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大学法治化治理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体现,同时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大学法治化治理中自由与秩序平衡具备内在的逻辑。秩序的"向自由性"与自由的"合秩序性"构成了二者平衡的机理;同时自由与秩序具备共生的社会性基础。自由与秩序依靠自动调节和制度调节方式运行。现代大学法治化治理中自由与秩序的平衡要彰显学术本质,回归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之魂;依法自主办学,夯实现代大学治理的秩序之根;实行民主管理,坚守现代大学治理法治化之本。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的学习自由权是学生的"应有权利"。作为学习权的一个主要内容,学习自由权的涵义包含"本体"和"操作"两个层面,其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学习自由的合理性具有充分的内在逻辑依据。学习自由的制约因素较为复杂,可以从自由与秩序、权利与责任、选择与接受这三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定的法律总是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由"、"安全"和"平等"这三个维度的价值.将新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与旧《义务教育法》进行文本比较分析,我们就可看到,在自由维度上,新义务教育法已从关注"消极自由"走向追求"消极--积极双重自由";在安全维度上,新义务教育法正从形成"宏观秩序"走向建设"宏观--微观二维秩序";在平等维度上,新义务教育法开始从保证"起点平等"走向推进"起点--过程--结果三种平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自由与秩序限度模糊问题。在高校内,秩序是达成教育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而自由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充分条件。高等学校内部需要最低的秩序和最大化的自由。从低度人权与低度义务来看,低度行为规范应该成为自由与秩序限度的校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孙淑文 《考试周刊》2007,(38):109-110
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法治下的自由"。本文拟就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法治思想作一简要分析,试对哈耶克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作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6.
<正>正义与关怀均是当今时代教师道德的重要要求,是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正义的出发点及终极目标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的发展。正义作为教师道德的重要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和秩序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自由与学生自由密切相关,具有自由品质的教师才会肯定、倡扬和鼓励学生的自由学习。在教育领域,平等也是衡量教育文明程度的基本指标。所有学生均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相  相似文献   

7.
学习权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不仅要求公正地分配学习资源,还要求获得自由的学习过程.可见.公正与自由是考察学习权的两个重要维度,所有儿童公正地享有学习资源与享受自由的学习过程.从公正的立场看.儿童学习权的具体保障强调自由平等、能力匹配与教育补偿的"词典式"结合.从自由的立场上看.儿童学习权的实现依赖于去除干涉的消极自由与自我实现的积极自由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叙述干预"与"自然真实"本是互相矛盾的,但意识流作家借助自由间接引语,在"叙述干预"与"自然真实"之间求得秩序和平衡,让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叙述的似真化和叙述主体的隐蔽化等叙事美学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自由间接引语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叙事形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物质手段,它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存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状态过程,学习自由是生命自由的应然状态,非自由是学习自由存在的现实。处在某种自由状态下的非自由之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着适应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在根本上钳制着学习的存在限度。"获得"与"创造"是不同状态下学习的存在限度体现,它们在学习存在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连续体。指向未来的学生学习构建,要求人们必须回归到学习的自由状态,把学习从低位限度拉向学习存在的高位限度,坚持学习的"生命在场",使学习从"获得"到"创造"、从"学什么"到"我学什么"转变。  相似文献   

10.
周颖 《学子》2014,(13)
正幼儿区域活动是对课堂教学、集体教学的延伸,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通过具体操作、探索来掌握技能、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作为一个开放、自由、利于交往的游戏环境,区域活动也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基地。在中班"秋天多么美"的主题里,我班开设了"蔬菜小超市"的区域活动。持续三周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小超市,大学问,棘手的问题每天上演,我也在不断地实践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秩序是贯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线。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背后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甚至成为了大学运行的永恒矛盾。但是,自由和秩序存在一定的内在机理,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和基础,自由是秩序的目的。自由与秩序由原先的紧张状态发展成为联通的状态,二者的博弈共进,保证大学运行既拥有一定的秩序性,又能坚守大学发展的自由精神。自由与秩序平衡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健全教授治学制度,彰显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精神;完善依法治校制度,以良法推进现代大学有序之治;落实民主监督制度,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自发秩序;推进社会参与制度,走向现代大学治理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教育秩序的首要问题是自由主体之间如何形成教育秩序的问题,而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就体现在它构建教育秩序的基本功能上.教育制度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基本方式,还创造了各种形成教育秩序的社会机制.然而,并不是任何教育制度都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只有"好的"、"善的"教育制度,才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秩序”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和实践的主要矛盾和主线。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自由”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政治自由、大学经济自由、大学文化自由三个方面;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秩序”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政治秩序、大学经济秩序、大学文化秩序三个方面。在实践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围绕“自由与秩序的张力”展开的。国内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大学”本位的研究,建议加强“制度”本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学习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现代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目前我国大学生"学习自由"由于受到某些功利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环节的制约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所以探求大学生"学习自由"的实践路径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拉塞尔·柯克是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古典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过对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关系的诠释,构建出了保守主义视域下的自由教育观。柯克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道德想象力与正当理性的发展,其中以道德想象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正当理性的发展为指引;基于自由教育的目的,作为道德想象力的表达的文献学习构成自由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在自由教育的实际结果上,自由教育最终使人形成内在的心灵秩序和外在的共同体秩序;在自由教育的维护和实施上,自由艺术学院是自由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在这样的机构中自由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复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让部分学生在自由与自主中去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张扬自己的个性。然而课堂中往往有许多同学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导致课堂无秩序。任何自由与自主都是建立在规章的基础之上,要想使学生在自由与自主中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相似文献   

18.
个体人立场是老子学说的理论起点,它的要求是使人成为人(即"人人")。"人人"的依据是道生万物。自然是老子思想中的最高价值,自然胜人为是老子个体人论证的观念依据。老子自由理念的生成逻辑是以自然为价值依据,通过以自然之"身"规定人为之"心",去知寡欲,向"德"即人的本性回归,超越多余的欲望支配,获得自由。以人的自由为正当性依据,老子对孔子主张的伦理规范展开了激烈批判,并建构起自己的自然主义秩序。老子自然主义秩序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原则是以身为本。但由于在自然主义秩序下自由无从实现,说明在老子理论内部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元秩序理论的高等教育秩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哈耶克的秩序理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秩序的逻辑:自发秩序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冶"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