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并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①以前,我是不懂得这个真理的。我曾较长期地存在着甘居中游的思想,具体表现在“生平无大志,但求差不多”,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愿作—个既不出人头地,也不落后于人的“安分守纪”的人。在学习上,则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 ,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的比较都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 ,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所谓比较 ,并不是将无关的事物随意加以对比 ,而且是一种有目的的将具有可比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辨别以找出相比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下面根据我几年的小学历史教学体验 ,谈谈我是如何把握教材 ,适当运用比较法 ,进行历史教学的。一、运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事物既有真善美 ,也有假恶丑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真善美与假恶丑…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而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也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生动、鲜明、新异、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思维以力,是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进入高中,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逐步完善,知识增加了,经验丰富,能力提高了,脑的机能更加健全,思维的抽象概括性迅速得到发展,这种发展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能从全局看问题。”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整体观就是系统思想,它来源于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关于系统思想,恩格斯曾指出:“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它的残余还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这种方法在当时是有重大的历史根据的。必须先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而当这种研究已经进展到可以向前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即可以过渡到系统地研究这些事物在自然界本身中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过程。教学过程要求思维抽象,即要求思维过程的客体抽象与反身抽象。客体抽象是基于事实的抽象或基于感性经验的抽象,是从事物的多维具体特征中,通过思维活动抽取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质联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反身抽象是基于主体活动间协调的抽象,是把顺序、关系从动作中分离出来,把形式从内容中分离出来的抽象,继而发展为对纯符号的抽象,或者说对抽象的抽象,形成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客体抽象与反身抽象的协调,并把思维抽象与事实直观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作为一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重读《矛盾论》,运用《矛盾论》中的基本观点来反思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矛盾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罗敏 《职大学报》2007,(4):56-57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本文通过构造满足罗尔定理条件的辅助函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抗性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凡是地球上现存的植物种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性状,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种植物与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客观环境条件能够满足这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着,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也在不断地运动发展变化着.今天和昨天不同,明日又有别于今日.虽然每年都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可是一年和一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植物在生存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对其生长发育不利的自然因素.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植物始终与不利的环境条件进行着抗争,这是植物生存斗争的一个方面.植物在生存斗争中,在不利的环境条件胁迫下,经过长期的变异与选择的相互作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形成了某些保护性的反应能力,就是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对体育概念的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一切科学都是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概念又是构成人类思维过程的逻辑“细胞”,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没有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如果概念不明确,常常把一些相临界的事物或现象混为一谈,就无法掌握科学的实质,也不能运用科学的规律来指导实践,以致贻误我们的事业。再者,任何概念都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实行新课改之后,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不单纯是数的计算与形的研究,其中贯串始终的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所接触的思想方法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和逆向思维的方法无疑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思想方法。它们既分别发展着,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启发,共同推动着数学科学向前发展。以下就以数形结合和逆向思维的方法分别试作一番探讨。一、数形结合:数形结合以“形”助“数”,形象、直观、方便快捷。(1)从形到数,提示形中数的本质数学的发展使许多几何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图形研究,人们在透过形的外表,触及其内在的数…  相似文献   

12.
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者从事物的一方面想到另一方面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由引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联想思维,以突破思维定势,达到知识迁移和能力迁移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联想思维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多种方式;从思维方向说,联想思维又可分为单向联想(正向、反向)及双向联想(可逆).本文考虑到教学的可操作性,仅从题型角度出发,浅述初中教学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能很好地给人以思维教育,原因是它有着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逻辑论证。逻辑论证使人的思维避免混乱。避免似是而非,使人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使得逻辑思维训练成为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然而,我们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总受到一些"思维怪圈"的影响,给我们的思维套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有时不能以真正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它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利用这种逆向思维解题,是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执果索因.利用逆向思维解题,常能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变死为活,使解题迅速而又准确.既有利于强化逆向思维训练,防止学生理解僵化,方法刻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又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活化知识,提高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1.用逆向思维法求解力学题例1:将某种材料的长方体锯成A,B,C三个物体,然后再对拼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且m_C=2m_A=2m_A=2m_B=2千克,用8牛顿的力F从正面推C,使得A,B,C组成的长方体保持矩形的整体沿力的方向平动,试求运动中B与C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析与解:本题若按常规解法,把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分开来考虑,结果在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上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倒过来想一想,发现求出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即B,C间作用力是容易求的,然后再正交分解求摩擦力也就方便了.选A,B,C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_1=(m_A+m_B+m_C)a,解得a=2米/秒~2,对B物体而言,只有C对B的作用力产生加速度,因此,得F_(CB)=m_Ba=4牛顿,沿F_1原有方向.由正交分解法得,运动中B,C间静摩  相似文献   

15.
追求运动训练本质的思维途径与精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根本出路在于认识规律、把握本质。由于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所以,它只能由思维去把握。本文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认识运动训练本质的思维途径与精神基础。提出了认识运动运动训练本质的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为主和德性修养为主三个阶段;重点梳理了在理性认识为主阶段的三层思维途径,分别是从认识运动项目的属性(特征、特点、特性)上切入,运用统计量化分析抓相互间关联;从把握运动项目和训练规律的本质上深化,运用哲学矛盾分析法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揭示运动训练的原因与动力上推进,运用对立统一等唯物辩证法原理,抓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从科学概念的形成看科学方法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概念的形成看科学方法的训练蛇口工业区育才一小张和平概念涉及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指导儿童认识事物,即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部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孕育着各种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可以说,概...  相似文献   

17.
UbD理论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终为始,以逆向思维来构建理解学习的最佳形式。随着UbD理论的深入探索以及实践应用,将会对教学设计的思维逻辑、育人内涵、教学评一致性产生深远影响。在积极发挥正向教学意义的同时,UbD理论赋能教学设计在预估学习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规划教学过程三阶段将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为教学设计唯知识论、游离主题、忽视学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扭转这些困境,需要从以理论工具架构逆向设计思维、以解决基本问题为理解而教、以学生为中心唤醒认知活力三种策略出发,促进UbD理论赋能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周燕花 《阅读》2023,(7):29-31
数学作业管理问题颇多,究其产生原因,是作业中“重布置轻设计”“教学在前,设计在后”的弊病引发。文章从逆向设计视角阐述了作业设计的思维方法。关注儿童需求,以终为始,先设计、后布置。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指出:“真正完美的数学思维首先是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问题,用辩证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方法能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辩证法在中学数学中的主动体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的思想探索、研究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本文就如何运用辩证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1.动静变换,培养运动变化观我们知道,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在解题教学中,善于利用“相对静止”去研究“绝对运动”,或从错综复杂的运动变化中抓住静止的瞬间去发现量与量间的关系,认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运动变化的辩证法.例1 设二次方程7x~2-(k+13)x+k~2-k-2=0两根x_1、x_2分别在区间(0.1)和(1,2)内,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此题可用函数的观点进行求解,即构造一个辅助函数f(x)=7x~2-(k+3)x+k~2-k-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化静为动,实行有效转化,寻求到一种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解:设f(x)=7x~2-(k+13)x+k~2-k-2,作出其图象如图(1)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不同信息检索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根据远程教学资源实际利用情况和电大现有的软、硬件技术条件,给出了适合于现阶段开放教学资源检索的模型和方法,实现了输入内容的自动提示功能,改进了基于标点符号特征将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和逆向最大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分词算法.实验过程推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在实际应用中,能获得较好的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