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言小说《蛙》中的"姑姑"万心,是新世纪文学中难得的聚焦了特定历史矛盾和复杂社会意涵的人物,是《蛙》中最富政治解读空间和最具艺术审美价值的形象。姑姑的一生,始终与当代政治文化生态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社会政治的历史变迁中,她始终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一步步在当代政治的牵引与宰制下走向自我的"异化"。本文就从姑姑不同阶段的"异化"出发,细致分析姑姑由"神"入"魔"再到荒诞救赎还原为"人"的戏剧化过程,从而反思个人在当代中国政治机制变迁下难以与自我人性本质相统一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莫言《蛙》中塑造了一个复杂多义的乡村女医生形象姑姑。她的传奇人生演绎着一部历时六十年的中国民间生育史。根据其历时性的经历和反差型的人格,我们可以从蛙、娃、娲三个阶段分析她身上人性、魔性和神性的特点,并由此引发我们对于她身上承载着的历史与现实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3.
莫言和陈忠实同为以乡土为创作背景的重要作家,二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经典农村女性形象。由女性形象的异同性可以反映出两位作家在女性观念中认知的异同性。本文将在比较视域下,对莫言陈忠实小说展现出的女性观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观念和女性创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诗经》在我国文坛的地位可谓卓越不凡.《诗经》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女性.《古诗十九首》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其塑造的思妇的形象深入人心、动人心弦.但两者塑造的女性形象千差万别.本文通过对比《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并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讨诗经时代到东汉末年女性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有十多首以男性口吻唱出的恋歌,这些诗歌在表达男性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慕的同时,也塑造了一系列的男性视角中作为对象的女性情人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情人形象的分类研究,探索周代男子在恋爱中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6.
如果按照叙写角度的不同,可将《诗经》塑造的女性形象分别定义为"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一般说来,女性的"自我形象"在叙写过程中呈现出形象与直白的审美特征,而作为被他人进行观察、描摹、叙写的"他者形象",则呈现出抽象与朦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东野圭吾是日本当今文坛较有影响力的推理作家,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对《白夜行》的详细解读,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东野圭吾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霍小玉传》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篇文章在体裁、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浅析,从而对两篇文章的异同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从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的过程中看到,旧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作者对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人物的欲望追求始终与其情感和精神相纠缠。她们在为自己欲望的实现不遗余力地争斗,而情感精神上的困惑与矛盾使她们难以心安理得,呈现出人性的复杂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塑造了极端困境下的男性气质。作者以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大胆而犀利的语言招致批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鉴于传统分析方法极少关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阐释《马丁.伊登》中露丝这一形象,以期推动对杰克.伦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识"是莫言小说创作主题,从早期的《红高粱》、《酒国》到后来的《生死疲劳》、《蛙》,虽然作家的写作题材不断变化,风格不断更新,可他的每部小说都展示出原始的生命强力,表现出对生命的崇拜与敬畏。他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蛙》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苦难书写、民间立场、政治与生命、忏悔意识四个方面反映出来,表现了作者对于人内心深处的善恶的剖析和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相似文献   

12.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奇葩之一,与《诗经》、《楚辞》等对仗工整、韵律明显的"韵文"相较,它属于"无韵之文"。从内容上说,先秦散文因更多记录历史故事,阐述历史哲理,刻画性格鲜明历史人物而被形象地称为"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中记载了诸多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这是先秦散文的独特之处,也是亮点所在。本文对先秦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并对其对后世文学的重要意义做了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唐传奇多以男女婚恋为题材,女性成为了男性作家们浓墨重彩塑造的主人公.一系列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角色,一方面彰显了唐代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男性凝视的投射,这种隐性的作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性别意识和男性凝视下女性的悲剧性命运,体现了中国古典传奇美学的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整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个性化,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来了不同的角度和内涵。本文通过具体的对川端康成作品《千只鹤》中女性形象之美的剖析,进一步阐释了《千只鹤》的独特魅力与女性角度的审美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亚特兰蒂斯》中的弗雷德里克与《蛙》中的姑姑因为各自的人生错位而经历了心灵崩溃与救赎。弗雷德里克的心灵崩溃源于宗教信仰、人生信念、职业道德与父亲、妻子、岳母、同行的期待的超我及与英吉格移情的挫败的双重压抑,而姑姑的崩溃源于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超我的鞭挞。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制性、权威性使得姑姑所经受的崩溃程度更深。在救赎过程中,弗雷德里克的信仰由审判的角色转变为支持、鼓励的角色,而姑姑的救赎中对于轮回观念的信仰赋予她自我治愈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杜宝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在《牡丹亭》中,杜宝性格鲜明,他是慈爱而严厉的父亲;与民同乐,勤政爱民的清官;同时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军。汤显祖对杜宝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正是他心中理想的化身。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杜宝形象,学界所做的许多不公允评价似乎违背了汤显祖的本意。  相似文献   

17.
在李冯编剧的三部电影(<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中,编导们塑造了一群"天使型"女性形象,并分别突出在"像"、"体"、"神"三个方面,即有温顺的性情、诱人的肉体、神话的精神.这些女性形象影射了编导的性别叙事模式及对女性的理解,从而体现出男性潜在的自我怀疑和焦虑.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其描述了傲慢的男主人公达西与对其有偏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间解开嫌隙,终成眷属的故事。在该故事中,简用极为独特的女性视角打造了真诚、大方、自尊、自爱的伊丽莎白形象,她的真诚与美丽打动了诸多读者的心;然而,更令读者拍手称赞的,则要数从女性视角出发所创作的栩栩如生的男性角色,他们个性鲜明,极具特点,令众多读者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因此,本文聚焦于风靡至今的《傲慢与偏见》一作,站在了解男性人物刻画手法的基础上,分析男性角色在故事中的实际作用,以此来充分了解《傲慢与偏见》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三个故事里的男性角色:父亲、丈夫、情人在三个"坚强"女人的故事里不可或缺。本文将着力分析小说中男性角色的特征,发现"他们"对女性的自我身份寻找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玛丽·恩迪亚耶自身的经历,分析她在对男性描写时对男性传统形象的突破,由此探究她对女性"内在力量"的书写。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塑造好这些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使用最多、运用最巧妙、效果最佳的创作方法首推"对比法"。曹雪芹先生正是把这些看来应该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物一组一组对比来写,才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