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学生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奔跑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运动素质和时空间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足球技术动作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发展小学生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呢?以下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足球充气后便富有弹性,便会随着外力蹦蹦跳跳,对这个不听话的“可爱的小怪物”,就必须要先熟悉它的“脾性”,发展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是熟悉它的“脾性”的最好方法,是学习踢球的“入门功夫”。与所有的球类项目一样,发展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是入门的必修课,一流的足球运动员对球的感觉与NBA超级球星的手对球的感觉一样。因…  相似文献   

2.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5,25(8):F002-F002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perceptual motor skill),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也是乒乓球各种打法运动员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因此,在少儿初学阶段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正确的肌肉感觉和技术感觉是很重要的。1从徒手动作的练习开始,就要求学生对正手攻球的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  相似文献   

4.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也能够得到提高。本文把羽毛球练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辑世界羽毛球大赛的录像,并制作成实验情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优秀运动员和一般练习者都存在着预判现象,但优秀运动员的预…  相似文献   

5.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专家-新手范式,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虚拟网球发球情景,探讨虚拟网球发球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网球运动员在 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时的接发球表现。结果:(1)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2)一级运动员动作 准确率高于口语报告,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则相反;(3)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反应时显著快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4)一级运动员身体启 动时间显著早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挥拍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 爱好者,一级运动员运动总时间显著多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显著多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二级运动员 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业余爱好者。结论:(1)虚拟运动情景中同样存在专家优势;(2)知觉动作匹配水平影响接发球表 现,高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更能体现专家优势,高水平运动员真实动作接发球表现更好;(3)高水平运动员把握接发球的时机更准确,击球点更靠 前,接发球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徐萌 《精武》2012,(29):9-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功能动作筛查的动作原理并评价男子划艇运动员整体的动作控制稳定性、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及本体感觉能力。通过功能动作筛查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划艇运动专项特点,从理论上分析对划艇技术的影响和改进,为预防运动员的损伤和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球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 “球感”系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足球性能的感觉。球感是运动员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它的水平高低,既体现着运动员对球的不同运行速度、旋转、距离、反弹高低、方向变化等观察判断能力,又体现着运动员在正确观察判断下的正确运用技术能力,球感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感觉、知觉、注意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举重教学训练和比赛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动作技术的有关理论知识,优秀举重运动员动作技术的专项能力应该包括运动感知觉能力、动作技术模仿和表象能力、理解能力、动作技术的协调性、准确性、稳定性、巩固能力、转移能力、控制能力等,现将这些技能能力全面选材的有关内容要求及有关指标、定性标准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问卷,并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对该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赛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知觉技能包括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艇状态知觉运动技能、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3个维度;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含自身用力知觉和自身体能知觉2个子维度;艇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括艇速知觉运动技能、艇平衡知觉运动技能、艇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和滑座运动状态知觉4个子维度;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包括划桨效果知觉运动技能、划桨动作调控能力、桨频知觉调控能力和桨力知觉调控能力4个子维度。量化研究检验的赛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知觉技能概念模型与前期质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问卷信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动作识别是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辩认,并将知觉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捷性或认知加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外部表现特征、内部结构特征以及分类模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既不单纯的是身体素质,也不单纯的是运动技术。它是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熟练地控制与调整自身身体动作、特别是下肢动作,最优化主动或被动完成各种有球与无球技术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祝芳  樊江波 《体育教学》2012,(11):28-30
一、指导思想"空间判断"突出运动学习过程中视知觉与肢体动作的协调,以期达到对移动目标准确预判、稳定跟踪和及时拦截。正是由于这一鲜明特征,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样式相比,重视"空间判断"能力发展的体育教学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主观能动性。强调"知觉运动技能",旨在改变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以及运动训练领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机械地"学技术""练体能"的教学、训练方式,突出个体"感觉-知觉"对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4.
主要是通过运动员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过程中,通过对身体变化、心理变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综合知觉,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刚刚完成的专项技术动作的正确与否,用最简单的语言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回答;也就是运动员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的同时自我报告出对“运动中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是否正确”的“感受”即专门化知觉。然后通过简单的数理统计,便可直观地评定出运动员的专门化知觉水平。  相似文献   

15.
1.乒乓球球感产生的生理机制1.1条件反射是产生乒乓球球感的生理机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乒乓球球感是持拍者通过球拍建立在人体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运动动力定型。运动员在形成"动力定型"之前,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建立各种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使运动员在控制、支配及处理球的能力方面不断提高,最后形成"动力定型"。1.2形成乒乓球球感的三个生理阶段。(1)泛化阶段。泛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球感是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是控制球的基础,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的前提。足球运动员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对球感的熟练程度。球感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对影响足球运动员球感发挥的若干因素,即感觉敏锐度、足球意识、注意力分配能力、自信心、情绪以及对比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了分析论证,力求找到各因素内在的积极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旨在为足球运动员的球感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成林  章建成 《体育科学》2004,24(6):33-36,44
采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法,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不同难度动作最佳助滑速度知 觉控制范围值的构建、最佳控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不同难度动 作助滑速度知觉最佳控制范围值是在该动作助滑速度平均数±1.96 s,并具有随着动作难度的 增加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可调控范围缩小、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水平运动员助滑速 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大并有较高的准确性。男、女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制范围值相同;运动 员水池助滑速度知觉比雪上相同动作助滑速度知觉调控范围相对较小;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控 制范围值与运动成绩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针对武术的专项特点,在评定武术少年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既能提高专项技能又能预防损伤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和多功能踏跳器,测力台测量不同反跣的F-t曲线.进行下肢爆发力、反应力量及下肢本体感觉能力的测量.研究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反应时为0.149±5.49E-02,男性为0.413±3.38E-02,从测试数据上看,女性快于男性,但未表现出统计学上差异性.受试者反跳到最大用力的时间与蹬伸总时间的比,作为本体感觉指数,女性少年运动员为0.407±0.162,男性少年运动员为0.505±0.171,性别指数相一致,表明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及其本体感觉反应能力方面不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测得足踝刚度指数女性青少年运动员为9.347±0.674、男性少年运动员为13.33±11.24,在性别方面的统计差异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意义.结论武术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武术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陈麒 《体育学刊》2000,(6):54-55
动作识别运动员在做出动作反应之前,对所知觉的对象进行辨认并将知对象与其他动作区分开来,获得未来动作反应信息的过程。动作识别能力受训练水平的影响,运动员在动作识别能力上的差异是直接影响其在对抗性运动中心理敏捷性或认辞别中工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范式,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征。它解决了传统知觉预测研究中知觉和动作分离的现象,使研究更加接近真实运动情景,提高了生态学效度。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棒球、手球、足球等虚拟运动情境中知觉和动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运动员在虚拟情境中能够做出准确的拦截动作。关于外场手接球问题,研究者用查普曼策略(OAC)和视线轨迹理论(LOT)给予了详细解释;虚拟运动情境中感知和动作匹配程度高低影响知觉动作绩效,匹配程度越高,动作绩效越好。在心理治疗方面,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治疗对恐怖症、恐高症等心理问题疗效显著,但虚拟治疗仍以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为基础。已有研究重点关注运动员在虚拟运动情境中的运动表现及这种表现和现实情境中的一致性程度,较少研究对虚拟情境中的专家优势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也鲜见研究使用虚拟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虽然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大多研究很少对沉浸感进行评估。未来研究者除了重点关注虚拟情境中知觉动作关系外,还应进一步借助ERP/f MRI技术对专家优势的机制进行探讨,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