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遗憾和愧疚。它使我明白,有一种错,一生难以弥补。 学生评价教师是学校推进民主管理进程的一大新举措。在教务处一堆刚刚收上来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表中,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所教班级的那一沓。看到一份份“好”、“上课幽默”、“知识渊博”、“课堂气氛好”、“我最佩服的老师”等学生评语,我心花怒放,还有什么比学生如此评价自己的任课老师更令人开怀的呢?忽然一张评价表映入眼帘,“一般,没有高一、高二时的X老  相似文献   

2.
经历过不少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也担任过层次不一的赛课评委。其中,有一份表格——课堂评价表,始终让老师们关注。这份评价表,成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紧箍咒”。因为一堂课的“成”与“败”,就依评价表来量化。我曾在网上键入关键词搜索“语文课堂评价表”,就发现评价(A级指标)基本涵盖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师素质、教学效果、教学特色,还有B级指标(评价板块细化的条例)。  相似文献   

3.
宁斐斐 《上海教育》2015,(Z1):93-94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收录了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每一个学生的形象更加饱满起来。不仅学生非常关注来自各方的评价结果,教师和家长对这份评价记录也非常感兴趣。“作为母亲,我很久没有因为孩子篮球打得好而感到骄傲了,今天老师提醒了我。”当教师将一个男孩的综合素质评价表递到家长手里时,家长如此感叹道。从这个家长会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到:学校作为  相似文献   

4.
检验校本课程开发得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应该看它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发展。所以,学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学生将自己参与课程开发的感受按照教师所提供的自我评价表,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自我反思,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涉及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校本课程中,我校设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表(如表1、2、3所示)。这些评价表在课前发给上课的老师,让学生有“东西”可评,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因而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课后,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进行分析,找出…  相似文献   

5.
昨晚,有几位高一年级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其中的一个一进门就怯生生地问“:校长,我们能不能给您说个事?”“可以,请坐”,我赶忙笑脸相迎。接着,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在上课时在教室外转悠——看看是否有“违纪”的同学,这本身表明老师对学生负责,可是,如果有人要是与老师“眼光相对”了,那么这节课堂一定是“完”了。因为自己总感到老师该对自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好“违纪”的学生,如此怎能安下心来?所以,请校长转告老师别那样“转”了,让他歇歇脚。听了他们的话,我就从教师的用心之良苦、工作之敬业…  相似文献   

6.
[恍然大悟,我竟然把自己定格在别人眼中了,反而忽视了内心最真的那个自己。又或者,太在乎别人的想法,把自己都藏住了。]每年期末,我都极为期待着学生档案出现在我面前,并如狼似虎地翻开档案中的评价表,细细咀嚼着一字一句。老师给我的评价,会让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做的一切在别人眼中是否被认可。有时一句特殊的夸赞,也许会让我好梦几晚。然而,今年的评价表上一片空白。我有些落空,呆呆地望着空白的表格,心却没来由地愈跳愈烈。老师说:“这次让我偷偷懒,大家给自己写份评价吧。一定要客观真实。”自己给自己评价?我忽然矛盾起来。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内容是《年、月、日》。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2月份定为平月呢?把1月份定为平月不是好记一些吗?”授课教师回忆道——当时这一问题难住了我和其他同学,我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很难!现在老师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这个问题留待你们课后去研究,看谁最先能找到答案告诉老师。”第二天有十余位学生兴致勃勃地找到我,急不可待地告诉我问题的答案。该教师描述的教学场景在最近两年常见,一点都不新鲜,这可算作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对问题延时处理”。通过教师假设自己“不知”来鼓励学生去求知,本无可厚非,但是该教师面  相似文献   

