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教育》2007,(4S):15-17
教师是有知识的人.当然“乐于求知”“恐于无知”。教书先生要教好书,当然要不断地读书。读书是一个知识分子享受幸福的经历。 然而.当人类业已进入一个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的图象时代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意义的读书?读书是否仍旧是知识累积的惟一途径?图象时代读书的目的、动力和依据究竟何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李继东 《今日教育》2007,(2S):58-58
在不少语文公开课上.你总会看到教学脉络分明.环环相扣.一帆风顺.一马平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不出错?教学为什么没有节外生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刻意希望学生出错而幸灾乐祸。我只是觉得,我们平常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点毛病,怎么到了公开课上就全不见了呢?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读书没有捷径,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窍门儿,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还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窍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当谈到教师要读书时,我们常常听朋友感叹:没有时间,太忙了。的确,备教批辅考,每天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哪还有时间静下来读书呢?  相似文献   

5.
享受阅读     
教师,最大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这是希望的传递。那我们教师自己要怎么读书呢?听听三位各阶段的教师告诉你:读书.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读书时间 尽管搞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学环境(主要指软环境)基本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分数的压力基本上没有减轻,教师基本上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读书学习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素质提升的自觉行动。这就是我的“四个基本估计”。教师有时候加班加点,多不是读书,而是  相似文献   

7.
徐长春 《黑河教育》2013,(10):82-82
书籍是我们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灵魂和精神的充实,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多读书。通过读书,可以使自己变得至朴至真、聪慧单纯。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要说学生不会读书,连语文教师都不会读书了。因为更多的语文教师靠一本教参说话,他不会接触文本,面对文本,如果没有一些参考的东西,是寸步难行的。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而这也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现在已经丧失的东西。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要说学生不会读书,连语文教师都不会读书了。因为更多的语文教师靠一本教参说话,他不会接触文本,面对文本,如果没有一些参考的东西,是寸步难行的。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而这也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现在已经丧失的东西。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在语文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密切地关注,不停地思索,到底语文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10多年母语后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鉴赏能力?也没有提高写作水平?更遑论爱写乐写了。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阅读教学,一块是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是基础,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前提,爱读书、善于读书、精于鉴赏是形成良好写作能力的先决条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并不爱读书,也不善读书,宁愿看一些舶来的漫画,也不肯欣赏四大名著,宁愿看庸俗市井的文化快…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既然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永远也追不上时间.那么我们和时间赛跑还有什么意义?”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投资读书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的教书人已没有多少人在读书了。教书教书,不读书如何教书?不读书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众所周知,一个教师不读书,是无法提升自己,也无法应对当今社会的各种挑战,更无法胜任神圣的教学岗位的。  相似文献   

13.
魏雷 《考试周刊》2011,(28):168-168
读书时,老师曾告诉我们评定一节体育课的成效,运动负荷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我发现前一阶段相当多的课忽视了这一点。过去的体育课可以说是很重视运动负荷的.而现在不强调了,有些课根本没有什么运动量,整节课做做游戏、强调韵律,寻求一些肤浅的“快乐”,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时间,从古至今都差不多,就是一个字:晚。古人有凿壁偷光的典故,其实这是一件很励志的事情,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觉得稍有奇怪,为什么非要晚上费那么大力气读书呢?白天在干什么呢?以后有钱了,就算不偷光了,很多人都会挑灯夜读,甚至把它视为一种美德。直到现在,中学生的父母们见面之后常比的一件事就是:你家的孩子晚上学到几点。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并估计将继续下去。我们可以看出,晚上确实是读书的理想时间,因为安静,少了很多躁动。而我们中学的图书馆呢?有的好像有资源,但是好像没有时间,因为晚上不开门。但是看书不一定在图书馆,买书不一定要在书店,借书也不一定免费,当然,买书也不一定要付钱。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0,(7):155-157
和孩子一起读书吗?读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小家伙们一连串的问题?你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一点点喜欢上阅读呢?一起来看看这9位妈妈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点滴片段吧。  相似文献   

16.
唐月华 《中学理科》2006,(11):94-94
现在大家都感到,教师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学生,教师似乎变得一点办法也没有,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打学生叫体罚,被明令禁止了,即使没有禁令,打学生也不应是一名好教师所为.现在连批评也不太敢了,批评重了学生想不通,到头来是教师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少惹麻烦,一些老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有随他去了!有些老师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没有办法.那么,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真的是束手无策吗?我们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7.
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可谓一语道破天机。那么,语文教学没有科学性的原因在哪里呢?是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想按照科学的原理进行教学吗?当然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现教学的科学性上是很动了一番脑子的,不仅引入了信息论、控制论、...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作文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没有不重视读书的。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朋友,甚至于我们自己读了不少的书,可是作文能力仍没有得到提高,或者提高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谈一谈读书和写作的关系,正确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下如有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没有教育师专业发展,就没有商品质的教育。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教师怎样才能不断发展?读书,是其基本途径。读书是教师丰富学养的基本途径。一个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教师读书不仅能学习、借鉴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且能够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使其成长为具有教育思想、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的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技巧。读书是教师终生的备课。备课可以分为直接备课与间接备课。间接备课贯穿教师的终生,我们称之为“终生备课”。所谓终生备课,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进行的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进修和读书、学习。时代在前进,文化科学在发展,教师若不坚持读书学习就要落伍,从这个意义上说,终生备课比直接备课更重要。书读得越多,知识就越渊博;知识越渊博,直接备课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并且,课也能讲得引人入胜。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几乎每一个方面都与读书分不开,都得从书籍这个丰富的源泉中汲取力量。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无声命令。  相似文献   

20.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重视读书,是自古就有的传统。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让学生多一点时间静心地默读或朗读教材,让他们把文章读懂,充分感知文章内容,这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学习语言,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语言的学习就需要通过读书去品味、领悟。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读书活动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让学生喜读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使用四种方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