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以探究为核心,孩子是探究的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担负着培养幼儿科学意识的责任。在平时科学活动中,教师也尽可能地体现这一理念,但也不难发现教师在不经意中给幼儿太多的限制,幼儿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变化,从无知到认知,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科学活动中转化好自己的角色,让教学活动处在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因而同样离不开想象。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个字,各象其形,斯为妙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纵横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尽管我们小学的“写字”不同于书法,我们小学写字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但这种想象力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想象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原形启迪,唤起想象 如教“伞”和“鱼”两字,教师可用语言启迪学生关于伞和鱼的形象:“伞”的“人”要写得大方,像伞盖能罩住下面的部件;“鱼”字由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构成,“鱼头”比“鱼身”“田”要短要小。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脑海里唤起了具体可感的“伞”和“鱼”的形象,拉近了写字与生活的距离,写起来就不会将“伞”的人字头写得很小或很大,将“鱼”写成大头鱼了。 二、会意启迪,唤起想象  相似文献   

3.
崔妍 《学周刊C版》2011,(7):132-132
小学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因此可以说,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学习中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去自主探究,去萌发创新意识,“还学生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搭好的框架下指导进行,我们的指导将对学生的探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营造各种适合学生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方向、多层次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类似科学家“探究、发现”的历程,在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科学探究体验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使他们获得—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然而,怎样开展科学活动才能较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系列化、多样化、概念化的活动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首先要尽可能使有关的活动系列化。例如在“风的形成”教育中,教师不宜就事论事,一般性地介绍一通关于风的知识了事,而应设计“谈话———风”“认识空气”“手工制作风车”“小实验———冷空气与热空气”等系列活动。这对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十分必要。心…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里,孔子未曾明示经师、人师和友师的特性,只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话。若将“善”视为真知选择的标准,那么,我师就是一位经师;若将“善”视作人生行为的准则,那么,我师就成为人师;若将“善”作为交友的条件,那么,我师就是一位友师了。在现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一个人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的成长要处理好普遍规律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教育也如此。教育作为一项科学的实践活动,固然有其客观规律,实施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普遍科学的教育规律。但是,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和时代发展的变化又决定了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行为是个性化的,由此产生了具有学科特色、教师特色、学校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7.
徐佩琴 《中学文科》2007,(12):36-37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我认为,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的沃土。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霸权”行为的存在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流、传达思想的有效工具,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说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现象,形成了教师的话语权威,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就要考虑教师说什么、怎样说、说多少的问题,充分利用“言说与不可言说”的优势,培养学生自觉领悟言说之外内容的能力,就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反省教师的教育行为,本为此提出了教师教育行为转型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科学研究中 ,科学方法被视作产生知识的“知识”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能更快地获取科学知识 ,更透彻地理解科学规律 .科学方法作为思维和行为方式 ,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 ,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其智力水平会大大提高 .因此 ,化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这里主要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探索 (发现 )法、归纳总结法、联想比较法、科学观察法和科学记忆法进行学习 ,切切实实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一、说的习惯魏书生说:“说,是一个人整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每天都在说在讲,怎么说得明…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的交流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感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交流的困惑,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啊?”学生常常抱怨“老师太不了解我们的心了!”如何走出师生交往的困境,作为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有所为。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间讲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而对学生同情心的培养却谈得甚少。但在基层学校,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同情心正慢慢地从一些学生身上消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尔诈,人人自利,社会也就不成为社会了。”前不久,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做过一项调查,问题是:“你们有没有经常帮助别人?”全班31个同学,只有几个人小声地说有。这一结果,令人不禁感叹: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爱心教育何处去了?…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往往被顺理成章地认为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其实不然,数学课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 “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学校素质”?我们常常讲学生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校长的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素质”一词已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校长的管理行为。不过,大家都重视了人的素质,却忽略了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将“学校素质”引入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5.
培根曾说:“数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钥匙。”爱因斯坦也说:“我们生活在受精确的数学定律制约的宇宙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正在思考着如何最大可能地发挥数学的价值。在中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北京第十五中学的“数学知识与建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审美教育。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美育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应该是自觉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把“美”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之中,使“美”真正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吕守仙 《职教论坛》2004,(23):11-11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很多教师也习惯于“高效率“的满堂灌,没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和表述见解的时间,包办了属于学生本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正是这种教育,使很多学生缺乏质疑的习惯.而科学和创造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若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如何去谈发明、创新呢?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   ……  相似文献   

18.
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成为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不断向上的重要精神动力。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培养青年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教师只有掌握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智慧     
当前的教育需要呼唤理性的回归,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立场,构建有利于人的教育。“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喊了几十年,但真正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学校和教师又有多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观念难于改变。说得近一点是沿袭了我们的老师所运用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现代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实践中发现智慧、展示智慧,从而以智慧来启迪新智慧的生成。智慧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智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