈原作品出发,考察屈原思想与文学创作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南北文化的融合与贯通,继承与开创。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游区域的饮品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其主要表现有:酿酒技术获得了较大进步,酒文化得到了一定发展;乳及各种乳制品在黄河中游区域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反映出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对黄河中游区域的影响;流行于南方的茶逐渐为黄河中游区域的人们所了解,饮茶开始进入初始阶段,为唐宋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宋时期,随着太湖地区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升,文化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间藏书与书院建设蔚然成风,地区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刺激了科举录取率的增长,所有这些反过来促使这一地区的人文素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