8.
教育界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忠诚于教育事业,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标准,是自己对自己最重要的要求。我们每个人应当把培养学生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能够站在如此思想认识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就一定会热爱教育,更会热爱学生。只有我们把教育视为体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工作,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我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为教育奉献一生。那么,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过清贫的生活,不去追求什么“轰轰烈烈”,不去追求什么“经济效益”,只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不失教师这一身份。我是一个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师,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怎样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尊崇的好老师,一直是我奋斗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好教师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即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推门听课”,所不同的是在上课结束的时候,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自我感受的角度进行评价。在填写评价表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评价者是初一或者高三的学生,也无论评价对象是“主科”还是“副科”的教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学生不知老师姓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唐娟 《教育导刊》2005,(11):45-46
幼儿评价表(也就是"家园手拉手")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很多家长都乐意接受老师每周给孩子的评价表,把它作为了解孩子这一周在园的表现,以及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小小的评价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实施的教育是否认同和支持.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认为写好幼儿评价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古代有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它启示我们:凡事应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比如在生活交往中,说谎话是不对的,但善意的谎言却是美丽的。一理通百事,日常生活如此,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一天上午上课前,我让一位同学帮我分发语文试卷,并告诉他,两人一份。上课后,我刚走进教室,就有学生冲我大声喊:“老师,我没有卷子。”我说两人一份,但接着又有学生说:“我们四人也没有分到一份。”这时,那位分发试卷的学生站起来解释说,试卷在分发过程中被同学们一哄给抢了。我一听,心里猛地一惊:“怎么会这样?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哪去了?这事如不查个水落石出,今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思索间,只听一个学生提议道:“老师,翻抽屉,让他丢人!”  相似文献   

12.
育人与做人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有一回遇到一个乡镇企业家,当他知道了我是一个教师以后,就问我这么一句话。当时我愣了一下,就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加特长,等等。他把手一挥,打断了我的话:“甭说大道理,我听不懂,你用一句话说一下。”我想了半天,没有回答上来。他嘿嘿一笑:“这问题太简单了,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话讲得太精彩了,每一个为师者都应好好体会体会这句话。那么“好老师”意味着什么呢?记得在好些年前,我看到过这样一条消息说:一位班主任老师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关于一位老工人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实例,某老师接到一个新班,与小学生刚接触不久,就很受学生的欢迎,身边时常有许多可爱的孩子围着。这位老师怎么会如此受学生欢迎的呢?原来,是他(她)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对初次相遇的人或事物所获得的印象。虽然“第一印象”是一种短期印象,但它往往会成为定势,并影响以后的长期印象。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常常将“第一印象”作为与他人交往的依据。为什么“第一印象”对小学生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为,小学生情感色彩浓,但知识贫乏,缺乏对人的客观评价能力。因此,他们评价、衡量一位新老师的好、坏,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一印象”。谁能做到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谁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接新班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而对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则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五个“第一”入手:  相似文献   

14.
常玉琴 《宁夏教育》2010,(10):62-62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实话,以前我从没觉得这句话有多好,因为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把我渐渐磨成了严师,在学生面前我总是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尤其是从不轻易表扬赞美学生,而在一节课上,实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些久经“教场”的老师们是多么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扬啊!  相似文献   

15.
【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其后发现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老师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41。”师“:41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21,这个小朋友却折出14,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折。”生3“:虽然他没有按要求折,但我觉得他挺有创造…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宁夏教育》2006,(6):53-54
一、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教师在让学生展示作品时,却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师拿起该生的作业纸,故作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14。”师:“14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12,这个小朋友却折出41,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  相似文献   

17.
赫甦 《教书育人》2006,(12):33-33
昨晚,有几位高一年级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其中的一个一进门就怯生生地问:“校长,我们能不能给您说个事?”“可以,请坐”.我赶忙笑脸相迎。接着,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在上课时在教室外转悠——看看是否有“违纪”的同学,这本身表明老师对学生负责,可是,如果有人要是与老师“眼光相对”了,那么这节课堂一定是“完”了。因为自己总感到老师该对自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好“违纪”的学生,如此怎能安下心来?所以,诘校长转告老师别那样“转”了,让他歇歇脚。  相似文献   

18.
发现     
随着四十八个孩子一声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为人之师了。   师范毕业前夕,我曾请教我的老师:“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怎样才能做个好老师?”老师送给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最后老师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学生爱你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我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肩负学校领导的信任,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份重任有着一份担心,但我相信自己有“爱心”,所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9.
经历过不少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也担任过层次不一的赛课评委。其中,有一份表格——课堂评价表,始终让老师们关注。这份评价表,成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紧箍咒。因为一堂课的成与败,就依评价表来量化。我曾在网上键入关键词搜索语文课堂评价表,就发现评价(A级指标)基本涵盖以下内容: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近日,听我校一位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在学生自学讨论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冬天,狗熊为什么不出去找食物,而蹲在洞里舔自己的脚掌呢 ?”在全班同学讨论未果的情况下,老师指导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但是现在我不想告诉你们。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上看到的,请同学们课后到图书馆借这本书,自己找找答案好吗 ?”学生顿时来了兴趣,齐声说好。听课的教师也纷纷为这位老师如此处理学生的提问而叫好。我想,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要变教师的串讲串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