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语言产生于交往实践,又服务于交往实践。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语言训练的最主要内容应是沟通能力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口语理解和口语表达上。  相似文献   

2.
言语能力的缺失严重妨碍了智障儿童与常人的正常沟通与交往,每个智障儿童言语发展原本的基础和进步的速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极需要个别关注和训练。针对不同差异儿童特点设计的个别化朗读教学对促进儿童语言的康复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前智障儿童普遍具有语言障碍,影响其思维、沟通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培养生活适应能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学前游戏特性、关注个体差异为指导思想,根据学前智障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出学前智障儿童语言康复校本课程“生活适应+语言”,有效促进学前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沟通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学习和思考的工具,语言同时也是促进孩子交往能力和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各种学习活动得以展开。但是,智障儿童大多存在语言障碍、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但是他们具有学习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运用有效的教育和训练,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还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的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绘本图书所特有的表达形式能有效帮助智障儿童开展学习活动。通过阅读绘本,智障儿童既能提升学习兴趣、促进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还能提升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和对事物对错的判断能力。绘本阅读拓展了智障儿童思维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插上想象和智慧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潘福练 《广西教育》2013,(37):73-73
中重度智障学生因大脑发育迟缓及心理障碍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言语障碍,如发音困难、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等。这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限制了他们人际间的沟通交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应遵循其认知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一、倾听训练。培养语言听辨能力学会倾听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听是说的基础,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要训练他们专心致志地听,只有听清、听全、听准、听懂,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仿说。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注意力涣散、识记时间短暂、注意范围狭窄的特点,在创设聆听环境时,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儿歌具有培养儿童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和道德培养的功能,充分利用儿歌扩大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的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能够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章通过四个月的时间对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儿歌分级促使其认知发展的专业训练,成果显著。建议针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采用不同级别儿歌,并逐渐扩大儿歌长难度帮助智障儿童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阐述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要片面地强调技能训练,而要在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阶段,强化语言训练,发展其潜在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